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通过对体育新课标课程目标体系的简析、运动技能的概念及构成成分分析、运动技术与技能的关系探讨,进而从体育课程的性质、"运动主线"与"健康主线"的关系、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等方面论述了体育课程必须重视运动技术教学.  相似文献   

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改革要树立现代高校课程体系的理念;加强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综合性;注重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创新性、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色。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的实用性应能够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及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医学常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3.
陈磊 《林区教学》2022,(5):83-86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高中阶段体育教学更注重学生专项运动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这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是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客观表现.但是在一线工作中,体育教学管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高中阶段选项教学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现象.从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发展的视角出...  相似文献   

4.
张卫兵 《考试周刊》2008,(47):121-122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否提高、运动技能是否增强、健康状况是否得到改善等方面。而传统的体育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是否掌握、身体素质是否提高,体育成绩是否进步。前者是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标,关注的是学习的全过程;后者是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有效学习,为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包括形成体育课程的要素来源,也包括决定体育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体育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直接影响课程改革能否科学、健康发展,教育质量能否有效提高,开发利用的水平是体育课程改革能否不断深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健康第一”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打破了我国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内容的做法,规定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在构建课程的目标体系、拓展课程的学习领域、划分学习水平、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等方面,改革力度大,有创新,特色鲜明,时代感强。就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而言。如何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则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新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7.
潘燕 《学周刊C版》2020,(1):152-152
初中体育多样化的课程改革是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提出的,要求发展学生包括体育情感、体育品格、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等的全方面素养.在经过培训和查阅相关材料后,笔者赞同将极限飞盘引入初中体育课程的做法,并相信这项运动能为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起到积极作用,但如何让极限飞盘切切实实地进入初中校园,正是我们需要在文章中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教育环境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课程、体育教学也已经从原来的“技术运动”转变为“健康体育”,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认识和注意到体育课程的真正意义,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在教学中逐渐增大的影响,本文就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体育兴趣、运动技能和锻炼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但是,目前大多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采取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兴趣特点以及高中选项教学未能有效衔接,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技能的发展和锻炼习惯的形成。因此,探讨与学生兴趣特点相适应、初高中相衔接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一、初中体育课程实施半选项教学的依据1.学生体育兴趣变化特点的要求体育教学要实现教学目的,不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成长规律,还要满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为背景,通过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分析,从宏观上阐述排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并依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若干目标来体现排球运动在改革中所起到的作用,使排球运动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必须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合乎高中学生身体、心理生长发育的特点,建构天人合一、身心合一、内外合一的和谐幸福的现代体育与健康的新教学体系.本人通过近几年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观察、积累以及与同事的交流,发现在体育与健康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上,存在只强调学生的体育成绩、生物学语生理指标的发展,而忽略或根本就不遵循人的生理、心理、身体各机能循序渐进的生长发育规律与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今天,我主要与同行共同讨论体育与健康课循序渐进教学法和高中学生生长发育关系处理上的不同步,以及认识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不仅研究者对其的分析和探索较少,其自身也存在指导思想不统一、未形成权威的改革理论依据等问题.与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相比,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明显滞后.丈章深入分析了改革滞后的原因,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拓展与学生专业技能相关的体育课程内容、改革体育课程评价办法等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运动兴趣再认识与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运动兴趣及其相关概念的分析可知,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需要经历运动兴趣、运动爱好以及运动成瘾三个不同的阶段,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生理和锻炼行为特征。不加区别地统一运用运动兴趣来概括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三个阶段,不仅不符合体育自身发展规律,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导向上的混乱,不利于新体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白云学院大学生五个体质健康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揭示不同运动项目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探究体育选项课程对学生身体特征形成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和内在规律,为体育选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冲突问题引起了不少体育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竞技运动的本质属性、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价值、实践中的误区及其在新课程中的发展出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竞技运动教材的方法、途径,以期促进学校体育改革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体育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重要价值。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中学体育课涵盖了体育和健康两个学习领域,出现了《体育与健康》这一门新课程。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给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传统的体育课程在教材编写上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以竞技体育训练为主要目标,教学组织形式程式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下,对体育课程性质定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体系分类、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与运动技术关系以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内涵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思考。认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实践为主要途径,以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内容,传承运动文化,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促使学生成为‘文化化’新人为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体系应确立逻辑起点,层次目标应具有可检审性和操作性;协调和平衡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与运动技术之间的关系,需在掌握运动技术的基础上,增进学生健康;“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反映了体育本质属性的要求,但体育课程对健康功用范围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8.
从2001年9月开始我国进入基础课程改革试验阶段,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在进行发展中.几年来体育课程在改革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但更多的是收获.实践证明: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改革可以指导人们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身体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学体育的现状呼唤人文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体现人文教育.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学生的运动兴趣,并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巍  刘祥 《教学与管理》2021,(12):73-76
发展积极向上的品格,增强青少年体质,学习体育技能是我国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关键,也是我国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最终目的.美国在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已有丰富的经验.其课程从课标的高度推动体系建设,注重每个学年段的标准由易到难,由增强体质、学习运动技能向培养健康的社会价值观过渡,以此保障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值此我国加强体育课程改革之际,深化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建设应进一步加强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建设,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与评价体系,健全小学体育教育社会联动机制,形成小学体育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