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1月卫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长文《我看金庸》,这篇3000余字的专稿从不同侧面对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了锋芒毕露的抨击。11月2日,成都一家报纸又以《王朔:金庸太臭》为题在显要位置转载了王朔的文章。同日,国内多家报纸也以不同的标题转载或摘登了王朔的文章。王朔与金庸,这两位文坛上有影响的作家一下子成为众多读者关注的人物,尤其是金庸,在王朔“出招”后,这位写武侠小说的高手将如何“接招”,如何“应招”,更成为读者议论的话题。 我是11月2日中午才获知王朔“骂”金庸的信息的。当时的第一个反…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严肃文学”的创作和出版都不大景气,因此有人惊呼文学失去了“轰动效应”。这大概也是事实,即使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仍然没有多少人要看。然而,王朔的小说、剧本、电影、电视剧,出一个红一个《渴望》让多少人牵肠挂肚;《编辑部的故事》又让人在笑声中品味人生;《过把瘾就死》把恋人的心态写得那么惊心动魄;而《我是你爸爸》则使人从荒诞中琢磨出正经的道理。不能不承认,王朔“玩”文学,玩出了新意;“侃”人生,侃出了平常人隐藏在深处的心理。王朔小说走进了普通人的行列,宛如平常一段歌,因此出现“王朔热”也是很正常的。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长文《我看金庸》,这篇3000余字的专稿从不同侧面对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了锋芒毕露的抨击。11月2日,成都一家报纸又以《王朔:金庸太臭》为题在显要位置转载了王朔的文章。同日,国内多家报纸也以不同的标题转载或摘登了王朔的文章。王朔与金庸,这两位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均有影响的作家一下子成为众多读者关注的人物,尤其是金庸,在王朔“出招”后,这位写武侠小说的高手将如何“接招”,如何“应招”,更成为读者议论的话题。 我是11月2日中午才获知王朔“骂”金庸的信息的。当…  相似文献   

4.
2004年年底有一天路过书亭,见一本王朔的小说《一面说谎一面陶醉》(以下简称《一面》),封面有王朔的大照片,显著位置有两行黑体字:“2004年最受瞩目的长篇小说”“王朔历时两年潜心创作的最新力作”,封底除一幅王朔的小照片,还有作家刘震云和导演冯小刚的评论。刘震云称其为“2004年写得最好看的小说”,冯小刚说自己幸亏不写小说,不然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因冒名伪作泛滥,我特意认真地翻阅了一下,不光纸张、排版、印刷、  相似文献   

5.
1、我为什么首肯据说中央电视台杨伟光台长在一次会上说:“《爱你没商量》得到陈志昂同志的基本肯定,我心里就踏实了。”我听到这番话以后感到有点惶恐。我没有想到,也不相信自己有这样“一言九鼎”的份量。我想,杨台长这样说,大约是由于我看片一向很挑剔的缘故吧。何况我对“玩文学”的人们历来敬而远之,对于王朔“码”出来的“字儿”一行也没有拜读过,而现在竟然对《爱你没商量》“基本肯定”,这至少使中央电视台推出《爱》剧减少了一份阻力,所以杨台长要感到“踏实”了。那么,我是从哪些方面肯定《爱你没商量》  相似文献   

6.
出版     
主打栏目“作家立场”,刊发王朔的《我看大众文化》。王朔认为“一切为人民服务”与“一切向钱看”是不打架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同时也是利润最丰厚的。大众文化是对大众的跟随与迎合,是极其劳累不好玩的,非得很坚强很贪婪的人才能从事。自己的创作并不是真正的大众文化,而是一种个性化的写作。王朔在文中创造了“精神资产阶级”一词,认为大众文化反映的就是“精神资产阶级”的精神实质,也就是所谓的“人文精神”。大众文化是封闭自足的、没有危机感的迷醉,是腐朽  相似文献   

7.
话中有画     
“当今流行的酒吧、蹦迪、吸毒、颓废、上床等内容,我是没法写好了,在那些新生代作家面前,我很惭愧。”——著名作家王蒙说“愧对”新生代作家。你们报社能给我多少钱?我写一个字5元钱,两千字就是1万元。”——上海《青年报》的记者近日向王朔约稿,王朔自报身价。“我是个音乐制作人。我做音乐只图  相似文献   

8.
这题目有点怪。蒿子杆儿是什么玩意儿?为什么和王朔联系在一块?这您就不明戏了,文学讲究“悬念”,咱不是侃文学吗?总得有点弯弯绕。以前我不读王朔,只是耳闻,不知怎么留下了一个“小痞子”的坏印象。这半年来,从读《空中小姐》开始,我一气读了他七本书,感到他确实是个人物。总的印象是:王朔的作品将文学教化功能隐藏在欢愉功能和审美功能中,用群众能“解读”的手法折射时代,把  相似文献   

9.
王朔的《无知者无畏》出版后,给文化界带来了强劲的冲击波,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文学备受冷落的今天,一本书能够扬眉吐气,在如此宽泛的社会各方面激起回应,不能不让人感叹王朔的人气旺,也让人不能不佩服王朔的聪明和狡猾。近日,记者在东四十条的一家咖啡厅里,采访了正在写长篇小说的王朔。我的批评不如朱大可张英:你出手真是够快的,《无知者无畏》卖得多好啊。没有过几天,你又开  相似文献   

10.
2003假“王朔”真叫王朔  一本28万字署名王朔的小说《不想上床》4月现身长沙书市,王朔出新书?盗版?侵权?没料到的是这位40多岁的女作者真名大姓真的就是“王朔”二字。非典没影响到书店销售  “非典”时期书店门可罗雀,业内无不为2003年的图书销售担忧,到了年末,人们惊讶地发现全国各地书店,无论是新华书店还是大小民营书店,全年销售额依旧保持增长。《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迈的步伐那么大 虽然出版改革的步伐一直在向前迈进,但9月1日颁布执行的《出版物管理规定》还是吓了大家一跳,因为图书发行全面放开了,具备条件的民营发行企业…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文章《我看金庸》,这篇3000余字的专稿对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了锋芒毕露的抨击。1999年11月2日,成都一家报纸又以《王朔:金庸太臭》为题在显要位置转载了王朔的文章。同日,国内多家报纸也以不同的标题转载或摘登了王朔文章。王朔与金庸,这两位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均有影响的作家一下  相似文献   

12.
“自传体”文学作品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其是否反映了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本身的历史意义。《血色浪漫》是一部有着浓重自传性质的小说——尽管作者都梁没有承认过,但也没有否认过。这部小说讲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北京“玩主”钟跃民及其伙伴从“文革”到当代社会的生活经历。“玩主”这个概念,最先出现在王朔的笔下。不过是写作“顽主”。在《血色浪漫》中,都梁毫无  相似文献   

13.
启事     
《新闻周刊》常有一些银针似的短消息扎准我的兴奋神经。5月7号第18期让我读到两则精短消息,使仰躺着的我前后两次直起身子。一日:“你们报社能给我多少钱?我写一个字5元钱,两千字就是1万元。”——王朔向约稿记自报身价。二日:影星马龙、白兰度开拍《惊声尖笑2》,只需要工作4天,就可取得200万美元片酬。我联想马龙,白兰度在《巴黎的最后探戈》中每抱一回女人大约值多少钱之后,觉得美元离我太远,于是集中精力把王朔从头到尾想一遍,差不多弄明白了骂人最值钱,王朔那双看人的狗眼是黄金做的,他那打印机喷出的一定是金粉。  相似文献   

14.
书业内外     
《收获》刊文贬损鲁迅引起质疑 据《北京晚报》等传媒引自新华社电讯,文学刊物《收获》近期集中刊登3篇贬损鲁迅的文章,引起绍兴市政协委员、绍兴市作家协会主席朱振国的不满。朱在一封公开信中质问:如此“集束炸弹”贬损鲁迅,意欲何在?今年第二期的《收获》在题为“走近鲁迅”的专栏中,分别刊登了冯骥才的《鲁迅的功与“过”》,王朔的《我看鲁迅》及林语堂发表于1937年的旧文《悼鲁迅》。  相似文献   

15.
莫言、王朔、余华、苏童都是名动文坛的作家,近日四人选辑的《影响我的10部短篇小说》系列面市,引起广泛关注,有媒体甚至称其为“联手炒冷饭”……  相似文献   

16.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3,(17):80-80
可能是受“铁哥们”王朔的影响和启发,冯小刚越来越热衷于“炮轰”同行,而且轰炸的还都是重量级人物。 这次被冯小刚不屑的对象是王家卫,他在为宣传新书《我把青春献给你》而接受专访时表示,在所有  相似文献   

17.
王朔的《顽主》里有这么一个情节:仨雄性荷尔蒙过剩的家伙准备上街找“穿着体面、白白胖胖的绅士”挑衅,其中一个叫马青的晃着拳头叫唤:“谁他妈敢惹我?”一个五大三粗、穿着工作服的汉子走近他,低声说:“我敢惹你。”马青打量了一下这个铁塔般的小伙子,四顾地说:“那他妈谁敢惹咱俩?”  相似文献   

18.
电视     
《视听界》2007,(2):113-114
“两会”开进演播室《一虎一席谈》人民大会“谈”,“超级新秀”不惧“紧箍咒”,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引争议,文物专家呼吁“砸宝”当停,杨澜吴征接受王朔道歉。  相似文献   

19.
现在中国看古籍的不太多了,原因至少有两条,一是现在通古文法的人少了;二是现在一些读书的人倘从实用上考虑则多读“股票指南”、“求偶秘诀”那类的书,而从消遣上考虑则更 愿意跟着琼瑶去流泪;跟着金庸去打斗;跟着王朔去侃大山。尽管一些人实际上并未真读懂琼瑶、金庸,特别是没真懂王朔,可毕竟在他们的字面上尚可过一把瘾。古籍谁去读呢?即便最易读的“说部”,现在也大多无人问津了,一些对大学生读书取向的统计表明,大学生们对《红楼梦》尚示青睐,然而当我问及我所教的那些言之凿凿地喜欢《红  相似文献   

20.
变味的幽默     
郑直 《今传媒》2003,(2):31
《现代汉语词典》对“幽默”一词的解释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但读了《喜剧世界》2002年第12期“幽默台历”专栏刊登的《王朔VS金庸》一文,给人的印象是既不“有趣”,也不“可笑”,一丝极不舒服的沉重感反而袭上了心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