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古稀之年.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虽没有多少业绩,但也感到一些欣慰。我从中学时代热爱语文,大学学的是中文,毕业后先当高中语文教师,后做中学语文教研员至退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40多年。我与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人生可谓实实在在的“语文人生”。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什么?这个追问一直伴随着我的思考。 虽然,以我二十多年语文教师的经历,仍未能有清晰准确的回答,但说不清语文是什么,却丝毫不影响我对语文的热爱。最爱是语文,她让我一生痴迷。我知道,选择了一辈子做语文教师,就选择了一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我认为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势在必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王心平 《甘肃教育》2014,(20):97-97
正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它的人文性与情感性,情感是人们对客观存在于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在当今社会,良好的情感不仅能使人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更能促进人格魅力的形成。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让学生认识和体会这种情感的起始,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尤为重要。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把握和体验文本中传达的特殊情感,更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挖掘文本中的情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最包罗万象的学科,教语文是最辛苦劳碌的。然而语文又是最具人性的学科,教语文最能感受人间冷暖;语文也是最美的学科,教语文最具美感享受。于是,作为语文教师,我在辛苦之中有着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享受为人师、为人友的快乐;有着与文本的触摸对话,享受在文学殿堂徜徉的愉悦。语文让我更睿智,让我更有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6.
15年前我从艺校毕业的时候,从未想到自己会和小学语文教学结缘。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生们好奇的目光中捧起语文课本,成为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语文老师。我其实不是太相信缘分一说,但当我第一次翻开语文课本时,就有一种冥冥之中似曾相识、莫名的、由衷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我的从教经历表明,是绚丽的语文教学让我增长了智慧、得到了成长,让我享受到了教育事业的幸福,实现了自身价值,拥有了快乐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漫谈语文     
一直苦苦思索着你,我心中精彩的语文。 一直苦苦追求着你,我心中精彩的语文。 你给我明月与清风,给我山光与水色,给我碧海与晴空,让我与生活、与自然相交融。  相似文献   

9.
"应试语文"不但使语文在学生眼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而且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最终我们所追求的语文教育成效也自然无从谈起。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最近我潜心学习了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于漪等语文教育大家有关"语文与生活"关系的一系列精辟论述,深感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  相似文献   

10.
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语文教学应该密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学习语文。现在有不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语文的重要作用。联系生活来理解课文,能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联系生活来理解课文,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联系生活来学习,能更好地把握课文写作特点。而联系生活能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有人曾把语文老师的事业比成是一棵树,那么,书籍便是滋养这颗树的一片沃野了。20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让我深深地感觉到,阅读是语文老师的头等大事。腹有诗书,下笔千言,读书对一名语文老师业务素质的形成和内在气质的形成至关重要。语文老师阅读的书籍越宽泛,知识就越丰富,对语文文本的解读也就越深刻,学生也会愈发地喜欢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爱读书、能读书、会读书,前提是语文老师首先是一个阅读者.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能把工作当成享受的人是幸福的。我要说,让学习语文的学生享受语文,学生也一定是幸福的。让学生享受语文,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语文中参与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它不仅可以使人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温馨。所以,从教近十多年来,我总是时时处处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  相似文献   

13.
我的语文教育,经历了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再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的过程。所谓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是我对"语文教育"在认识上和实践中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所有科目中应用最基础的一门学科,语文的学习能让学生学会阅读从而能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语文的学习能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与他人的沟通。随着教育的改革,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中,语文已然不仅需要满足以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小学语文阶段就建立起语文思维,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建立学生语文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19 年暑期,电视剧《小欢喜》热播,收视率和话题讨论热 度居高不下。朋友圈里也是仁智各见:亲情、友情、教育、学业、婚姻,我们从这部剧里关照到生活,也关照到自己。这样看,小 欢喜其实是经历过苦涩艰难的成长的欢喜,不管是家长还是孩 子,都在成长。其实,想想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和学生们经历 苦涩艰难的同行者呢?三年来,我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两段经历和体会,让我真正 意识到,只有用心用情,才能在语文学习的路上与学生幸福同 行。下面我就从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说说我的收获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我的语文缘     
我与语文也许有着一种前世注定的缘分. 爱上语文,缘于高中时的一位语文老师.第一次听他讲课,就被深深吸引了.他优雅和悦的教态、优美流畅的语言,有着一种和谐的艺术氛围,一种极强的磁场,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7.
齐慧爽 《现代语文》2009,(8):156-157
自1997年语文教育大讨论以来,语文教育改革已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雨,语文教育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可惜的是,这种变化仅限于教材,而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考试,却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从而致使语文教学的改革裹足于考试的改革。高考,这个牵动千万家神经的博弈,让人爱恨交加。要改革高考,必须先认识高考,本文仅就语文考试试题的积极作用、消极影响、产生弊端的原因三个方面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大力进行《博爱新语文的实践研究》的大环境中,我作为攻关组的一员,也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改革的热潮中。课堂教学的探究是整个语文改革的最大难点,所以,我们都在尝试用探究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我刚好今年是教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了一定的积淀,所以,我尝试着大胆颠覆课堂的角色,让孩子们自己来当小老师,而我甘愿成为他们的“学生”和智囊团一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想让这种学习的方式也能走进我们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咸高军 《辅导员》2009,(7):39-39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加强语文课程、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语文教学与生活中的结合点,让生活化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第一追求。  相似文献   

20.
意识流原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其主要的思维方式是辐射型的,王蒙仰仗它推出了《春之声》等杰作。我想,不妨将它“拿来”,让我们语文教师也借鉴借鉴。这种手法依照人物心理变化过程,作人物意识的扩散流动。由于它不拘一格,能突破时空限制,所以能呈现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结构。我从1988年开始尝试这种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