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改革是这次(2012年)"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徐显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把李约瑟之问、钱学森之问和乔布斯之问都回答完了,也就把中国教育的基本问题解决了。徐显明说,中国有三问。第一问叫做李约瑟之问,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提出来了。李约瑟问的是为什么中国自清朝以来再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我国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影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提出是对国际局势的深刻洞悉,是对未来世界和中国发展的高度前瞻,其内涵蕴藏内在辩证逻辑。深刻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回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历史时期,可以从“前与后”的“百年”时间范畴、“外与内”的世界历史演进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义与利”的中国担当以及“危与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四个辩证维度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3.
问题是理论创新的起点。当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以中国之问为导向,聚焦中国现实;以世界之问为导向,坚持胸怀天下;以人民之问为导向,站稳人民立场;以时代之问为导向,关切时代发展。四种导向相互交织而又侧重不同,不仅提供了寻找和发现问题的方向,也提供了一种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维度。  相似文献   

4.
吴太熙 《贵州教育》2009,(15):46-46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大理学家、大教育家朱熹的千古不朽之作。每当想起这段名句,我就想起我们教师,想起我们教师的工作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霍飞乐 《科技文萃》2013,(8):116-123
虽然荷包越来越涨,但现在国人生活压力大、也很浮躁及焦虑。如何为闲散的资金寻找出路,如何在日常烦嚣的生活中寻找一丝宁静,给自己培养一个收藏爱好不失为好方法。我的方法是收藏古董三问怀表,每当坐下来启动三问怀表,听着那‘‘叮、叮、叮当、叮当、当、当、当”之声,暂时忘却一切烦心俗务,就像一个老和尚,闭关颂经时敲响的木鱼“卜、卜、卜”……看到《时尚时间》四月刊在讨论三问表,作为三问怀表玩家,让我也来凑个热闹吧。由于三问手表“曲高和寡”,我主要谈及三问怀表。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重大命题,并在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和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新形态,其内在的前提是通过溯源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探索和回应这一新形态形成的现实原因;内在地呈现出一个以保障人权为首要目的、以新发展理念为现实引领、以“五个文明”有机统一为内涵的新形态图景;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以续写人类文明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创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重大成果,科学回答了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向何处去、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认识,需要从世界潮流发展的高度分析这一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比较研究和学理分析上,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根本性质、丰富内涵、显著优势等的认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说“问”     
说「问李文寿人生在世,谁能不问?问,是人之常理,我们提倡广问、深问,不耻下问。问可解疑。韩愈曾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要解惑,问就在所必然。学生时代,更是舍问就不能尽其职。面对书本,面对习题,面对生活,疑惑如恶虎,如荆棘,如五里雾海。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提出了中国“犹能卷土重来,以为第二次之大贡献于世界之进步乎”的“中华文明之问”,这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和中国五四运动前,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国家出路的重要思想表达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伟大愿景的思想先声。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领导中国人民通过四个历史时期的接续奋斗,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历经奠基、发端、展开、基本成型过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来探索人类文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必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思考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好的问题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那么,如何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兴趣?教师的“问”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笔者认为“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要有点睛之妙问要有点睛之妙就是指提问时,教师要把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问在理解的疑难处、问在知识的引申处、问在学生思考的转折处,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从而理解关键问题,解决疑难问题。如一位教师引导学生这样解答一道题:学校把360本…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奠定了实践基础。“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要求。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论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哲学思考和历史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与实践路径,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与既定目标。现代教育要与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相适应,如何从地理教育视角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意义,理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世界文明层面的地理含义,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回答“现代化”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与时代之问,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实践与世界参照,地理教育需要重塑以“必备知识”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以“关键能力”为标志的教学目标体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评价体系和以“核心价值”为目的的教育文化体系,以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和发展地理教育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讲究信用为本。当今社会正在倡导诚信,因为随着中国加入WTO,诚信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龙永图说过:应对“入世”,诚信是第一通行证,信用落后的状况已成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诚信是整个社会的需要,是大势所趋。国家的发展关键是教育,如果我们的下一代都能诚实守信,恪守诺言,那么中国的未来腾飞就指日可待。诚信是现代教育改革形势下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今学校的生存压力非常之大,招生难,教学难,毕业分配难,学校为了更具生命力,就须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学生。在技校…  相似文献   

14.
冯之浚 《留学生》2010,(9):41-41
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拨乱反正,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从此中国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今天,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形势.我们应该强调.绿色发展是大道理。这个大道理即说明,绿色发展是硬道理、软道理、巧道理。  相似文献   

15.
好问与互学     
好问与互学福建杨呈辉好问与互学是成人学习的重要方法。《易经》上说:"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就是说,通过"学"汇集、积累各种知识;通过"问",辨别、掌握各种方法。在我国还有一句古话:"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显然,在我国很早就重视勤学好问。个人的独...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格局下,"谁掌握教育,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导"。钱学森之问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难解之题。农林高校立足实情,顺应当前教育改革形势,着力建设独立性实验学院以期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本文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实际,就农林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达成了进一步推进农林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17.
1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善问"和"善待问" 《学记》中要求教师"善问"和"善待问":"善问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脱)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意思是:善于提出问题的教师,就像砍伐坚木先易后难一样,先提容易的问题,后提困难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对这些由易至难的问题主动进行思考的积极性,久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善于对待学生发问的教师,就好像对待撞钟一样,如果学生问的是小问题,就从小处回答,如果学生问的是大问题就从大处回答,让学生从容领会,透彻理解,才算结束.这种"从容"、"尽声"的回答,可以使问题一环紧接一环,步步深入地进行下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18.
古人曾把获得知识、提高修养的过程称为做学问。在学中问,在问中学。笔者认为这种做学问的定义和今天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十分吻合。学习就得有发问的精神,非但于有疑之处发问.在无疑之处也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在探究不解之疑、求异之疑、创新之疑的过程中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进入高三,所有的学子们都明白,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对高一、高二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综合化梳理,又要为后一阶段的综合提高打下基础,于是他们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地忙于学习,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他们的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如何采取措施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联系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某个知识点的教学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把与之相关的学科内或学科问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教学.为此,教师要深入系统地研究教材各模块之问及其与其他学科之问的相互联系,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面就物理“联系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