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谢开和 《考试》2009,(3):13-13
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自我修改。针对学生习作自我修改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把评改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修改习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把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修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修改习作的训练过程中,领悟写作的窍门,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吕海娟 《广西教育》2007,(6A):27-28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善于生活的人才能感受其中的乐趣。教师为学生在作文时多开几扇窗,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的美、生活的真、生活的趣,这样,习作就会因生活而多姿,生活也会因习作而多彩。  相似文献   

5.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实践证明,指导学生相互传阅与修改各自的习作,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提出修改的意见,让学生有渴望修改的热情相互传阅习作,主要是让学生按照每次训练的要求和修改要求,发现被阅习作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原习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作文同批同改教学,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的确要费一番功夫。我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里的“加工”.就含有“修改”的意思。其实.作文指导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修改加工自己的习作。也就是说,修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叶圣陶先生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的深切的体会.无自修自改便徒劳无益……假如着重培养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这是终身受用的。”二、案例描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选材空泛和表达缺乏真情实感的现状,探索引导小学生习作选材的方法。认为可从设计"习作生活",积累习作素材;拓宽选材视野,筛选最佳素材;强化组材训练,学会合理表达三方面入手。以此引导学生合理选材,激发学生习作热情,写出题材丰富的童趣盎然的习作。  相似文献   

9.
余鸿山 《考试周刊》2011,(38):71-7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花费时间最多、消耗精力最大的就是批改学生的习作,可是收效却往往不是很大。对此,教师们常常是无可奈何,甚至是苦不堪言。那么,怎样才能增强习作教学的效果呢?《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我想何不把修改习作的权力交给学生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现在小学生作文仍然存在言之无物的困惑.缺乏丰富的习作素材。“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只有拓宽学生的感知渠道,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随时捕捉周围新颖信息的能力,获得写作素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下笔无东西可写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学生写作水平需要得到提高,习作的评讲修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部分。作前指导和作文草稿的修改我们往往比较重视,其实作后的评讲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小学生学习写作,经过作前辅导以后,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学生是可以写出一篇有模样的作文来的。但是究竟能不能就所写类型文章举一反三,深入领会写法和提升写作水准,作后的评讲和再修改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实践中可侧重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批改的主动权应属于学生本人。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教师的评改往往耗费大量的心血,然而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只关注几句评语和等级,评语如不讲求技巧,不是平等沟通,等级过低,学生往往心灰意冷,严重挫伤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其次,有的教师把个人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禁锢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学生写出的文章便成了雷同作文。学生的个性、创造力逐步萎缩,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无从谈起。《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是让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容易吗?难!大部分小学生喜欢对同伴的习作横挑鼻子竖挑眼,而对自己总能网开一面,只是把修改停留于语句通顺、别字标点这些表面层上,很少从篇章这个层面上对自己的"大作""大动干戈".经过探究,我采取了迂回策略,先后出了"三招",初步把这些自以为是的"感觉特别好"的学生赶上了修改的"架".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地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那些被教师们认真修改过的作业回到学生手中之后,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学生拿到作业本只是瞟一眼分数,就或喜或忧地把作业本放在一边置之不理了.“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为什么不对要找出原因.”尽管教师无数遍地在课堂上这样强调,但还是不奏效.对教师精心批改过的作文,学生也是如此对待.大部分学生只是从教师打的分数来评估自己学习成绩的好坏.根据这样的情况,我尝试着用“分数吸引法”将修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改、互改习作.通过反馈,学生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15.
典型性是文艺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 ,它要求对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 ,创造出能够体现社会生活某些本质规律的典型事件、典型环境和典型形象来 ,即所谓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条文艺理论原则自有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对文学写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以此要求学生习作就显得不切实际 ,强人所难。因为学生习作属于练笔性质 ,不是文学创作 ,只要“能具体明确 ,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用表达方式写作。”(《语文课程标准》)就可以了 ,实无“典型性”之必要。但长期“为考而教”“为考而作”…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然而,小学生在作文时,总是出现无话可写、有话不会写的情况,此时。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做好“开沟引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老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不乏似曾相识、千篇一律的感慨:送伞、让座、生病、考砸……单调划一的素材、如出一辙的文字,让人味同嚼蜡,甚至还出现点评学生优秀作文时,被其他学生火眼金睛分辨出是出自某篇作文选。这样的尴尬引发一次又一次思考,孩子们笔下的素材怎么就这么少?  相似文献   

18.
王文臣 《考试周刊》2012,(46):70-70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修改是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措施。让小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应从修改意义、修改兴趣、修改方法这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小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习作后长嘘一口气,如释重负地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有的学生在作文本下发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算完事。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习作是学生的事,批改习作是老师的事,似乎修改习作与学生自己毫不相干。这些都说明  相似文献   

20.
袁秀梅 《考试周刊》2012,(42):73-74
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所写的内容没有切身体验;有的虽经历过,但是没有什么感受和体验,因此作文时,只得胡编乱造,这样就不可能写具体,因而也就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针对这一问题,在这学期的习作中,我一改以往习作指导中只重视习作中遣词造句、布篇谋局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