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卡莱教授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曾用“鱼的故事”和“鱼本身”来比喻新闻同“媒体”和“传播”的关系。他认为新闻应当是“鱼的故事”,而媒体和传播则是“鱼本身”。把新闻比喻为“鱼的故事”,旨在表明一个观点:新闻应当成为一种有血有肉有本源的鲜活的东西,应当用自己的灵魂和思维去讲述人间故事。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以<长江商报>为例,从其定位、自身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践行及该报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三方面着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长江商报>媒介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3.
2014年12月29日,发表在《济源日报》A2版的《“今年挣的都是干净钱”》,是一篇很有感染力的现场短新闻。  相似文献   

4.
1928年,对于任职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吴宓教授来说,有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就是编辑在天津出版的<大公报·文学副刊>. 因为<大公报·文学副刊>,生活在吴宓的面前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彭朝丞 《新闻界》2001,(2):19-20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公民对公共事务和社会风气的关心程度不断增强;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现象的议论备感兴趣;对通过法律的“外在制约”与道德的“内在制约”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呼唤日趋强烈。于是乎,在新闻实践中,一种新的报道形式——参与性报道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不过,在新闻竞争激烈、各种新闻式样不断变化的今天,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参与性报道”,已非一种模式:即先由新闻传媒通过播发新闻或来信,而后再动员和组织广大受众共同参与深化传播,更多地则是把它作为一种表达方法引入新闻的写作或节目的制作。所谓参与…  相似文献   

6.
当历史成为一种记忆,当记忆被淡忘,历史文献片的作用就是,打开尘封在时间隧道深处的记忆,让历史从中走出来,生动鲜活地上演一出出威武雄壮的活剧展现给今天的观众,从而能给观众一个或者多个审视历史的角度,进而让观众形象地了解历史、获得感知。历史文献片,当然首先要重“史”,但是,在厚重广阔辽远的历史中,“人”是最基本的因素,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史之“魂”。而如何去把握这史之“魂”,如何使史之“魂”在历史文献纪录片中放射出五彩缤纷的灵光,则是我们这些纪录片工作者所应当牢记不忘并孜孜以求的要务。2005年,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7.
石坚 《当代传播》2005,(3):70-70
妙用直接引语,是法新社记者采写的消息《“我们的心在哭泣”》的一大亮点。这条300多字的消息,从标题到结尾,使用直接引语竟有7处之多,由此可窥出西方记者热衷于使用直接引语之一斑。相形之下,我国记者对使用直接引语却“敬而远之”。在我的案头有一份资料统计数字表明:美国三  相似文献   

8.
陈启伟 《新闻记者》2006,(11):31-34
近几年来,假新闻层出不穷,《新闻记者》杂志每年评选“十大假新闻”.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尽管不断打假,但假新闻数量还是连年递增。一些主流媒体为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的自身形象.不断推出纠假新闻。但是,对于一些学术性的并冠以民族情结的假新闻.就不是很容易被人识破。2005年度,一条《国画(八骏图)开启卢浮宫大门》的假新闻显然是“漏网之鱼”,它通过一家权威的通讯社向国内发稿,一些主流媒体和都市类媒体都作了报道,有些还进行跟踪报道,进一步将青年画家李景革描绘成第一个将中国画打进世界顶级博物馆的“民族英雄”,其造成的恶劣影响,远甚于一般的社会新闻造假。  相似文献   

9.
2011年6月,我接到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打来的电话,被告知我的新闻作品《垃圾入箱污水进池饮水过滤(引题)“城市环卫”扮靓木根井村(主题)》,入选《优稿的背后——采访札记》一书,并要求我写作该稿的采写经历和心得体会,附同作品一起出版。  相似文献   

10.
《新闻晚报》“社会新闻版”从去年4月9日推出以来 ,无论是在新闻观念、报道领域还是在版面编排、标题制作等方面 ,都作了较为大胆的探索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它已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边缘”是个巨大空间我们在推出社会新闻版之初 ,遇到一个最大的难题 :是按照传统的社会新闻版去办 ,还是另辟蹊径 ,走自己的路?兄弟报纸 ,尤其是《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 ,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对我们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在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新闻概念中 ,我们的活动空间将是很有限的。没有突破 ,我们将难有作为。…  相似文献   

11.
吕宁 《新闻记者》2006,(10):58-59
新闻编译,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就是把国外媒体的新闻翻译成中文。但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新闻编译又不止于普通的翻译。因为经过编译后的成品,最终要刊登在我国的媒体上。因此,新闻编译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晾衣绳上"万国彩旗"飘扬,猎猎招展,两个孩子比赛爬"桅杆";  相似文献   

13.
“拓荒牛”的形象塑造──《走出边缘》简评曾镇南深圳女作家张黎明的长篇小说《走出边缘》(海天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描写了深圳特区创建头四年改革者勇猛开拓、艰苦创业的生活故事,塑造了林勇、许敖山等颇有特点的“拓荒牛”形象,很值得一读。小说的主人公林...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传媒竞争风起云涌,读者,观众看的如痴如醉。从本期起,我们新辟《传媒风云》栏目,给读者和传媒同行提供了解媒体的一个窗口。首先登场的是被称为“都市报领跑者”的《华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受众信息接收模式的变化和编辑观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用故事化的方式来阐述新闻,吸引受众。不过在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方面,新闻故事化却似乎成了民生新闻的专利,且多利用噱头、冲突等表现手法,造成新闻事实和故事化之间的主次关系颠倒。本文在此背景下,以湖南卫视的《新闻当事人》和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老牌节目《60分钟》为借鉴,试图讨论在新闻故事中,如何处理新闻和故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如何判断一组报道是否成功?有两个简单而直观的标准:它是否能口口相传,迅速在社会广泛传播,成为新闻亮点;这个新闻亮点是否能不断放大,让尽可能多的读者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对报道的注意力.如果达到这两项要求,报道就具备社会影响力,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17.
《新西部》的新闻怎么写? 在2003年6月14日在陕西省社科院召开的座谈会上,该刊社长杨发民先生谈到该刊定位时说该刊的读者定位是“企业白领”。从刊物基本性质而言,要办成以经济为中心,以企业创业发展为中心的综合性读物。内容上特别强调了以企业白领创业发展为主要反映对象。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注重故事化。  相似文献   

18.
《申报》是中国历史上一份很有影响的报纸。这份报纸由英国商人美查1872年在上海创办。那时。外国人在中国办报成风.但外国商人在内地城市办商业报纸.美查还是较早的。美查并不是亲自操办具体报务,这是《申报》与当时其他外国人办报的一个重要不同特点。美查雇佣了一批中国的秀才.由他们担任主编、编辑。于是.这样一份外国人出钱、中国人操办的报纸就在一百多年前的上海滩亮相了。  相似文献   

19.
石娟 《编辑之友》2010,(3):98-100
一副刊是报纸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从1897年11月第一张具有副刊意义的附张——《消闲报》出现起,从最初的附张、报尾、报屁股到后来的自有其独立的地位,[1]副刊在报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故事是通讯的一种,亦称小通讯。它是"寓情于事,以情感人。寓理于事,以事显理"的一种新闻文体。由于新闻故事篇幅短小,生动活泼,又有故事的特有魅力,很受读者的喜爱。好的新闻故事,要有新颖、深刻的主题,而这样的主题,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是靠题材来体现的。所以,写好新闻故事必须精心选材,找到好故事。新闻的时效性决定了新闻故事的选材必须是新鲜的。选择"以小见大"的事,也就是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