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对话”理念 阅读是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两句,前一句表明阅读观。后一句表明阅读教学观。 怎样理解“对话”?对话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语言学范畴的,指语言的对白、交流;一是心理学层面的,指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对话”,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种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学过程在本质上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过程追求的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提问”便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与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问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对话式教学往往存在于阅读教学中,其最本质的方式就是提问。一节课由若干问题组成,问题解决了,阅读教学的目的就基本上达到了。优秀的教师不只在于会讲,还在于会问。怎样提问?下面就提问的内容和提问的方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把对话理念引入到了阅读教学,认为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们知道,要使对话有成效,提问是关键。提问是使学生参与对话的最直接的方式。在对话教学理论关照下,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出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态。然而作为阅读课堂中的一个重要形式——课堂提问,也必然要呈现出新的姿态。本文探讨的就是在对话理论视野下的课堂提问。一、对话的主体间性,决定了课堂提问的双主体性在对话型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体现着一种交互的“主体间性”。这一特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的就是,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两个“对话”,笔者认为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前者是语言学范畴的,即语言的对白、交流,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提问、对答、切磋、辩论,可称之为“教学对话”;后者是心理学方面的,即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心智与情感的交流,也就是师生与文本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没有用有声语言的直接交流,可称之为“阅读对话”。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对话不仅是指外在的言语行为,更强调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对话主体(包括学生、教师、文本)理性的碰撞、精神的相遇和情感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李洁 《教学月刊》2006,(3):21-22
现代对话理论认为,阅读行为实质上是在作、读之间建立起一种对话、交流的精神联系。语教学中有效的“对话”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今浅述于下。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必须走出以知识为核心对文本的肢解式剖析,走向语言和生命的对话。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不仅是言语的交流,更是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呼应。它包括“语文对话”和“教学对话”两个方面,前者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后者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是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提问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同时,提问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有很大的益处。由此可见,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一种教学艺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提问的“四度”。  相似文献   

10.
季伟 《湖北教育》2005,(1):56-57
对话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谈话、交流或讨论,包含同意或反对、肯定或补充、提问和回答的关系。对话的基本形式是显性对话,指说话者与对话者之间言语相互作用,是直接的、可见的“说——听——说”关系的建构。还有一种非基本形式是隐性对话,即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就是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1.
对话、教学对话与对话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不仅是人们彼此之间借助言语达到交流思想、促进理解的一种行为方式,而且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一种精神与原则。教学对话指的是发生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中的对话,它包括作为教学方法和作为教学原则的教学对话。对话教学则是教学过程中体现现代对话精神和原则,师生主体之间以平等的信息、思想、情感等交流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对三者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我们教学实践中对话教学的合理实施与使用。  相似文献   

12.
如何实现“对话式”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式”语文教学以言语对话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但它所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对话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识”、“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3.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语)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对话式”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提问又是对话的关键。要推动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必须有激励学生思考、激励学生自发地反思自己回答的提问。提问对教师组织有效教学、神话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话”是与“独白”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独立的主体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的双向互动交流,是两个世界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与意识。因此,对话本身就是一种主体参与行为,对话双方都,必须是独立的、完整的主体,否则,不能构成对话。在对话中展开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被看作是有丰富内心世界、自由意志、独特需要与能力的活生生的人,同样,文本不只是被解读的对象,而是蕴涵着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有着丰富召唤的结构主体,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师主体——学生主体——文本主体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对话。本文就对话主体之间的动态关系试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效益、促进个性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却有不少教师把对话等同于提问与回答.而且部分“热烈”的提问式课堂对话未必是有效的,因为高效课堂中的教学对话“不是复制性的、机械性的,而是一种生产性、创建性的过程”。它是教学主体共同致力于创生和建构新的课程意义的过程。如何让课堂提问真正成为制造“兴奋点”呢?我们认为,建立在民主与尊重精神基础上的课堂提问,教师至少要思考和注意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精心预设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产生质疑,引发课堂对话,帮助教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有效的课堂提问通过师生的积极互动,产生新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通过师生间的互相问与答的过程,让课堂充满着对话和交流,充满着生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和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对话。有效的课堂对话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智慧,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领域中的“对话”,指教育主体之间各自向对方的精神世界的“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沟通与内在交融。在成人教学中运用对话,能对教学效果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在成人教学中形成对话意识。  相似文献   

18.
对话教学使得学生从传统的听众状态进入对话交流状态,这无疑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恢复和尊重。但是,学生从“奴隶”到“将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对话教学让学生一下子要面对教师一学生、学生一文本、优生一差生、城市一乡村、男一女等多重对话角色差异的复杂局面,在这种状态下,要顺利实现对话交流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当前,有效组织对话教学至少需要廓清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管利 《学周刊C版》2010,(1):43-44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提问是连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纽带,是学习者与学习文本对话的阶梯,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可见,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往往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纲要倡导“互动”教学,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目的是确立师生在教学中的平等地位,这首先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意味着应与学生平等对话,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结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参与热情的高涨,创造性的解放。“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为“对话式”教学。它是对话主体间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在对话中,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