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现从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来阐述初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的对策,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一定干预措施;笔者特以我校120名初中生为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与非留守初中生比较,留守初中生心理问题表现不明显,但阳性检出率有明显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3.
刘慧玲  刘刚 《考试周刊》2007,(23):37-38
我国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同时,我国应试教育的压力也使其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文章分析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推行有效干预,提出了建设性的操作建议,把学生培养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实现教育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调查黑龙江省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黑龙江12所农村中学1 052名初中生进行了MHT测验,同时为了与城市初中生作对比研究,对10所城市中学的1 061名初中生进行MHT测验。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偏常人数检出率为7%;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生;初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初一,初一优于初三,初三的心理问题最严重。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极其显著地低于城市初中生。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做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为优化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切实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教育策略,综合全面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杨红 《江苏教育》2022,(24):44-47
近年来,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对872名初中生开展问卷调查发现,神经质人格对初中生的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为了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要构建“关注全体学生,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全链条管理”的工作模式,将人格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范畴,将初中生心理辅导工作纳入课后服务,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7.
桂林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 15 0 0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结果 :1)桂林市初中生心理问题显著多于北京市初中生 ;2 )初中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 ,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随年级的上升呈下降趋势 ;3)初中女生较男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宁夏274名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和300名非寄宿制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1)寄宿制学校初中生总体心理问题显著高于非寄宿制初中生,其各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也高于后者.(2)寄宿制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年级差异,而非寄宿制学生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初一好于初二和初三,两类学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初一、初二年级.结论: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寄宿制学校,且主要表现在初一年级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发展的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生身心健康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关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对初中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为学生健全人格,为今后健康的生活奠定基础,而初中历史科目作为初中教学中人文科目的典型代表,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依此阐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方法,希望为其他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对私立学校314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私立学校初中生在学习习惯、考试焦虑、人际沟通、自制力方面较易产生困扰;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考试焦虑、异性交往存在显著差异;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公立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身体自尊状况并探讨身体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身体自尊量表(BES)对158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1.5%,主要表现为躯体化、人际敏感和敌对,且初中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因此,提高初中生的身体自尊水平有助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从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学校教育、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家庭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阐释了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满、汉、回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省汉、回、满族275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汉、回族初中生在SCL-90各因子上无显著差异,汉族与满族初中生在强迫、偏执、精神病因子上差异显著,回族和满族初中生在强迫和人际敏感二项因子上差异非常显著,汉、回、满族初中生与中国成人常模在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恐怖和精神病4项因子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有17.09%的初中生存在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日本动漫因其制作精美、题材广泛且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而被初中生广泛接受.一方面,日本动漫对初中生的感知觉、思维以及意志力有着正向的引导;另一方面,观看动漫过多地占用时问、混淆虚拟与现实,以及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的渗透又极大地影响着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发生在初中生群体中的极端事件不断见诸报端,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初中生处在生理快速发育阶段,但心理成熟度相对较慢,这一阶段是学生由儿童向青少年成长的过渡时期,因而特别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掌握初中生心理健康特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很多诱惑,也承受了很多压力,随着初中生的日益成熟,面对的不光是学业上的压力,有的初中生可能面临的是家庭变故压力,甚至有的初中生面对的是社会诱惑,大多数初中生都有的一个共性就是性格张扬、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被唠叨,正处于叛逆期的学生,容易对任何事情敏感。这主要是因为初中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双重压力下都会迫使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必要的。通过分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内涵及表现形式进行界定,并针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简要分析了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提升与改善家庭教养方式的建议。旨在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已有研究,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结合相应的教育原则,据此提出了可行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的调查显示:“初中生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缓解和消除初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探索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显得十  相似文献   

20.
农村初中生将是将来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农村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是每个教学工作者的责任,做好农村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就我国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来探讨心理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