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诗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学生读古诗,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发展思维,更可以通过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2.
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所以诵读古诗词首先要“入境”。而古诗的意境是极为抽象的,学生因为生活阅历不丰富,体会抽象的意境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学习古诗时,要让学生不对生涩的语言文字产生厌烦,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讲究意境的,那么什么是诗歌的意境呢?“意”就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人为了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揣摩意境,就是通过欣赏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去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使诗中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  相似文献   

5.
古诗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学生读古诗,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发展思维,更可以通过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古诗尤其以语言凝练见长,注重炼字,讲究一字传神,在极为短小的篇幅里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也正是古诗的精髓所在。古人作诗,常常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杜甫也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现今我们读其诗句,当然也应对其字词进行反复品味,再三推敲,让学生咬文嚼字的同时学习诗人严谨的态度,只有语语悟其神,朗读时才会句句出真情,从而深入古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古代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古代诗歌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因为小学生生活阅历尚浅,知识面狭窄,情感体验浅薄,往往对诗中所描绘的时代背景、风土人情、人物形象、思想感情等理解不到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小学古诗文的教学。多媒体以视频、动画、音乐、文字、图片等各种教学手段达到了穿越时空的效果,让学生聆听诗人的声音,感受诗人的情思,与诗人进行对话,从而走进古诗意境,触摸古诗脉搏,感悟古诗语言,领略古诗神  相似文献   

8.
小学高年级教材中的古诗大都意境清新,含意隽永。情境教学能把诗的意境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到一起,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之中,感知诗句创造描绘的鲜明形象,受到诗人炽热的情感的感染;并且能为学生开拓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时机。因此,运用情境教学原理能优化高年级古诗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对落实语言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有好处。 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进行古诗教学,应该着力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诗贵在“意境”,“意”就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指诗人所描摹的客观事物。“意境”即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他所描摹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达到的一种完美和谐的艺术境界。而能否引导学生进入这个艺术境界,就意味着能否使学生体味到古诗的美,鉴于此,在《咏鹅》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诗歌以其凝练优美的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融音韵美、意境美、思想美于一炉。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所谓的境界就是意境,每首诗歌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生活语言与古诗有一定距离,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和联系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了解诗的内容,体会古诗蕴含的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这样学习古诗,学生才能触摸到古诗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古诗内容高度概括,语言极为精炼,寓意含蓄深沉,特别是古诗意境更令学生费解。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古诗的线索、景象、情感、诗眼、典故、通感等入手,使学生眼前浮现诗中景象,灵犀与诗人情感相通,置身于意境中的学生必能理解诗意,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3.
<正>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是一种饱含情感和想象,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吟诵而经久不衰。意境,作为古诗的灵魂,是诗人在创作中刻意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什么是古诗的意境呢?意,就是诗人通过这个生活画面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所描述的具体情景、生活画面。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动之以情,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与诗人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古诗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山行》。设计理念古诗教学,关键在于反复诵读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为了帮助学生进入古诗《山行》的意境,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看图,图文结合,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重视古诗教学中朗读的作用,让学生反复读诗,抓住诗中的关键词"爱"和"晚"组织学生多角度品读感悟,并发挥想象,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相似文献   

15.
古典诗歌的意境教学就是要创造适宜的课堂气氛 ,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歌所描绘的生活情景 ,展现诗歌形象 ,启发学生的丰富想像与联想 ,引导学生进入诗的艺术境界 ,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为理念的语文教材中,古诗歌教学占有一定的比重。古代诗歌文学精炼优美,诗性淳厚浓郁,意境高远脱俗,含蓄深邃。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历浅,难免对诗歌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笔者在古诗教育中,以学科整合为平台,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感情,受到美的熏陶。一、同音乐学科相结合,欣赏诗境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古诗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有不少古诗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将音乐引入诗歌教学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 《静夜思》(人教版实验教材一上)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课文的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生动地再现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是引领学生理解古诗,深情吟诵的教学媒介.  相似文献   

18.
王金梅 《辅导员》2009,(9):32-32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大多内容丰富,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许多“空白”处,为学生留下了想像的余地。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时,除了指导学生理解诗的词句,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感知、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领会感情,即引导他们抓住诗中的“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地想像,把跨度的情节衔接上,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教材中编入的古诗 ,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 ,创设了优美的意境 ,表达了深挚的感情 ,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诗中的语言美画面美与意境美融为一体 ,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感受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这应该是古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现就初中第三册《诗五首》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一、读诗作画 ,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 ,诗人则用语言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 ,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 ,融诗情…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意境。3.品赏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在充分领悟意境的前提下,将古诗改写成散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