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沽源县中学师资数量短缺,整体素质较差,必须从内外两方面双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改变现状,以适应经济、科技及基础教育的发展。首先,必须改善外部环境,增加教育经费,提高教师待遇。其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职后培训,提高在职教师的综合素质。第三,必须对培养中学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范毕业生的从教能力及专业水平,为基础教育输送一专多能的合格师资。  相似文献   

2.
如何培养适合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优质师资是河南地方高校正在积极探索的问题。周口师范学院作为河南地方师范院校之一,根据农村基础教育对师资的独特要求,注重提高师范院校教师群体的教育专业化水平,加强师德教育、推行"(4-X)+X"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开设凸显教师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教师教育课程平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提升学生从教技能与技巧,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养师范生,使师范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真正地成为适合农村基础教育需求的优秀师资。  相似文献   

3.
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毕业生在从教后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要进一步提高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需要进一步完善高师师范专业学生培养课程设置,改进高师教育教学方法,优化高师教师队伍的结构与素质,夯实高师师范生角色心理教育等。  相似文献   

4.
调查结果表明,群体师范毕业生整体从教意向较低,这是我国师范教育中未被明确意识到的问题。虽然性别、专业、家庭收入、父亲职业和家庭居住地均对从教意向的形成有明显影响,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却对师范毕业生从部意向却没有明显影响。在其他条件相等情况下,男性毕业生从教意向高于女性,理工科毕业生从教意向高于文科。家庭收入较低、居住在农村和乡镇、父亲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毕业生更有可能选择教师职业。从本研究结果出发,提高师范毕业生从教意向应首先考虑以下建议:招生时优先招收那些将来有可能形成较强从教意向的考生和完善当前的师范教育模式以充分挖掘其从教意向的培养功能。  相似文献   

5.
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师本科院校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同时,还要为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师资。师范专科学校培养中等学校师资”①。这是国家对高等师范规定的基本教学任务。从目前师范专科毕业生在中学里的教学反馈来看,多数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适应中学要求,但也  相似文献   

6.
师范毕业生中存在不愿意去农村从教的倾向。相对参照标准是师范毕业生是否选择去农村从教的重要依据。师范毕业生去农村从教个体决策意向可能受就业压力、农村就业环境与条件、对未来的预期以及补偿政策等因素影响。现有鼓励师范生去农村从教的政策总体上效果较差,应当在兼顾效率与公平优先原则的指导下,分层、分类地制定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在召开的师资工作会议上,根据全国中小学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师资建设规划,对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大力发展师范教育,逐步扩大高等师范院校的规模。本科师范院校在办好本科外,增办专科;师范专科学校学制由三年改为二年,缩短培养周期,增加招生名额;办好十二所省重点中等师范学校。“七五”期间每年培养师范本科毕业生二千人左右,师范专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我国高师院校自诞生之日起,主要承担培养中等教育师资的任务。高师院校专业设置主要依据中学课程的需要,大多为师范专业。上世纪8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高师院校在承担培养师资任务的同时,开始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纷纷开办了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非师范专业。全国有700多所本科院校,其中高师院校97所,占近1/7,97所高师院校都在办非师范专业。1995年一般地方师范院校,常设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之比平均在1∶3,省属以上重点师范大学,比例在1∶1左右,到2007年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之比达到2∶1至5∶4左右。通过对我国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这一普遍、现实问题作系统地历史回顾,可以为高师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提供可资借鉴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作为教师摇篮的现有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职前培养中注重在校学生的专业学习,而忽视了学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技能的培养,导致师范毕业生不能尽快适应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因此,加强师范生从教技能的训练,全面提高师范生从教能力,已成为高师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认为未来基础教育师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指出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建设创新型师范教师队伍和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是有效提高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对教师的职业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更是要求教师要担当起多种角色。传统的职业教育在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理论取向下,忽视了对高职学生从事师范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应深化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高职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从业素质,为职业教育输送合格的新型师资。  相似文献   

12.
一、高师学生从教素质调查及分析近三年来 ,笔者设计了关于师范性教育评估的调查问卷 ,着重从师范毕业生基本从教素质的培养状况的六个方面 ,即对师范专业思想、基本功训练、班主任工作、学科教育理论教学及研究、教育实习、育人环境等 ,分别对某重点师范大学九七届、九八届、九九届的师范类国家任务本科毕业生 ,进行了毕业教育实习归来后无记名的问卷调查。这三年的调查工作 ,由各系毕业年级的总支副书记或学生辅导员负责 ,问卷则集中后再进行统计。九七届毕业生的无记名问卷调查 ,时间是从 1 997年 2月开始 ,共有 987名毕业生参加 ,调查统…  相似文献   

13.
胡艳 《教育学报》2008,(1):83-90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保障问题由来已久.究其原因主要是:师范院校包括教师进修院校没有树立为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服务的意识;基础教育的分层投资管理体系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引进,限制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市场化的分配制度很难把优秀师范毕业生分到农村从教.为此,建议把农村基础教育的责任由县提升到省和国家;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其后续发展机会;实行免费师范生制度,确保优秀的师范毕业生进入农村教师队伍;严格执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确保获得资格的教师从教;教师教育院校要切实承担起为农村培养教师的任务等.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支点,在高师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将创新型师资作为目标,改革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是师范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将在解答目前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培养创新型师资的目标,对改革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和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型"师资培养存在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综合教育专业学生态度模糊、热情不高,课程缺乏综合性以及师范性不突出等核心问题.因此,创建胜任"综合型"师资培养的新型教师队伍,培养适应国家、社会需要,立志到教育第一线的师范生,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型"师资培养深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特点出发,对高职院校教师自身应具有的鲜明特色进行了分析,指出一个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必然是“双师型”教师。其次,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师资来源以应届高学历毕业生为主的格局,论述了应届毕业生在高职院校从教带来的问题,分析了应届毕业生从教后工程实践锻炼途径,认为应届高学历毕业生在学校里由于缺乏成长为“工程师”的现实土壤,无法成为真正的“双师型”素质教师,最后得出了高职院校的“双师型”专职教师培齐应以选聘产业一线出类拔萃的技术精英为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缺乏合适的师资,是职业培训中遇到的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外乎两种方法:一是兴办职业师范教育,由学校提供“科班出身”的教师;二是职业培训部门自己想办法培养“半道出家”的教师。 单靠高等职业师范院校提供教师,是远远满足不了全国各地多样化培训的需要的。首先,我国这类院校数量不多,每年的毕业生有限。其次,这类院校只能为其毕业生奠定从教的基础,其专业设置不可能详细到考虑各行各业具体的培训需要。这些院校的毕业生要成为真正合格的职业培训教师,不论在工作技能还是在专业知识方面,都要结合所在培训单位的具体情  相似文献   

18.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二年制英语师范专科毕业生中存在的从教能力较差问题,着重探讨了精读初级阶段的课堂教学与动态意义上从教能力的培养所需的条件、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实施的方法和措施,从教与学两个角度提出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师毕业生“外流”现象越来越严重。1988年吉林省农口院校培养的职业技术师范生200人,仅有1/3从事教育工作;吉林农大1987、1988年职业师资毕业生60名,全部改行;某校高师毕业生,1988年近一半不从教,1989年有一半以上不从教。中等教育将面临严重的师资不足的局面,党中央加强基础教育的决策将无法落实。因此,制止高师毕业生“外流”,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秦海燕 《现代语文》2005,(10):98-99
高师院校的写作教学一直处于迷失自我的尴尬处境,"师范院校看综合大学,专科看本科"的状况至今没有根本性改变."师范写作教学没有明确体现区别与非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师范写作教材几乎可以兼容各类写作,可偏偏丧失了自身的专业特性".究其原因是对高师院校写作教学的师范性特征认识片面、狭隘.因此对写作教学师范性的深入思考,有助于给写作课准确定位,科学设置高师院校写作课程,树立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和面向未来的教学理念,对培养具有现代写作能力和从教技能的师范生会大有裨益,进而全面提高整个社会成员的中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