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虽是一首现代诗,但意象的选择却充满古典韵味,这些蕴含着独特含义的意象不仅为本诗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更好的传达了本诗所要表达的离别情感。《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浸透了诗人无限眷  相似文献   

2.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它为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一直以来它也被当作写景抒情诗来解读,说诗人如何对康桥母校难舍难分,说康桥风光如何旖旎可人,种种这些,在该诗之中也都可以找到几句明确的诗句以应证,但笔者以为,在诗句表象的深处,该诗另有一番风味。的确,《再别康桥》是以景物描写为中介,来驾驭诗人思想情感,但严格地说“景物描写”是散文术语,对诗而言,是不够恰当的,在诗里应以“意象”相称,会更到位。而“景物”一旦进入“意象”领域,它的内涵往往具有充沛的张力,在语意所指方面,多具有丰富的弹性,  相似文献   

3.
戴望舒是19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认为诗歌是情感的表现,但反对像浪漫派诗人那样赤裸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他的观念中,诗歌创作的动机在“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诗歌既不单是真实,也不单是想像,而是“由真实经过想像而出来的”(《诗论零札》)。在诗歌创作中,戴望舒非常善于寻找意象,营造意境,艺术而真实地传达自己的心灵,这就使他的诗歌富于情感而又极其美丽。1928年发表的《雨巷》即是一首极具魅力的诗作。  相似文献   

4.
再翻开《再别康桥》看时,突然觉得似乎有聆听徐志摩给我讲了一堂成功之道课。好像徐志摩上课,首先拿出了他的《再别康桥》给我们朗读了一遍,我觉得这首诗本身就是他给我们上课带来的示范楷模之作。从整体上看,他没写康桥的具体位置,也没写康桥的规模、形象、图景,却从康桥中提取了感觉和想像的意象,感情真挚,形象生动,有很强的感染力。作者首先告诉我们:学术研究或文学创作,不是搞公益活动,更不是想发大财,要找投资,拉赞助、作广告、造声势。他劝勉我们:当你确定一个研究项目,或专题后,应该在有限的范围内,自己默默地准备,不声不响地展开工…  相似文献   

5.
一、课文悟读《再别康桥》飘逸可人的潇洒,兴奋热烈的眷恋,清新如画的别离,旖旎迷人的风光,是《再别康桥》传递给读者的美感。那挥手作别云彩的轻柔,蕴涵了多少至真的情丝。静谧的康桥满载丝丝离情是这般的动人,轻轻的,悄悄的,脉脉的,不许一点儿尘世声响破坏此刻的佳境。充满生机的“金柳”“青荇”已将康桥装点得情意绵绵,诗人又超越眼前的景致,将“天上虹”“星辉斑斓”也融入了康河,幻化出天上人间为一体的妩媚,为我们展开了更为广阔的想像空间:秀美的风光,浓浓的情趣融会在一起,在“轻轻的招手”中定格为永恒。《死水》…  相似文献   

6.
贾皋 《教学随笔》2014,(22):173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读者多认为康桥已然不仅是实实在在的一座纯美的小桥,更是作者一种精神情感的象征。本文旨在以分析徐志摩的康桥情节,解读《再别康桥》一诗中情感的纠葛。  相似文献   

7.
康桥是一个让徐志摩魂牵梦绕的地方。《康桥西野暮色》《康桥再会罢》和《再别康桥》构成了徐志摩的康桥系列,“康桥情结”贯穿于徐志摩一生诗文之中。其中,流传最广,最为人称颂的,便是《再别康桥》。1928年秋,徐志摩再次回到康桥,故地重游。11月6日,  相似文献   

8.
徐志摩《再别康桥》诗的抒情客体不是剑桥大学及剑桥大学的师友,而是林徽音。依据是:其一,与林徽音的爱情是诗人康桥生活的主体情感;其二,诗歌中意象的个体化,女性化及抒情导向的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9.
《再别康桥》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它是作者重游康桥前后甚至整个人生苦旅中的一次心灵放歌。其艺术特点是通过描述康桥之景来抒发内在的深情,意境优美,情景相生。而作为新月诗派重要代表的徐志摩在实践闻一多提倡的“三美”主张中,更是将音乐美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0.
徐志摩的康桥诗包括在剑桥读书时的作品,也包括对剑桥自然景观的描绘,具有很多的共性,那就是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与语言美。《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康桥诗的典型代表,研究《再别康桥》的艺术性与文学性,可以对康桥诗有一整体的把握。本文以《再别康桥》为例,来研究康桥诗的艺术魅力与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1.
传统观点认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别物诗,主要意蕴是抒发诗人对母校康桥的眷恋之情。这种理解其实并不全面。如果联系康桥对诗人一生的影响、创作《再别康桥》时诗人的情感状态以及诗歌文本选景用物的特别用意,就会发现怀人才是《再别康桥》的主要意蕴。  相似文献   

12.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诗歌的代表作。康桥即剑桥,是他最流连忘返的地方,正是康桥“奇异的风”和“奇异的月色”激起他的诗情,他才走上文学道路。 1928年秋他重访英国,在归国的海轮上,他写就了《再别康桥》。 从思想内容上说,此诗只表达了一种个人轻烟般的离情别绪,并无多么深刻的意义。但是,在诗艺上,此诗十分讲究,加之感情真挚,故能拨动读者心弦,一直为人吟诵。 首先,诗人把康桥的景物写得十分迷人,含蓄而诗意地表现他对康桥眷恋难忘的情思,诗的第二至五小节,用艳丽的色彩、华丽的词句描绘了康桥美丽动人的风光。“那…  相似文献   

13.
[定位]“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此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韵律影响了自她诞生以来的一代又一代读者。鉴赏这首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美的事物,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切入]1 .屏幕显示:康桥图片、徐志摩头像、《再别康桥》诗题。伴随画外音:这座桥,风景秀丽,遐尔闻名;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诗,清新空灵,载誉中华。你想欣赏这座桥,走近这个人,感受这首诗吗?2 .简介作者及康桥徐志摩是一个生来就为追寻感动的诗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  相似文献   

14.
《再别康桥》使徐志摩获得了巨大声誉.也使现代诗歌园圃多了艳丽的点缀。在这首诗里,诗人以缠绵凄惋的笔调,抒写了自己对夕阳中的康桥的无限留恋和依依惜别的心情,极其微妙地展露了因“康桥理想”的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相似文献   

15.
一、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诵读现代诗,首先必须把握其思想内容,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如《再别康桥》,写的是离愁别绪,其情感基调定在一个“愁”字上,而且,这愁,不是哀愁,不是浓愁,而是轻淡的柔愁,愁中又带有一丝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带有一丝对母校眷恋的深情。二、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诗歌诵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述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比如,《再别康桥》与…  相似文献   

16.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在1928年再次回忆康桥(英国剑桥大学,诗人曾留学剑桥大学)时所写的一道告别的抒情诗,这首诗运用别具匠心的艺术技巧,通过再次向康桥辞别,描绘出康桥艳美动人的形象,来表现诗人对康桥的难忘的、无限的依依惜别的情怀,眷恋不舍的爱慕之情。 那么,再别康桥艺术技巧的别具匠心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结构完整严密。 全诗是紧扣“离情别意”来写的,核心是一个“爱”字。时间从夕阳西下到满天星斗的夜晚;地点是康桥河畔到满载星辉的船上。全诗共七段,通过首段和尾段的照应来加强“离情别意”的韵味,表明爱的深沉和爱的难忘。中间五段是尽情描绘“别景”,使康桥之美与诗人之情融为一体。第四段是时间和地点的转换处,从傍晚至夜晚,从河畔转到水上,成为  相似文献   

17.
康桥的生活改变了徐志摩的一生,这段生活奠定了他的政治观,艺术观,转换了他的职业嗜好-成就了一个名的诗人和散家。康桥成了诗人的精神依恋之乡。名的诗篇《康桥再会罢》《再别康桥》及散《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诗,就是受康桥的生活影响而名世。热爱自然,追求爱情,向往理想,渗透在徐志摩的字里行间。别情离绪的意蕴,音乐旋律的美感,性灵意象的构筑,情景交融的描写,飞动飘逸的婉约风格,做到了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和协统一,浓浓的“情”味贯穿在徐志摩诗之中。  相似文献   

18.
《再别康桥》形式是现代的,内核却是古典的,不论是诗歌意象、思想情感,还是抒情风格、语言外壳,处处渗透和洋溢着古典的美感。  相似文献   

19.
【我解读】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这是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对康桥的倾心之赞。对康桥如此的挚爱,使得诗人情不自禁地将诗情浓缩于康河之上,于微波柔情中建构出一片圆融唯美的艺术意境——《再别康桥》。  相似文献   

20.
<正>《再别康桥》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诗作,题材为一首离别诗,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之情,诗歌语言明丽轻柔、形式整齐精巧、画面优美宁静,营造出了一种美妙的意境,堪称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精品。此篇课文无论是在高中语文教材之中,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案例题旨《再别康桥》是一首现代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