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新感觉派是在日本新感觉派的直接影响和启发下形成的,但在中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中国新感觉派兼具日本新感觉派与都市文学两种特点。以保尔·穆杭为代表的都市文学虽然在表现手法上有印象主义和感觉主义的倾向,但与日本新感觉派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中国新感觉派文学与都市文学关系密切的主要原因有二:中国文坛将法国都市文学代表人物保尔·穆杭与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混同了;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产生不仅受到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也受到了穆杭等人的都市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只有到了新感觉派的出现,中国的都市文学才真正以令人震撼的面目登上了文学的舞台.倏忽的都市生活是新感觉派追逐的目标,他们把它定格成变幻莫测的艺术画面;都市、都市经验、日本新感觉的影响对新感觉派的都市文学抒写决定意义;都市成就了新感觉派,也毁掉了新感觉派.  相似文献   

3.
新感觉派的作品多描写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和都市人五光十色的生活状态.深入分析新感觉派代表人物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的创作,会发现都市在他们眼里既是繁华的象征也是罪恶的渊薮,并不是像以前研究者的观点,认为他们持的是享乐观、纵欲观.  相似文献   

4.
新感觉派和张爱玲分别以现代主义和写实主义的观察立场传达现代都市情绪,他们将特定时空中的生存体验与死亡这一恒常的心理状态紧密联系起来,使现代都市生存蒙上死亡的阴影。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感觉派真实地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都市生活。尽管它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但它的都市叙事别具特色,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1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几个年轻的中国作家主动借鉴国外的创作方法,试图运用“特殊的手腕”来创作,给当时的中国文坛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他们就是新感觉派。虽然他们在文坛上乍生乍灭,然而其作品尤其是都市小说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仍然闪耀着它们的独特风采。这一独特风采,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是自觉地追求陌生化。那么,什么是陌生化呢?用俄国形式主义论者什克洛夫斯基的话说,就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三十年代反映都市生活的现代派小说即新感觉小说进行综合分析,阐释现代派小说特有的都市情结。进而分析了三十年代不同于左翼,京派都市小说的现代派小说固有的独特都市性。  相似文献   

8.
新感觉派创作以其鲜明的都市性使其理所当然地被定位于都市文学之列,所以众多的研究者大都把目光投向其都市文化的探讨上.其实乡土情结也是新感觉派整体文化特性的一种不容忽略的存在,也就是传统文化和乡村文明对新感觉派精神的制约.这种来自童年和乡土的记忆总是存在于他们的潜意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着新感觉派所受到的都市压力.但是面对强大的都市文化精神的覆盖,这种乡土情结又显得相当脆弱.它其实只是新感觉派都市精神的一种补偿.  相似文献   

9.
周宁 《现代语文》2006,(4):86-87
三十年代,“东方巴黎”上海造成为典型的国际大都会,电灯、电报、电话,火车、轿车、无轨电车,西方工业明和商业明的登陆,不仅给都市人提供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而且还带来了舞场、赌场、跑马场,戏院、影院、大世界这样的娱乐场所。身居闹市的新感觉派作家,既为都市新鲜、刺激、眩目的生活所吸引,也为都市明对人性的物化扭曲所困惑。试图以现代的词汇、现代的句法、现代的结构来写现代人的感觉、现代人的心理、现代人的思想的“新感觉派”作家对都市上海的感觉如何呢?在施蜇存的《鸥》里,银行职员小陆眼前的这座城市是如此陌生,所有美好的事物就像城市本身那样游移不定,乡间初恋的女孩一旦进入都市便变得庸俗轻薄,像白鸽一般扑刺刺飞走。作为一种心理补偿,作家在其《旧梦》、《上元灯》、《扇子》中远离满目疮痍的都市社会,对乡村(人类纯净的童年)作了一次充满诗意的心灵回归。在黑婴的《春光曲》中,都市是灯红酒绿、疯狂的舞场、金钱与肉体;乡村则是盛开的桃花、慈爱的母亲、纯洁的荷妹。在穆时英的《黑牡丹》中,那个离开了爵士乐、狐步舞、混合酒、秋季流行色、八跑缸跑车便像失了灵魂的“黑牡丹”,却感到只有在乡间米勒田园画似的风景中,才恢复了年轻的活力和被都市强奸了的愉悦。“乡村美,都市恶”实际上构成了曾被斥之为“在一片虚无中全盘向都市认同”的“新感觉派”作家最基本的审美心理模式和潜在的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10.
老舍和新感觉派作家都是都市小说家,他们与所描写的都市有着切肤的情感,他们不像京派作家那样用乡村的纯静优美来反衬都市的腐败、虚伪和堕落;也不像左翼作家那样用阶级分析的眼光,揭示都市尔虞我诈、男盗女娼的现实.但他们仍然发现并描写都市的弊端.老舍用幽默的笔墨揭示并讽刺北京这个乡村都市的封建性;新感觉派作家运用感觉主义的方法表现上海这个现代都市的堕落与变异.  相似文献   

11.
师资问题历来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十二五"期间三明市各县(区)小学教育师资的状况,由于三明的区位和教育情势的特征而呈现出较为独特的样貌。对其中隐含的问题进行认真地反思、深入地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对于肩负着为三明培养师范类毕业生的高校来说,显得尤为迫切而且富有针对性。它不仅能为高校今后的发展找准办学定位,也为当地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未来本地区教育的规模和师资的管理、培训和引进,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青岛市小学足球教练员的整体自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当前教练员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更好的提高小学足球教练员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青岛市小学足球运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论中心城市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之间激烈的竞争,中心城市地方本科高校只有科学合理定位,才能在竞争中取胜.中心城市地方本科高校有自身的不足,更有很多独到的优势,办学定位要立足于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发展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文字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对文字的使用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则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步入社会进步的阶梯。本文以苗族文字从创制到进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历史脉络为背景,说明民族文字在当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Abstract:
Written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civilization of an ethnic group.Application of written language and integrating it into school education is a step into social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ethnic group.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the Miao written language from its creation to its integration into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ethnic written language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ethnic regions.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市直属特殊学校学前教育状况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直属特教学校作为区域内特殊教育中心 ,担负着指导下级特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代表该地区特殊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调查发现 :各学校的学前特殊教育发展水平不一 ,师资力量较弱、专业不均衡等 ,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实验学校高中部学生个性记录卡的统计分析后得出“同伴交往”、“师生交往”、“集体活动”是教师最关心的三类行为。学习状态记录显示男生表现不如女生,表现出教师对两者的不同期望。个性记录卡显示在及早发现学生良好品质和不良行为方面有作用。学校应该对教师记录个性卡做出明确要求;教师应及时准确记录个性卡;对个性卡现实的学生不良行为应及时矫正;应利用个性卡在学生品质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南充市同一教学层次的三所中学部分初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南充市初中生课外活动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进一步了解初中生对新课程改革后体育课堂教学以及课外体育锻炼等发展的要求,为南充市体育课堂教学、课后训练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提供理论依据。中学是体育运动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探讨南充市初中体育课外活动现状,对于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语教改中,学教育处于重要地位,而学教育能否“到位”,则取决于教师的学素质。本认为中学语教师的学素质反应包括知识修养、能力修养以及情感养成三个方面。在这个体系中,知识修养是基础,能力修养是核心,情感态度的养成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人们对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音乐、美术科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处于次要位置,这严重影响了艺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对福州市区初中艺术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最为耀眼的一块。樊星认为,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学象征,具有文学史意义与研究空间;刘中顼论述了城市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意义所在;李蓉着重论述了城市文学的日常性与批判性;王泉透析了中国城市少年小说的基本特点;代天善梳理了英美城市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