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在幼儿活动区域内投放有效的活动材料,是学校和教师充分激发幼儿天性,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实现学习,在游戏中得以成长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幼儿园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我们提出了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投放的策略:一是创设"互动性环境"以提高幼儿活动积极性;二是创设"标识性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兴趣;三是从不同阶段的幼儿的不同需求出发,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投放材料,以期满足幼儿能力发展的需求和自主探索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正>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区域活动促进了幼儿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想象力等的发展。因此,对于幼儿的区域活动中材料的选择及投放,我们更需要慎重考虑。一、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对待材料的原则1.材料的选择材料的选择要安全,安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同样,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性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教师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将活动室有计划分为几个区域,并在区域中投放一些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其中自由操作和玩耍的一种活动方式。区域活动能满足幼儿自主活动的需要,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在苏式课堂教育理念指导下,幼儿园教师要重视区域活动设计,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要发挥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等理念的引领下,幼儿园的课程已由原来的预设向师生共同建构发展,教育活动方案也由原来的严谨设计、严格执行向弹性设计、灵活执行发展.但是在工作中我们看到,老师在操作时常常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新课程老方法,"换汤不换药";二是盲目追随幼儿的兴趣,放任自流,"老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那么,老师该如何设计富有弹性的教育活动方案呢?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要发挥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等理念的引领下,幼儿园的课程已由原来的预设向师生共同建构发展,教育活动方案也由原来的严谨设计、严格执行向弹性设计、灵活执行发展.但是在工作中我们看到,老师在操作时常常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新课程老方法,"换汤不换药";二是盲目追随幼儿的兴趣,放任自流,"老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那么,老师该如何设计富有弹性的教育活动方案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保证区域活动的科学开展,提高对生活材料的循环使用率,研究者基于杜威的生活教育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构建了幼儿园美工区域活动"1233"生活化模型.该模型以幼儿为中心,强调区域活动投放的材料来源于幼儿在大自然中会接触到的、在生活中真正会用到的材料,并将幼儿活动的主体性渗透、低结构开放、层次性需求原则贯穿于生活、集体和游戏活动,为幼儿接近自然、了解生活提供学习的平台.此外,该模型还为教师开展幼儿园美工区域活动提供具体的实施建议:第一,健全幼儿成长档案,凸显美工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第二,善于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和天然材料;第三,坚持家园合作,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整理、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第四,坚持美工区域活动与幼儿园主题活动有机融合;第五,美工区域活动中逐步降低生活化材料的结构化成分,不断增强生活化材料的主题展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场地、适宜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游戏伙伴和材料,通过操作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基于幼儿年龄特征、个性化的特点,在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中不能总是一把"尺子",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笔者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为题。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感知和获取知识的自主性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的支持为辅的活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自主地操作、自由地交往、自由地发挥想象,激发创造潜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对小班幼儿来说,区域活动是否能真正发挥作用,他们能否通过区域活动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关键还要取决于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否恰当。一、材料投放应具有针对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孩子的兴趣点  相似文献   

9.
一、存在问题 (一)幼儿园对区域活动的概念认识不清.有的幼儿园所谓的"区域活动"实际上是分组活动;有的幼儿园只是盲目模仿他人的做法,应付上级检查.对于区域活动如何创设、组织、指导和管理等一些相关问题,教师也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的区域创设意图不明,似乎只要有玩的材料就行,只要幼儿都在区域里活动就行.活动中或者放任自流,以为这样是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或者频频"指导",以为这样才发挥教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的"开放式体育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体育活动环境、投放体育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各项体育运动的自主活动。我们大班年级在体育区域活动中进行了一系列尝试,通过以下四点来阐述:创设开放的活动环境,让幼儿玩得尽兴;建立隐性的活动规则,让幼儿玩得有序;进行适宜的活动指导,让幼儿玩得成功;借助多元的活动评价,让幼儿玩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创设活动环境并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特定环境中,操作活动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指导和同伴互助的区域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不仅能为幼儿的社会交往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还能提供培养幼儿协商、合作意识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培养。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合理设定区域活动目标,规范使用进区卡,同时也要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记录,以充分发挥幼儿区域活动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区域活动反思是指幼儿园教师主动地、持续地、认真地对区域活动组织过程中的指导理念与行为进行批判性思考及问题解决的过程.幼儿园区域活动反思的实践路径:树立以幼儿为本的区域活动反思理念;构建提升幼儿园教师区域活动反思能力的"三方协同发展模式";实施幼儿园教师区域活动反思"六步法".  相似文献   

13.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为幼儿创造了这样的机会。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4.
王海玲 《教师》2014,(5):14-14
正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基本内容第30条要求幼儿教师要"掌握观察、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第49条要求幼儿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第53条要求幼儿教师要"有效运用观察、谈话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幼儿教师要有好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发展的平台,为每个幼儿提供宽松、自由、可操作的活动空间,目的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探索欲望和激发潜能,发展情感、主动性和社会性等.但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存在诸多问题,如材料单一、缺乏地方特色、可操作性不强以及没有考虑到幼儿年龄特征,需要从幼儿园、幼儿、教师、现有区域材料进行调查,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然而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活动区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兴趣的幼儿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我们在活动区域中、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游戏材料是幼儿表现游戏、发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离开了游戏材料,游戏几乎难以进行。"可见,游戏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区域活动强调幼儿自主学习,那么材料就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柱。在幼儿园音乐区活动中,由于投放的材料存在超出幼儿已有经验、未及时调整、幼儿不感兴趣、操作不便等问题,常使得幼儿经验得不到提升。为解决这些问题,应从教育部门、幼儿园、教师及家庭等方面考虑对策。  相似文献   

18.
罗样琴 《成才之路》2014,(36):62-63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材料是幼儿隐性的老师,是幼儿认识的中介和桥梁,更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四种策略:投放丰富的、富于探索性的材料;应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根据活动的需要,动员幼儿及家长收集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根据幼儿对区域材料操作情况,及时对操作材料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潘晓琴 《教师》2014,(29):81-81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农村幼儿园存在着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备差、操作材料缺乏、体育活动设施少的缺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幼儿园幼儿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因此,农村幼儿园要发挥农村优势,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和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活动,积极创设富有农村特色的教育教学环境,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主题活动是目前中国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综合性课程,针对X市48所幼儿园319名教师组织开展的主题活动,运用自编《幼儿园教师教学情况评价表》,从主题活动的来源、目标、内容、方法等10个维度进行抽样分析。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主题选择注重幼儿兴趣,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行为目标的实现,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充分,但存在高结构化教学多、儿童生成性活动少、五大领域课程拼凑现象等。提出选择源于生活的主题关注幼儿全面发展;设立适宜的主题目标瞄准幼儿"最近发展区";注意活动设计的系统性和层次性避免五大领域的"大拼盘";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促进幼儿自我发展;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促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