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介环境下如何创新数字出版发展模式,拓展数字出版消费市场,是海峡两岸出版界亟待探索的共目课题.台湾出版人在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培养数字化工作能力团队,建立适应读者需求的新型内容生产方式、出版载体和发行渠道方面做了许多大胆且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不乏值得大陆出版人借鉴和学习的理念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出版与社会软环境共生.出版作为文化成果的载体与呈现,必然涉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需要对两者之间的特征与边界作出解析.出版在传播文化和思想的过程中,促使人从"群体符号的人"到"个体自觉的人"的转变,这个过程也反映了不同利益民众的多元思想,体现了出版的"人民性",出版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社会的进步,使出版成为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笔者做数字出版很长时间了,很多问题反复的出现,也带领团队进行了一些摸索,渐渐感觉自己的很多思路明晰起来. 不要被数字出版这四个字所迷惑经常被人问起数字出版的定义和概念,也经常发现很多能将数字出版的定义和概念背出来的人依然不能明晰什么是数字出版,即便是那些真正在数字出版方面做出些实际事情的人,也只能说出一个大概的答案,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些能说出什么是数字出版的人,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关于是数字出版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刘冰 《编辑学报》2021,33(1):27-31
梳理了出版机构以及作者以外的出版相关者(编辑、同行评议人、媒体传播、期刊评价及媒体评价)的伦理责任.国内行业学(协)会、出版机构和出版相关者应开展更多维度的探索,在期刊出版相关者层面进一步完善治理,制定伦理政策,形成完整的期刊出版伦理生态,促进期刊出版活动全方位规范、多方协调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出版道德的依据问题是建立出版道德认同、落实出版道德规范的前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出版作为利益关系的存在,出版物是一种特殊商品,以及出版从业者作为特殊职业人的客观要求,为我们探寻出版道德的合法性依据提供了重要的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6.
刘金双 《出版广角》2015,(13):16-17
出版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时刻走在创新的道路上,边实践边思索,边思索边实践.每个少儿出版人都应该为做大做强中华民族少儿出版、为建立少儿出版生态圈贡献自己的力量.历史正在为我们呈现一个出版变革的新时代.展望"十三五",我们期待着中国少儿出版事业蒸蒸日上,期待着在出版变局中实现编辑角色的升级、转型和蜕变.  相似文献   

7.
在断断续续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的时候,报纸上零零星星的有关于赵家璧百年诞辰的纪念文章.大家普遍认为赵家璧先生的主要功绩在于他当年主编、策划,出版过<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学丛书>、<一角丛书>、<晨光文学丛书>等,其中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是<良友文学丛书>出版了鲁迅、茅盾、老舍、巴金、丁玲等人的作品.据说,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朱自清、郑振铎、阿英等人也都与赵家璧有过合作.  相似文献   

8.
龚曙光,男,1959年4月出生,湖南澧县人.曾任湖南省报刊出版服务中心主任、潇湘晨报社党总支书记、社长、总编辑,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现任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潇湘晨报社社长、红网董事长.  相似文献   

9.
日本出版人提出“编辑力”的概念,认为成熟的编辑应该是具有“完整人格”和非凡能力的人;不具备“编辑力”很难做好编辑工作.从中国近现代出版人的出版理念和实践中,可以提炼出有意义的、体现“编辑力”的精神.这种出版精神,对于编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迅猛发展,改变业态,已然众所周知. 数字出版怎样赢利,各行其是,自然众说纷纭. 数字出版星火模式,燎原可待,期然众人拾柴. 很多人觉得目前数字出版不能赢利,我以为是操之过急.新旧出版业态的转换,有一个此消彼长或者互动增长的过程.而且,看数字出版是否赢利的参照系和对比物必须改变.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记者:文学出版对于当代出版而言,毁誉参半,成败皆知,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形容,就是:让人欢喜,让人忧!有些文艺类出版社迫于生存与经济压力,开始出版一些生活类、保健类的读物.作为文学出版人,你对当前文学出版的现状是怎样看待的?  相似文献   

12.
在媒介融合时代,数字新媒体以其多媒体化、集成性、交互性、超链接性的信息传播特点被人所接受和运用.复合出版和全媒体出版,都是整合出版的一个表现形式在整合出版中,内容资源仍是出版行业竞争的焦点在内容为王的前提下,需要推进出版物的载体、记录方式、终端等多元创新.  相似文献   

13.
我非常高兴看到王仿子<出版生涯七十年>的出版. 有七十年出版生涯的.能有几人?所以很珍贵. 仿子同志说.这是一部忆旧、怀人之作.忆旧是回忆七十年的出版史,怀人是怀念与之共同奋斗的战友.这是一部人物与事件结合着讲述的翔实、准确、生动的出版史著.  相似文献   

14.
"山高人为峰",每一个行业总要有站在山顶观察和思考的人.因站位高,所以看得远;因思想深,所以看得准.聂震宁就是这样的人.作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全国政协委员,从对出版文化、出版精神的呼吁到对国民阅读率下降等产业痼疾的忧虑,他始终是瞭望者、思想者,更是实践者.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音视频内容的广泛传播和免费网络存储空间的迅猛扩大,对电子音像出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基于前期出版业务的积累,自2007年起,人民卫生出版社开始尝试向数字出版转型.经过八年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在继续发展优势出版业务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先后推出医学在线考试培训、医学教学素材库、临床知识库、医学教材网络增值服务、医学电子书、APP、医学数字教材、人卫慕课、医学富媒体资源库等系列出版产品,数字出版人员队伍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数字出版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快速增长.2015年,人卫社喜获2015中国数字出版年度创新企业,数字出版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出版已经覆盖了传统出版业所有的领域,开始不同程度地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从内容上,形成了包括互联网游戏、学术、教育、文学、音像出版在内的产业体系;从互联网出版内部构成上,已经形成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产业链;呈现"商用和大众消费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互联网游戏出版和互联网学术出版已经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实际从事互联网出版业务的机构和企业超过500家,从业人员总数超过3万人,其中各类编辑人员超过1万人.  相似文献   

17.
王正祥 《编辑之友》2021,(10):16-21
近年来,出版类播客成为出版业界的新风潮,出版机构推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播客节目.从实践角度看,出版类播客布局成功与否,运营是关键.在运营方面,这些播客通过精选出版主题,邀约知名作者、译者、专家等文化人参与节目,注重分发平台的多元化等举措吸引年轻用户参与.在此过程中,出版圈播客遇到内容定位、探索盈利模式、如何培养用户收听习惯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助力出版产业发展,业界需要给予持续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韩国,实施出版教育的主体,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的出版教育,另一部分是大学以外的教育机构的出版教育.后者又分为出版相关团体的出版教育和出版社的出版教育.这里着重介绍大学的出版教育.韩国实施的大学出版教育,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2年制)短期大学的出版教育,以及(4年制)大学的特殊大学院(即以社会人为对象的大学院)的出版教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为推动新闻出版持续健康发展,支持精品力作的出版,国家财政不断加大对国家出版基金的投入,不断加强对国家出版基金的规范化管理.国家出版基金越来越受到出版社的重视,基金的获得和完成情况也已成为衡量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卫社”)一直十分重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2008年至今,人卫社共有9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在几年的基金申报和管理实践中,人卫社对国家出版基金的重要性和如何做好基金项目申报和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一、现代出版家的界定 所谓现代出版家,一般是指那些把出版事业作为毕生选择,有渊博的学识,勇于改革创新,具有观察和评价经营机会的能力并敢冒风险的出版企业经营者,在长期出版活动中对出版理论与出版事业发展起较大促进作用的人.现代出版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出版家,传统意义上的出版家大抵首先是编辑家,而后才是出版家.比如我国出版史上杰出出版家邹韬奋、张元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