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民性”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民性概念的分歧与不确定是阻碍国民性研究深入发展的最大障碍。对人格、人性、民族性等与国民性相类似的概念进行辨析,国民性的内涵与外延可以作出崭新的界定;一个民族的大多数成员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普遍表现出来的道德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与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固有特征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清初文献多见“遗民逃禅”“浮屠遗民”之说,表明“遗民僧”的特殊属性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彼时尚未被作为一种新的群体类型进行区分。陈垣《清初僧诤记》首次以“遗民僧”称名这一群体,意涵明确。不过,“遗民僧”除应满足于“遗民立场”与“僧人形貌”的基本条件下,还应根据其不同来源作细致考察。大抵而言,“遗民僧”可以分为“遗民而僧”与“僧而遗民”两种类型。前者强调的是其对佛教的认同度,后者则尤应注意其政治立场。“遗民僧”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个体研究,群体性、综合性研究相对薄弱。除了应加强基础文献的整理之外,尤应加强研究方法、研究理念、研究重心等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论断进行了辨析与探讨,指出“创造了人本身”的“劳动”并非真正意义上人类的劳动,而只能是人类劳动的萌芽。教育起源于正在形成中的人类个体之间进行的生存经验和技能的模仿与交流。  相似文献   

4.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初中历史课程标;住”)中,有这样一段话:“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住(实验)》(以下简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传统物权法的界定中,对于"返还原物"义务的客体不仅强调其有体性,更纠缠于原物的形体上的唯一性,认为只要原物的既有的或初始的特定物理形体不复存在,则物权也不复存在,由此陷入一种"物在权在,物灭权亡"的误区。事实上,在无权占有他人之物所生的返还义务中,返还的客体在本质上不是原物的形体或载体本身,而是原物所蕴含的特定财产利益。因此,"返还原物"的"物"应界定为"特定主体所直接支配的特定财产利益",且原物返还义务的客体与返还请求权不应当限定于原物既有的、初始的形体或载体本身,而应扩张及于该物的变体物。  相似文献   

6.
严永青  文杨 《文教资料》2013,(9):169-171
对于研究课题的最核心的概念,进行深入辨析和准确界定是第一步。从“可持续发展”到“教师可持续发展”,从“能力”到“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大卫.麦克里兰的能力素质模型”到“司成勇的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型”,从概念内涵到基本构成,经过审视,作者倾向于认同司成勇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人的价值”与“人生的价值”辨析○江苏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朱冬英1对人的价值的理解,与价值本质有密切关系。对于如何理解“价值本质”的问题,学术界形成了“属性说”(人就是价值)和“关系说”(人对人的意义)两种观点。我认为价值本质的“关系说”更能体现价...  相似文献   

8.
考夫曼在《存在主义》中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启存在主义的序曲,而将加缪作为结尾。虽立足于不同民族,但都发出诅咒。在现代性认识、存在困境上,二者都展现张力,却是不同方向的撕扯。现代性,施特劳斯认为至少起源于马基雅维里,又经笛卡尔、康德一路演绎,二十世纪到顶峰。最宽泛的信念:相信历史,遵从进步,要求摆脱对自然正义的诉求,走向科学理性。而舍斯托夫对陀氏极为推崇,认为其表现了悲剧哲学意蕴:要抛弃过去相信和热爱的,把过去奉为理想的东西视为虚假和反常。本文从《一个荒唐人的梦》与《局外人》出发,借助舍斯托夫"悲剧哲学"理论,从三个方面对现代性困境做一番浅探。  相似文献   

9.
职业精神的概念界定国内外至今还没有统一,同时职业精神还易与职业道德、职业伦理、职业良心、职业信仰等相关概念产生混淆。对职业精神进行分析,及与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可以对职业精神做出概念界定。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扬弃了以往把人理解为感性存在物的片面性 ,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著名的哲学命题 ,从而奠定了 2 0 0 0多年理性主义的主流。本文通过对这一命题的辨析 ,揭示出理解人的本质之关键就在于 :人是理性的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体。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发展一种辩证的互补关系 ,对于把握人这个永恒的斯芬克司之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语义、语法和语用的角度辨析了"一塌糊涂"和"昏天黑地"这两个词在作程度补语时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的”、“地”、“得”都是现代汉语里的结构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都是放在中心语之前起连接作用,比较容易区别。但“的”和“得”则容易相混。“得”是补语的标志,放在动词或形容词  相似文献   

13.
“决”与“绝”是同音字,都可用在否定词前面,起强调作用。使用中,不细加辨析,常会误用。如:①他期待着见到斯琴高娃,那种期待决不是见一个演员,更不是一个陌生的女人,而似乎是一个与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  相似文献   

14.
“常常”、“往往”是两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副词。“常常”表示(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往往”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由于二者词性相同,且都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特定的时间、地点、对象中总是出现某种情况,所以不少人使用时往往很  相似文献   

15.
“隔阂”、“隔膜”兼属形容词和名词。它们都可表示思想感情上有距离。但二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一、词义范围“隔阂”是单义词。指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隔膜”是多义词。1.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2.不熟悉,不通晓;外行。其中,第二个义项是“隔阂”所没有的。如:①我离开故乡多年,对那里的情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这充分说明比、兴手法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是"比"?什么是"兴"?二者的异同是什么?二者的关系又怎样?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文心雕龙》《比兴》篇中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宋代的朱  相似文献   

17.
高级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七单元王安石的游记《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课本上有注解:“只有从它仅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大概是由于读音错误。” 看完注释,做学生的糊里糊涂,留下一串串疑问。怎样让学生明白王安石推断的原因呢?得从“华”、“花”二字说起,还要联系文章开头、中间、结尾三处文字详加消化。 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才分开而用,分开而读,“华”  相似文献   

18.
在文言文中,“唯”、“惟”、“维”三字经常使用,三者有区别,有时又可以通用,不容易识别,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有关说明也不详细。现归纳如下:一不通用,读音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成语有升堂入室,查《现代汉语成语小词典》释为: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释义用的是这个词的比喻义。但要  相似文献   

20.
象,《说文》:“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像,《说文》:“像,象电。从人,从象,象亦声。”相,《说文》:“相,省视也。从目。从木。”“象”与“像”读音相同,都读为 xiàng,“相”有两个读音——xiāng和 xiàng。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