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到异国他乡,常会遇上美国人说的“文化震撼”(cul-tureshock)。去年夏天,我第一次踏上东邻日本的土地,就时常感受到这种所谓的“文化震撼”,其中有三次给我印象尤深。早就听说东京的夜景美丽壮观,是世界著名夜景之一。到日本后不久的一天晚上,我请在日本工作的弟弟陪我上了住友三角街的顶层,这里是东京观赏夜景的最佳地点,东京的夜景宛如星河泻地,银灿灿一望无际。看着无数灯光通明的办公大楼,我问弟弟为什么这么晚了,办公楼还都亮着灯,弟弟答一般公司职员都工作到很晚。弟弟说,日本人就这样,其实他们也没干什么,只是干活儿干得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2.
房宁 《教师博览》2010,(2):14-15
初到异国他乡,常会遇上美国人说的“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的确,不同文化的碰撞,常会让人领悟到一些东西。去年夏天,第一次踏上东邻日本的土地,就时常感受到这种所谓的“文化震撼”,其中有三次给我印象尤深。  相似文献   

3.
初到异国他乡,常会遇上美国人说的“文化震撼”(cultureshock)。去年夏天,我第一次踏上东邻日本的土地,就时常感受到这种所谓的“文化震撼”,其中有三次给我印象尤深。  相似文献   

4.
刘曼 《音乐世界》2008,(16):116-119
八月盛夏,你是不是铆足了劲想要来次激情的"暑假之旅"呢?本期Easy Digital 就为你特别呈现刺激又过瘾的畅玩日本完全记录,从时尚 Shopping 到人气美食,从白昼都市到魅惑夜景,赶紧跟随我们的数码装备,尽情体验这不容错过的畅玩之旅吧!  相似文献   

5.
"内外有别"是日本文化的中心特征之一。从传统的日式住宅建筑到日本社会的人际、风俗、文化、语言等,随处可见"内外有别"的思想痕迹。"内外有别"的观念贯穿日本人的思维、心理,对日本人的行为模式、语言文化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从语言的角度出发,分析日语在语体、语法、词汇等各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内外有别"的思想观念,考察日本文化的这一中心特征。  相似文献   

6.
社务报告     
社务纪载十八年三月一日第三百零九次办事员会、列席者十一人、江问渔君主席报告告事件三、议决事件九、同日本日起请潘吟阁君调查本埠各职业内容四日本年春季董事会常会、并与建筑社所委员会联席会议、到十七人、黄伯雨君主席、报告事件二、议决事件二、一○八九  相似文献   

7.
日本人讲秩序,大概是举世闻名。有一位北京学者在日本经历了一次堵车,感觉很震撼。从伊豆半岛到东京,几万辆车一辆挨着一辆,排了一百多公里。但只是在路的一侧堵成一条长龙,那时间段,几乎所有的车都是回东京的。而在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的语言文化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日本社会的"内外文化"。这种"内外文化"最能体现日本人的思维模式、语言表达和行为模式等。本文通过对日语语言中的人称代词、敬语及授受动词使用过程中包含的「内」「外」文化的分析和探讨,指出内外文化的实质和对语言的影响,并提出日语教学中应不断融入日本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浅淡5S管理     
"5S"这个名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它起源于日本.参观过日本工厂的人一定都被那里整齐、井然有条的工作环境所震撼.  相似文献   

10.
日本平安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前期仍盛行"唐风文化",中后期"国风文化"得到推崇与发展。在"国风文化"发展时期,日本并非完全摒弃"唐风文化",纯粹地发展"国风文化",而是在吸收与消化"唐风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日本人审美意识及符合日本人需求的"国风文化"。  相似文献   

11.
学习日语的人都知道"暧昧"是日本语言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日语表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既反映了日本人的传统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也反映了整个日本民族的文化特性.暧昧的语言表现几乎涉及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我们在学习日语当中的难点.本文从表现形式入手分析日语"暧昧"表达的内涵,探究其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2.
叶溪 《华章》2011,(22)
文章从学习了中国文化养分并扎根自身文化特质的日本的传统文学巨著--紫氏部的<<源氏物语>>谈起,讲到日本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川端康成的<<雪国>>,粗略地分析了日本文学"从取之于世界到走向世界"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日本"耻"文化的由来及发展进行分析,论述了受"耻"文化影响出现的自杀现象,认为日本人的自杀与"耻"文化有关,是受"耻"文化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极端处理方式,"耻"文化是日本人自杀的一种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4.
"黄昏"意象在日本近现代的散文、小说以及其他文艺作品中的出现频率很高,成为解码日本文学的关键词之一。从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到村上春树等人的作品中,"黄昏"意象深刻体现着日本近代以来文学的独特变化历程,并昭示着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传统。  相似文献   

15.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第一次见到了涵馆的夜景。你是否看过万家的房屋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地亮起来?那种喜悦真的难以言表。我承认我不是一个浪漫的人,所以以前我常常觉得那些自称喜欢夜景的人是  相似文献   

16.
田甜  李琦 《华章》2012,(19)
日本是地震频发的国家.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地震的成因,并对日本近100年来1 5次大地震中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表明,日本已经形成一整套的地震文化体系,这套文化体系不仅将地震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同时也为日本人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相似文献   

17.
"黄昏"意象在日本近现代的散文、小说以及其他文艺作品中的出现频率很高,成为解码日本文学的关键词之一.从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到村上春树等人的作品中,"黄昏"意象深刻体现着日本近代以来文学的独特变化历程,并昭示着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传统.  相似文献   

18.
日本文化现象中存在着很多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矛盾现象,例如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和不彻底性的矛盾,对性之开放和对情之含蓄的矛盾等等。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菊和刀》一书,对日本人矛盾的文化性格有着深刻的描绘。因此,试从日本人奉行的"和"精神的角度解读日本文化中看似矛盾的文化现象。"和"在日本文化中是举足轻重的字眼。"和"不仅是"倭"字的代称,更包含有和谐、调和等义。但这种"和"文化解释只限于日本集团内部,对外多次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帝国行径根本与日本集团内部实施的"和"精神相悖。  相似文献   

19.
不少人笑谈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化,在近代之前,日本抄袭中国文化,从文字到建筑到服饰都有古代中国的痕迹,而近代以后则是照搬西洋文化,深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果说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化,仅是照抄照搬别国文化的话,那我们应该能够很好理解日本现象。可是我们总对日本的很多现象感到迷惑不解。比如日本人常常一脸微笑永远暧昧措词,比如作为佛教大国的日本的佛门弟子娶妻生子吃荤喝酒,比如日本风俗产业广告铺天盖地不避耳目……作为日本的临近国家并传承文化给日本的中国人,或是传不少西洋文化给日本的西洋人常常很难理解日本人的行为。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对日本人的调查报告《菊和刀》一书,对日本人的文化性格有着深刻的描绘。本尼迪克特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她指出日本文化具有双重性,书中她说:“他们好斗而又温和:黩  相似文献   

20.
教育人类学的“成长”隐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人类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人类学的概念、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教育人类学的个体成长隐喻,对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教育人类学的"震撼"隐喻,喻指个体成长中的震撼经历。对教师而言,"境遇性"就是重要的震撼经历。教育人类学的"沉醉"隐喻,指的是人在活动中的投入状态。对教师而言,"沉醉"意味着教师的非理性投入精神。教育人类学的"民族"隐喻,指的是不同地域的人深受文化的影响。为此,要突出教师发展的"文化性"。教育人类学"自由"隐喻认为个体发展是自主的。因此,它突出教师发展的内在超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