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在建国初期建立律师制度过程中,确定律师职业的性质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国家公职人员,那么这一论断是否符合历史实际呢?文章分析产生这一论断的五个方面的因素,并从律师协会、法律顾问处的组织性质、经费及律师的审批手续等方面说明这一时期律师职业的性质是社会法律服务者而不是国家公职人员。当时赋予律师国家干部身份不过是一种一次性、临时性、过渡性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邓小平对毛泽东民族理论的重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邓小平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搞好团结,消除隔阂;少数民族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当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这些重要思想,对毛泽东民族理论作了具体阐发和补充丰富,成为毛泽东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今天做好民族工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任何社会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有社会稳定作保证。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保证社会稳定,以确保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4.
极“左”路线的泛滥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建国早期的表面上看来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实质上的非民主的工作方式,导致了政治运动缺乏群众自主性,导致了党内个人专制局面和社会个人崇拜局面的形成,导致了社会生活“泛政治化”和社会表面“理想化”的狂躁,在这样的大背景影响下,中国社会中群体的行为与意识都按照“政治”的要求进行特定的整合,达到如臂使指的效果,这为“文革”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必须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拔乱反正。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般把人类社会分为五种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常识。另外一个历史常识就是,你们都知道的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叫做“半殖民地、半封建”。然而,你是否发现如果把这两个常识放在一起,则会出现某些或大或小的抵牾?因为在五种社会形态中,没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么一种。  相似文献   

6.
从时代、社会与潮流这三个层面,结合邓小平的有关论述,针对社会上一种较为流行的错误观念,就当今反腐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的社会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初期认定社会问题 ,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认为社会问题是落后社会制度的产物 ,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社会问题的。这种认识反映在社会问题的治理上 ,则是把治理社会问题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宏大目标联系起来 ,社会问题的治理被放置于当下社会形态变革的格局中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了物质基础;建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为社会和谐建立了思想基础;同时确定“不要四面出击”的基本方针,采取化解各种矛盾、协调各方利益的基本方法促进社会和谐;特别是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目标与发展模式是中国社会发展必须搞清楚的一个基本问题,邓小平在确定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发展目标之后,构建了“以改革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本文在阐述邓小平这一发展模式基本思想的同时,对毛泽东、邓小平这方面思想进行了深入比较,这对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后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邓小平关于后勤工作的地位的论述,不但鼓舞了广大后勤工作者安心于后勤工作、为后勤工作的发展献计献策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而且对于其他轻视后勤工作的思想也是一种有力的鞭策和警示.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十分重视人才问题,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他独具特色的人才观。他认为人才问题是国家战略问题,要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并提出"四有"的人才标准,主张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不拘一格选人才并要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他的这种人才观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为我国人才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已经饱含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其主要内容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发展才是硬道理”、“压倒一切的是稳定”、“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已经饱含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其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思想中已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做了深刻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的分析,总结概括出了邓小平的民生经济观及其实践的四个主要内容: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关注"农村、农民、农业",加强涉农民生工程服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三步走"的伟大战略,逐步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社会主义优越性思想与我们今天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两极分化”更不为和谐社会所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有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和谐社会的“和谐”也处于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和谐社会更是注重经济社会全面而协调地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西方政治哲学研究和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日益深化,由此而引起对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思考,使得人们不能不重视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研究。文章主要对邓小平政治哲学研究状况的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邓小平政治哲学探索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对于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实践诠释.形成了“党的基本路线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改革开放论”以及“非均衡协调发展论”等等.积累了许多有益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概念,但他的思想与实践都包含着深刻的和谐社会理论,他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国社会才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他的和谐社会理论集中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这为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了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9.
大局观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内容.在邓小平的思维中,大局一方面具有绝对性、惟一性和不可动摇性;另一方面具有相对性、时空局限性和可变性.在现阶段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稳定、沿海先发展和内地后发展、国家完全统一.其中,经济建设是大局的大局.而一切从大局出发,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大局是其归结点.大局观的实质是政治观,是邓小平政治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理论上,大局观对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内容的整合不可或缺,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局思想中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在实践上,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