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日本、韩国奥运会后体育政策发展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奥运会时代中国体育将如何发展是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不能仅仅满足给奥运会盖上"中国印",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金牌不代表一切,它只反映了一个国家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追求,是我们综合国力的体现.2008年奥运会给中国和中国的体育事业带来了什么,中国体育从观念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从体制到机制,从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改变,对这些问题做出深层次的科学认识、研究、解释和说明,于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对比法等对日本、韩国、中国举办过奥运会的三个亚洲国家的体育政策与体育的发展方针进行详细分析对比,旨在为我国后奥运时代体育政策及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已经熄灭。当人们为中国竞技体育的辉煌战绩举杯庆贺之时,我们却想做一点冷思考,以日本、韩国举办奥运会后竞技体育的滑坡为前车之鉴,意在提醒中国竞技体育要为衰落作准备。因为大部门体制改革将会动摇“举国体制”的根基,再加上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对大众体育的呼唤,竞技体育人才“源头”的萎缩与“出口”的堵塞,民众的社会心理期待等,将可能会使后北京奥运时代的中国竞技体育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3.
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应尽全部力量办好这次奥运会,实现我们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奥运会的承诺。竞技体育就成了我们目前要重点发展的战略目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会出现应大力发展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中国体育应怎样发展等许多问题。本研究认为应吸取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做到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和谐发展,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4.
2008年奥运会给中国和中国的体育事业带来了什么,中国体育从理论到实践,从体制到机制,从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改变,对这些问题做出深层次的科学认识、研究,于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对中国奥运会前后国家的体育政策与体育的发展方针进行详细分析对比,旨在为我国后奥运时代体育政策及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后竞技时代”,相应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向“后竞技时代”转变。体育人才培养由重竞技转变为重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风行理念。世界发达国家由于体育事业发展迅速率先实现这种转型,其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文章通过与发达国家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总结,得出“后竞技时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与思考,以期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人文体育思想体现出时代发展对“人”的呼唤。我国建立和谐社会和筹办北京奥运会,通过倡导人文体育理念,旨在实现体育自身的完善,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这一社会文化活动中来,推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8月13日到29日,第28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对中国这样一个从官到民都有“奥运”情结的国家来说,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界的一件大事,更成了一次从下至上的全民狂欢,尤其是此次中国的成绩如此之好,大大超出了赛前所有的想象。对于奥运,只停留于热热闹闹的围坐电视机旁的品头论足,显然是不够的。中国肩负责任,因为2008年就看我们的了;中国竞技体育肩负责任,2008年是他们只能赢不能输的赌  相似文献   

8.
一、中日竞技体育的成绩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历届奥运会和亚运会上的成绩,看日本竞技体育的大滑坡(见表1、表2)。从23届奥运会以来和第7-13届亚运会看中国竞技体育的兴起(见表3、表4)。二、中日竞技体育发展的政治基础从中日竞技体育发展史上看,两国发展竞技体育的政治基础有几点相同之处。第一,中日两国都把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群众体育,增强青少年的体质。第二,中日两国都是从1956年以后确立振兴竞技体育的方针,尽管日本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就实现了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第三,…  相似文献   

9.
2008年后的中国体育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2001年北京成功获得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后,中国体育在2008年后的走向,一直是人们的思索和议论的话题。日本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后竞技体育的大起大落,是引发这个话题的由头,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日本竞技体育的东山再起,使这场讨论更加深入。无论这场讨论最终得出什么结果,总结日本体育的经验教训,有两点认识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不会轻易放弃国际竞技体育的争夺,无论这一争夺发端于意识形态,还是植根于民族主义;无论出于政治目的,还是为了满足社会文化需求。———任何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体制都应该是开放的、与时俱…  相似文献   

10.
风物长宜放眼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体育的两个错位说起中国人都知道国内竞技体育领域存在着“阴盛阳衰”现象,甚至有些人把这个现象推广为整个中国体育的普遍现象。确实,自1984年许海峰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获得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以来,女性夺得了迄今为止中国奥运会金牌总数的56%,她们对中国竞技体育的贡献确实要大于男性。第一个打破田径世界纪录的  相似文献   

11.
真、善、美是湖畔诗派区别于同时代其他诗人的特殊的美学风格。湖畔四诗人对爱情的大胆表白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他们敢于真实地袒露内心最隐秘处的情感。他们的诗表现了争取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客观上起到了反封建的作用。湖畔诗人怀着美化现实的理想放情地歌唱爱情、颂美青春。他们为努力使真各美融合到诗歌中去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分析了普通人、体育系本科男生和省级以上运动员的手纹指标,认为3组运动能力不同的人群手纹特征反映了两个重要事实:第1,皮纹的形成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皮纹在人群中的差异表现为数量性状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属多基因遗传:第2,皮纹特征的表现与运动能力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在不同运动能力的人群中,皮纹类型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一些差异相当显著。检测这些指标显著差异的皮纹类型,有可能为运动员的选材提供1条更有使用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激烈的篮球比赛中,重进攻、轻防守,特别是对无球队员的防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防守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全队的成败,尤其是对无球队员的防守能力,它是衡量一个篮球运动员防守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观察法,对防守无球队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学会在比赛中运用、注重与同伴之间的协防配合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便引起篮球界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从明确刊物定位、强化特色意识、不断改革创新、广开发行渠道等4个方面对2002年编辑部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其次,从发挥联办优势,办出刊物特色;注重社会实践性和实效性;提高协作组的学术研究层次;开办广告经营等方面对未来的工作目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张鸿宾 《收藏》2020,(2):128-131
威姆·赫尔登斯(Wim Heldens) 1954年3月29日出生于荷兰的锡塔德(Sittard)。由于父母的影响,他从小就被绘画和音乐所包围,这种艺术环境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意大利的旅行极大刺激了他对艺术的理解,特别是卡拉瓦乔反映心理的作品。荷兰17世纪绘画大师约翰内斯·维米尔、杰拉德·泰尔·伯奇和尼古拉斯·梅斯对光的处理,都对他的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1998年,他创作的题为《蓝色头发和背带》的作品入选伦敦购物中心画廊的皇家肖像画家年度展览,并获得了Menena Joy Schwab奖。大约在那段时间,他将创作精力全部集中在了对当代人类生活的戏剧性表达上。  相似文献   

16.
李翎  韦旭强 《体育科技》2001,22(2):21-25
结合篮球专项防守技术,通过文献研究、查阅资料和与各高校教练员交谈调查的方法,对训练中防守中锋的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训练实施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是反垄断立法上很重要的一组概念,也是垄断控制制度的基本分类。在区分已经形成垄断地位和正在形成垄断地位的两个领域中,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文章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后,指出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有融合的趋势,并阐述了这种趋势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就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得出我国独立院校对于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社会市场需求之间无法形成等式的关系,造成该专业的人才在毕业后的就业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全国各个独立院校进行相应的一些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定位的修正,进而能够改变目前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北方室内健身场馆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就室内气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是树立科学健身理念,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与人的关系。为建立室内健身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喻坚 《福建体育科技》2002,21(4):10-13,16
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调查法对第 2 3、 2 4、 2 5、 2 6、 2 7届奥运会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以便寻求提高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