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散文,或讲述文化知识,或感悟文化现象,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高考语文试卷文学性的强化,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其中感悟类散文以其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阅读实际,已成为当今高考命题的焦点和首选材料。如2007年安徽卷《乡村的风》、四川卷《焰火的变奏》;2008年湖北卷《雾》、安徽卷《我与地坛》;2009年江苏卷《上善若水》。面对高考命题的这种趋势与走向,如何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解读这类散文,已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基于此,笔者试就感悟类散文阅读方法,谈点看法与体会,与同仁们共商。  相似文献   

3.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散文阅读     
同学们觉得散文阅读难.根本原因是不清楚散文的“真面目”。 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散文阅读属于记叙文的范围.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本专题主要就是帮助考生把握散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散文是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之一,是文学的轻骑兵。在报纸的副刊上,在专业散文刊物上,我们常可读到多种风格的散文作品,它们有的记事写人,有的写景抒情,有的描述作家的生活感悟,感人至深,给人以启迪,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生,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与大千世界。散文也是中考高考命题人  相似文献   

6.
感悟类散文,以其优美的画面,独特的文风,隽永深长的哲理吸引着读者。读者在欣赏这类散文时,既学习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因此它拥有广大读者,但是由于这类散文的独特特点,把握这类散文时读者尤其是学生难免有若即若离的感觉。写景抒情,托物言志,这是作者借对象(以景物为主)的叙写,来表明作者的心情或对某方面的认识的手法。如《绿》、《荷塘月色》、《灯》、《雄关赋》等。感悟类散文,也有这样的特点,不过它不像上面那类散文那样,强调主体驾驭客体,因主体心有所想,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中选人的散文大师的名篇是散文中的精品。这些有思想有情趣有文采的名篇佳作,具有诱人的魅力和美育的意义。但是,接受美学告诉我们,一部作品的真正完成在于读者的阅读,同样,散文的美也只有在审美鉴赏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深入挖掘封存于自然山水以及人文风物中的文化意蕴,探索着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以其独特的文化感悟对文化健全人格的构建进行了多层次的探寻,执着地追求文化人格的完善,为现代进程中的中国文人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化人格参照.  相似文献   

9.
桑进林 《考试》2010,(3):14-16
从2009年高考选文情况看,小说虽有增加的趋势,由2008年的4份试题变成了2009年的5份,但散文仍然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主打,占72.2%,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梁衡的人格文化散文,将犀利的笔触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以平民心态和百姓眼光为基本标尺,通过艺术视角的观照和哲理思辨的运用,深刻地透析生命的本质意义和人格的博大内涵,在当代文学画廊中独树一帜;作者在这一领域的缜密思考和大胆而成功的艺术实践,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2条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这条目标和当前文化热潮的影响下,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试卷在全国率先全部以文化散文为素材来命题。  相似文献   

12.
散文阅读     
夯实基础 俯瞰重庆 张抗抗 ①云之上、山之巅、江之畔——我们俯瞰重庆,嘹望重庆,浏览重庆,亲近重庆,,那是一座会生长、会增高的山城一一巨型石笋一般林立的高楼.比山峰更高的高楼.如此鲜明、鲜亮、鲜活地从茫茫雾气中钻出来,露出挺拔的脊椎与高昂的头颅,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文文化,中国文化史、文学史就是一座蕴藏着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养料的宝库。先秦两汉史传散文则是这座宝库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阅读优秀的史传散文,我们不仅可以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把握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脉搏,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陶冶。  相似文献   

14.
备考提示写人记事的散文有写人和叙事之分。写人的散文,着意于刻画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记事的散文,致力于发掘所叙之事的实质。写人散文所写或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或是一类人,或是几类人,甚至是几者的综合。叙事散文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常常将几件看似互不关联的事组合成篇,而这几件事又一线贯穿。写人、叙事往往不可分离,文中的人、事都来自于生活,并非虚构。无论写人、叙事,其目的都是为了抒发感情,阐明事理。  相似文献   

15.
文化史学者余秋雨的系列文化散文,正像一位背负沉重使命的山居隐士,带着一副关注当代中国的眼镜,念着激情加理性的真经,在荒漠和闹市、往古和现实中追巡,最终触探了文化人格这块民族心理的暗礁,构筑起了一座透出无限生机的“精神道场”。  相似文献   

16.
麦子把田野的纽扣一粒一粒扣齐了。但是,有一粒麦子被人们遗忘了,落在了田埂上,像一只浇了水后丢在堤上的桶:  相似文献   

17.
试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人格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散出现新的走势。余秋雨散从化的视角表现出对民族化的忧患,最终落肢于对现代明重建的企盼,反映出余秋雨作为化人的化人格。  相似文献   

18.
近年,语文高考试题新增添了联想感悟类散文阅读延伸试题,其能力要求为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领悟、探究与阐释.简单说来,就是要抓住原文的某一点,定向联系实际进行联想拓展.  相似文献   

19.
梁衡的山水散,达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融合,致力于物我交融的意境美的创造,追求意蕴深厚的哲理美的抒发,当代散体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人格化散,将犀利的笔触深入人的灵魂深入,深刻地解读人性中最富生命价值和精神伟力的人格构成,在当代学画廓中独树一帜,并具有开拓性意义。从山水美到人格化,梁衡散创伤的理性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散文出现新的走势。余秋雨散文从文化的视角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忧患,最终落脚于对现代文明重建的企盼,反映出余秋雨作为文化人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