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拖翠  杨凯 《课外阅读》2011,(3):196-197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故乡。自杜康造酒始,诗与酒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欧阳修等身为一代文圣,又何尝不是一代饮豪?李白好酒,作诗云“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陶渊明好酒,曾作诗《饮酒二十首》,在小序中称“无夕不饮”。欧阳修好酒,白号“醉翁”,常与民同乐,长饮徜徉于山水之间,不亦乐乎!更有女词人李清照毫不示弱,“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酒催诗出,诗随酒发,于是大量的饮酒诗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问荼     
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窟”热闹后的落寞。我想,有自少爱酒之人就有自少爱茶之人。茶与酒不同,酒是物质的.茶是精神的,也许有酒有茶才是完美的人生吧。相信一个真正懂生活的人,喝一点不求填饱的茶,饮一点微醺的酒,这样的人生才够完美。  相似文献   

3.
茶味人生     
廖蓓 《高中生之友》2023,(14):38-39
<正>一片树叶,经过水与火的历练,再次投入水中,沉浮之际像极了我们的命运,这就是茶。琴棋书画诗酒茶,文人雅士品茶,品出一种诗意。柴米油盐酱醋茶,红尘过客饮茶,饮出生活百味。茶苦涩回甘之味又像极了人生滋味。中国是茶的故乡、诗的国度,人们用文字、图像、音乐等方式保存茶的诗意——或幽远,或拙朴,或文雅,或恬淡……这一缕缕茶香已融入我们的生命,飘入民族文化之中,成了民族共同的记忆。“中国茶”申遗成功,“围炉煮茶”之风兴起,让我们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非凡魅力,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茶的故事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4.
品诗如泡茶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滋味,重在意境。古人曰"草木中人,我心若茶。泱泱华夏古国,乃茶之故乡,茶之始壤,更乃诗之国度,诗之文明古邦。"可见茶与诗早有联系。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他以高度的概括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形成精彩的诗  相似文献   

5.
罐茶飘香     
故乡在滇西北的崇山峻岭中,著名的“博南古道”便从我故乡永平穿过。这是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物产丰富,遍地是故事,处处有传说,山山岭岭是绿茶的文明古县,不仅以独特风味的“叶包素卤腐”闻名遐迩,还以香味醇厚隽永的罐罐茶饮誉四海。罐罐茶,顾名思义,就是用茶罐在火塘边煨边饮的茶。别看那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酒的故乡,酒文化的发源地,从周代起酒文化已经走向成熟。进入唐代后,酒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受到挑战,茶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范式开始登上舞台。唐代茶文化生活范式的形成得益于发展基础的已然构建、茶艺定型化和茶道思想的孕育、茶与文学艺术的深度融合以及茶学著作的集中涌现等。在此背景之下,唐代社会文化生活实现了从酒向茶的转型变迁,出现了褒茶贬酒、以茶代酒、茶酒争雄、茶酒互补四种茶酒文化价值观。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动力机制,而这一转变从侧面揭示了唐代中后期时代精神的历史转向,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不死酒     
明代浮白斋主人《雅谑》:汉武帝时,有贡不死之酒者。东方朔窃饮焉。帝怒,欲杀之。朔曰:『臣所饮,不死酒也,杀臣,臣必不死;臣若死,亦不验。』帝笑而赦之。  相似文献   

8.
不死酒     
汉武帝时,有贡不死之酒者。东方朔窃饮焉。帝怒,欲杀之。朔曰:“臣所饮,不死酒也,杀臣,臣必不死,臣若死,亦不验。”帝笑而赦之。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相似文献   

9.
琴棋书画诗酒茶,便是文人墨客之七大雅。自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开始对茶加以利用后,茶逐渐从帝王将相独享的宫廷饮品,到僧侣、道士品茗之物,再到文人墨客心仪之物,最后流入民间终成国饮。数千年饮茶文化的积淀影响了海那一边的岛国——日本,更造就了今天浓厚的饮茶文化。绿茶的清  相似文献   

10.
皎然是湖州人,著名的诗僧,以诗首写茶道而开茶道之源。陆羽以湖州为第二故乡,诗人,著名的茶圣,以撰著世界首部茶科全书《茶经》而兴茶饮之风。颜真卿曾任湖州刺史,诗人,著名的书法大师、文字音韵类书编纂家,是皎然与陆羽的贵人、兄长、茶友。对释皎然与陆羽、颜真卿的“缁素忘年之交”进行探讨与论述,兼及“以茶论道”的初步考论,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国谷物酒的起源,可能起因于谷物的保管不善而发芽变质,存放一段时间后自然酒化,这便是谷芽酒,新的滋味启发了人们新的欲望,于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酿酒活动便开始了。酒酿成后,水就有了玄酒之名,古代祭仪上出现玄酒,表现了对无酒时代以水作饮料的一种追忆。酒可提神助兴,纵饮亦能使家亡国破,殷纣以酒为池,为长夜之饮,导致臣民怨恨,商代也因酒而灭亡。古人饮酒有一套规范的礼仪,在不同场合,有不同酒礼。饮酒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进饮的规范,这是指导饮酒活动的规矩。  相似文献   

12.
秦雯 《新读写》2012,(2):40-40
在中国文化里,酒可以饮,茶需要品,饮酒为的是心情,品茶得的是态度。相较之下,我更钟爱于茶。记得几年前,喝过大碗凉茶,一个瓷质大圆口的碗里盛着满满的凉茶,带着少许的茶叶,在炎炎的夏日里,一碗下肚,清凉解渴。但也只此而已,所谓的茶香茶味也只不过在口腔里回旋半秒而已,与凉开水无异。  相似文献   

13.
具有“剑南之大镇”之称的古代遂宁地处巴蜀要冲,是茶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巴蜀之茶上贡朝廷,下卖边关,是重要的经济作物。遂宁先民亦曾努力尝试种茶,但规模始终不大,所饮之茶以“输入”为主。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在遂宁民间日渐兴盛,以茶为礼,以茶养性,以茶会友,以茶敬客,积久成俗,茶馆文化也日渐发达。  相似文献   

14.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赏菊,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赏心悦目的一件乐事。重阳节又称赞菊节,民间还有在九月九日饮菊花酒的习俗,故有“人共黄花醉重阳”。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菊花天姿高洁,古人谓其有君子之德,为隐逸高士们  相似文献   

15.
她,是一盏诗坛历史的佛门青灯。——题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是她;“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亦是她,她的眉头锁住了历史的清秋,她的哀叹从诗河的一头踱到了另一头;她的酒杯从来都是饮尽了酒,饮不尽泪与愁;她的裙带从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品茶、话茶最早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据《神农本草经》上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最先是被人们当作药材使用的,在先秦古籍中,“茶”“荼”二字通用,所以茶也称作“苦荼”。《神农食经》上说,常饮茶可以“令人有力悦志”。《广雅》记载:“其饮,醒洒,令人不眠。”由于茶能清热解渴,兴奋神经,且气味芬芳,助人消化,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饮料。  相似文献   

17.
茶酒之辨     
(一) 茶和酒皆以水为母,但这一对孪生兄弟自降生之日,就走向了截然相反的两极:酒性烈,茶性柔;酒属热,茶属寒;酒近火,茶近水;酒让人动,茶让人静;酒令人情绪亢奋,热血沸腾;茶令人心境平和,头脑清醒;酒像刚烈的汉  相似文献   

18.
故乡趣事     
<正>月是故乡明,山是故乡青,水是故乡甜,酒是故乡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那是我们快乐的源泉。在故乡里发生的每一件趣事,都刻骨铭心。放假了,我跟着妈妈、哥哥一起来到姥姥家。到达目的地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冲进院门。一进门,一股股浓浓的果香就扑面而来。我不由得深吸一口气:“哇,好香啊!”院子里,  相似文献   

19.
开辟"文苑撷英"栏目是拓宽阅读面的又一举措。阅读如唱一首歌,歌到情深泪双流;阅读如饮一杯酒,酒到酣畅笑语稠;阅读如喝一杯茶,茶香满口情悠悠……在"文苑撷英"栏目里,愿你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20.
中国饮食文化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包括饮与食两个方面,饮,指饮茶、饮酒;食者,吃也。作为农耕民族,中国人所饮所食者,乃天地间可饮可食之万物。其范围之广,方法之精,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中国人在饮与食时,既追求物质的享受,又强调精神的修养,在物质生活中渗透着明显的精神内容,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夏丐等先生直谓“中国人是全世界善吃的民族”,“中国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是口的文化”(《谈吃》)。中国的“善吃”,表现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精神领域。在物质方面,无论所饮之茶、酒,还是所食之物,对于中国人来说,决不仅仅是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