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新诗自孕育发生到现在,差不多走过了一百年的艰辛历程。应该说,经过这一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新诗业已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新诗的理论研究,尤其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上个世纪末,现代诗人、著名学者郑敏先生在对中国新诗作反思性回顾时,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新诗与古诗有着诸多差异,但二者间的血缘关系仍很明显,中华民族文艺创作的一些根本传统仍贯穿其中,意象艺术就是其一.中国现代诗歌对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的传承,主要表现于四方面:以象表意,以象谋篇,以象造境,以象言理.这些传承体现了本民族某些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3.
4.
王烨 《襄樊学院学报》2001,22(3):F003-F003
武汉大学教授龙泉明先生十余年来一直潜心研究中心新诗,发表了许多研究论并在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恰值新世纪到来之际,人民学出版社又推出他四十多万字的力《中国新诗流变论》。该在中西化碰撞融汇的宏阔历史背景上,以诗歌流派为线索,运用宏观与微观、名实与史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现代诗歌发展整体气象、运动轨迹和流变规律、诗学价值作了全面系统的深入的分析、探讨,以求从理论上建构起一个能够反映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真实状貌的新述史模式,为中国新诗进一步创作和繁荣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踪凡 《丹东师专学报》2010,(3):F0002-F0002,F0003
赋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体,是地地道道的国粹。历代赋数量巨大,文化内涵丰富,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非常值得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涌现出数十部赋学专著,而龚克昌教授《中国辞赋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的出版尤其令人振奋。该书凡793千字,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新诗研究的一个重要主旨是围绕新诗的"合法性"进行辨析,在此过程中总会对新诗史上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不断进行重述.本文在近年来新诗研究出现变化的背景下,通过对<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这部论著的本体论诗歌史观和文本分析的得失进行检讨,认为重返新诗本体研究,不应仅仅重新回到某个局部或总体的本体概念,而是重新找到本体研究得以生根的语境及二者的新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延安诗歌史(1935~1948)是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一方面,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现实战争打破了诗人关注自我与诗艺的象牙塔,诗人肩负着救亡与创作的双重任务,"环境允许创作时,要精心创作;生活要求到群众中、上前线去宣传鼓动和向敌人射击时,要能够吹响嘹亮的号角,射出中标的子弹。  相似文献   

8.
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小品心领神会,故其《地铁车站》能突破英美意象派的局限,成为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压卷之作;而卞之琳既深谙英美意象派的玄奥,又精通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文化,故其《断章》能成为中国意象诗的翘楚之作。揭示二者成功的来龙去脉以及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中国意象诗与英美意象派、中国意象诗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间的微妙关系,可窥见造成英美意象派局限性以及意象派在中国未能形成流派的原因,为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互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有关部门提出要重视开展当代中国史的研究工作以来,经过学术界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从而为当代史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成绩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0.
吴广平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2):F0002-F0002,F0003
中国是一个灾荒频繁的国家。过去,我们一向忽视了灾荒史的深入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产生了一大批有份量的灾荒史研究成果,涌现出了许多致力于灾荒史研究的专家。其中,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杨鹏程教授,率领他的灾荒史学术研究团队十余年来一直沉潜于湖南及荆江一洞庭湖区的灾荒史研究,方向集中,特色鲜明,成果叠出,成绩斐然,受到学术界和决策部门的瞩目。最近,杨鹏程教授等著的《湖南灾荒史》被作为大型丛书《湖湘文库》之一种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相似文献   

11.
王力先生认为"多少漂亮"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说成"多么漂亮"。原因是"多少"表示的是询问,而不是感叹,"多么"才表示感叹。其实,在近代汉语中,"多少"是个偏义复词,偏于"多",义同"多么",是可以表示感叹的,从唐代以来,一直如此。现代汉语中,普通话不说了,但在方言中仍旧这么说,如吴方言、南京话、绩溪话。关于"VO过"的说法,王先生认为是吴方言的说法。其实,在另外的南方方言和一些北方方言中也有这么说的例子,因此,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主要是南方方言,但北方方言中也有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12.
清初王士祯是大家所推重的一代宗匠。他标举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意境,也就是要求诗歌要清澄蕴籍含蓄,不可直写无余。王士祯对于做诗,有其鲜明的主张,这就是“神韵说”。他把神情韵味作为诗的最高境界,以清澄妙远的神韵为宗。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语历史文法》是研究汉语历史语法的的重要著作。但其中也有可商榷或补充之处。书中说,近代汉语中没有“ABAB”型后带“儿”的现象,其实,《金瓶梅词话》中有4例,虽然数量很少,但却有这种语法现象;书中又说,近代汉语中动词重叠带“儿”尾后后面没有带宾语,事实也确实是如此,但现代汉语方言(如山西,陕西)中有这种现象,这可补太田先生此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王绩是隋末唐初的诗坛中“独秀”于时的诗人,其诗确也有独步当时的风采。他在琴酒相伴中,隐逸于田园野境。不时用诗歌记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5.
作为意象派领军人物的庞德,其诗作受中国诗歌意象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意象简洁凝练,通过极少的语词表达无穷的意境。本文从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入手,通过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对比来介绍庞德意象诗学的特点,以及庞德诗中意象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意象在汉语诗歌翻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定义意象,分析意象在诗歌翻译中的流逝提出,有效传达意象的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对《岁寒堂诗话》研究现状的一篇综述,旨在通过综述对其已有研究成果作一提纲挈领式的归纳陈述,以便于后继研究者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将已有研究成果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岁寒堂诗话》的校注工作;二是张戒其人及《岁寒堂诗话》成书的考述;三是其诗学理论的挖掘与研究.全文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王安石晚年大量创作禅诗,其自有社会政治原因,更有王安石个人方面的因素,这些晚年创作的禅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谓“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19.
读诗论札记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文字的艺术。本文从"诗"字构成之义谈及:诗者,言也;诗者,寺也;诗者,持也;诗者,思也;诗者,私也。以及与"诗"音的"狮、师、蓍、施、尸"等字相关意义,以便更深刻地理解"诗"的原本之意。  相似文献   

20.
本通过对《人间词话》第七则的分析,阐述其中蕴含的境界说观点,得出结论:王国维重用字与古人不同,而有其系统理论支持;用字是入口,境界全出才是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