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材料 2007年3月1日,被科考界称为国际南北极科学考察"奥林匹克"盛会的"2007~2008国际极地年"(IPY),即第四次国际极地年在法国巴黎正式启动。这项耗资约30亿美元、涉及六大洲60多个国家、由5万多名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年度活动,是全球科学家共同策划参与的又一次大规模极地科考活动。将开展228项科研项目,深入了解地球两极,探究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对两极的影响。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  相似文献   

2.
1990年,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立后,将“北极与全球变化”放在最优先的研究地位。去年9月26日,历时74个昼夜、航行13985海里的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队115人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满载丰硕的科考成果返抵上海。这次考察的范围跨度达到南3000千米、东西900千米,深入北纬8O度开展科考,是我国在北极的又一次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育》2004,(5):5-5
北极站是我国在北极建立的首座科考站,也是我国继南极中山、长城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中国北极科考站位于北纬78.55度,东经11.56度,在实际的地理位置上,它处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新奥尔松  相似文献   

4.
时事回放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北极站是我国继南极中山、长城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目前,与中国北极科考站为邻的有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的科考站。中国站落成后,是北极地区的第8座国家科学考察站。  相似文献   

5.
20 0 4年 7月 2 8日 ,中国首座北极考察站———黄河站落成仪式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北极科考基地———新奥尔松举行。黄河站位于北纬 78°55′、东经11°56′ ,是我国在北极建立的首座科考站 ,也是我国继南极中山、长城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目前 ,与中国北极科考站为邻的有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的科考站。中国黄河站是北极地区的第 8座国家科学考察站。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已经组织开展了北极地区海洋、空间、大气与气候、生物等领域的研究。 1999年我国实施了“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 ,取得了一批科…  相似文献   

6.
作为地球的两大冷源,南极和北极犹如一对不可分割的亲兄弟,在全球气候中呼风唤雨,影响着大气和海流。历史,将永远铭记住1999年的夏天。这个夏天里,124名科考队员乘坐我国惟一的极地破冰船———“雪龙”号行程14000多海里,到达冰雪覆盖的地球之端———北冰洋及其临近海域进行考察,从而使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行万里海路,破千里坚冰。71个日日夜夜,14000多海里的行程,破冰2000多海里———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克服了多雾、浮冰、大浪、海流、北极熊等多种变数,终于顺利地完成了科考任务…  相似文献   

7.
今年,杭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的一项活动十分引人注目——六名中学生将跟随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踏上北极,开展极地科考活动,并独立撰写出科学论文。这在我国尚属首次。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走进北极,关注未来,挑战自我”,正是针  相似文献   

8.
《少年科学》2012,(4):42-F0004
中国新建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预计2014年下水。它将配备国际先进的考察设备,装备船载直升机,可以到南北极去进行科学考察,是具有全球航行能力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相似文献   

9.
《少年科学》2008,(2):31-35
南极,一个神秘的地方。对南极的了解,大多数人都停留在书本的知识和电视的影像上。2007年底,中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承载着我国第24次极地科考重任扬帆起航、再赴南极。那么,考察极地意义何在?南、北极到底蕴藏着什么秘密?在一个北风渐起的午后,我们来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走访极地探险英雄——颜其德教授。  相似文献   

10.
7月11日上午,浙江万里学院陈吉刚博士作为国家海洋局第三次北极科考队的一员,从上海基地码头踏上“雪龙号”起航,到北极进行为期78天的科学考察。这一次的北极科考是继2006年本科女生戴芳芳赴南极和去年王自磐教授带领戴芳芳前往青藏高原参加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走向极地,标志着地球三极都将留下万里人的足迹、泪水和心血。  相似文献   

11.
《学子》2003,(6)
很多人脑海中的中学生科普活动往往就是小发明、小制作,日前杭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的一项活动将彻底改变这一印象——6名中学生将跟随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登上北极,开展极地科考活动,并独立撰写科学论文。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2.
北极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地方,那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大家一定很有兴趣知道吧。位梦华爷爷是我们国家著名的极地探险家、科考工作者,他曾经多次赴南极、北极考察,亲身感受了极地的神奇与多姿。本刊将从本期开始邀请位梦华爷爷作客“奇趣自然”栏目。在这里他将用平实而生动的语言,将那个洁白而神秘的北极世界展现在大家面前。  相似文献   

13.
科技博览     
《科学课》2004,(10)
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北纬78度55分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投入使用。20年前,中国有了第一个南极站;如今,中国有了第一个北极站。从南极到北极,中国极地科考事业迈出了里程碑性的一步。从此,中国在北极有了支撑点,这将极大地提高我国的极地考察能力。科研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中国北极站的二层小楼,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一应俱全。在小楼的顶部有五个小“阁楼”,那是北极科学考察中重要的设施———光学观测平台。最值得称道的是,北极黄河站拥…  相似文献   

14.
<正>每年春天,都是"雪龙号"从南极科考胜利归来之时。这是中国最大的一艘极地考察船,自1994年服役以来,有20年的"工龄",如今已是功勋卓著,参加过多次赴南极、北极的科学考察任务。在2012年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中,"雪龙号"更是身手不凡,成功穿越了北极航道,还走通了最难的中央航道。而今年的"雪龙号"归来,更具有别样的意义——在这次南极科考中,"雪龙号"成功经受了一次南极大营救。  相似文献   

15.
李婵 《科技文萃》2004,(10):32-33
无论是奇特的自然风景,还是神秘的极地动物,两极给过人们无数的猜测和想象."科技论坛"上,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我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队长位梦华的精彩讲述,将我们带入了神奇的南北极.这里的一切,无一不透露着科考的艰辛  相似文献   

16.
极地科学考察是人类认识、保护和利用地球两极的重要途径,科学考察船极地作业是开展极地研究的重要手段,而安全是考察船极地作业永恒的主题,是保障科考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结合我国近些年科考船极地科考作业的历史,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科考船极地作业面临的一些风险和可能造成的伤害,分析了我国科考船极地科考作业的特点,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科考船极地作业安全水平的建议。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我国考察船极地作业风险管控和安全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8月29日,《青岛日报》挂出一条新闻:我国首次环球海洋科考在青岛起航。据报道,这次环球海洋科考是执行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是我国首次将大洋科考与极地科考整合在一起的环球海洋综合科考,也是"向阳红01"科考船首次执行大洋和极地科考任务。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航次集资源、环境、气候考察于一体化,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18.
在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北极、南极、珠穆朗玛峰”图片展中,我们见到了中国第二次北极科考队员张文良高级工程师的名字。于是,我们决定到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采访这位北极科考勇士。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我们见到了正在计算机前忙碌的张工。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了此次与他一同去北极参加科考的同事崔琳工程师。应我们的请求,两位北极科考勇士回顾了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的日日夜夜。记者:请介绍一下此次北极科考的规模?张文良:2003年7月15日至9月26日,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队54名科研人员,同此次科考队组织人员、后勤工程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0月20日,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启程前往南极,开始了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历时最长、科考队员人数最多的一次远征.此次科考的最核心任务,是在南极内陆冰盖的冰穹A地区建立一座科考站--昆仑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中国建立的第三座南极科考站.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北极冰层因地球变暖快速融化,冰雪消融使得新的航道出现,这正在从根本上改变该地区的地缘态势。北极航道一旦开通,将对我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战略影响。为此,必须对我国北极安全法律保障问题进行研究,构建和不断完善中国北极安全法规体系。在中国北极安全法律保障问题上,要尽快出台《中国北极科考管理条例》,加强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研究,明晰中国在北极科考优先发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