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感是每一个人自身都具备的一种情绪,人对于客观方面的事物与自身需求的符合情况,并且根据自身需求的满足情况做出有效的判断,所产生的态度就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时时刻刻陪伴于学生对周围事物进行认知的过程中。学生一直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身存在着多元化的非理性和理性,同时,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有心理上的需求。因此,老师在这个方面需要采用情感体验来展开教学工作,以情打动学生,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学习。本文对情感体验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情感体验的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美是事物自身具有的客观属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产物,审美是人的内在需要,审美体验不仅是对事物美也是对行为美的愉快感受,亦是审美主体对自我需要满足时的意义领悟.儿童具备审美体验的生理机能与心理基础,新奇点燃了儿童审美体验的火炬,趣味推进儿童审美体验的绽放.儿童审美体验在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的心理机能中展开并在准备、...  相似文献   

3.
谈情感教育     
潘玲 《教育艺术》2004,(12):41-4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它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对情感起调节控制作用。例如,美好的事物使人羡慕;丑恶的现象令人厌恶,等等。在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外部世界中,凡与人们的需要和愿望发生联系的事物都可以引起情感体验。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起人的情感体验,提升人的艺术修养。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而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那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事物采取各种各样的态度,或欢迎、赞赏,或拒绝、反对。无论采取什么态度,总是被发生态度者本人所体验:如果对事物采取欢迎、赞赏的态度,就会感到满意、高兴、愉快;如果对事物采取拒绝、反对的态度,就会感到不满、厌恶、愤怒等。情感,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情感是受人对事物的认识所制约的,情感的性质决定于人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一个事物,如果判断它是与自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一个人对客观存在事物是否符合自己内心需要的态度和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不但能加快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其它的优秀潜能,诸如学习意志、个性品质、交际能力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评估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时常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看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体验学习是个体通过体验整体把握事物,理解事物的意义,建立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确认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开展应遵循情境性、意义性、探究性原则。体验学习过程包括情境感知、情感激发、直觉思维、自主实践、自我评价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道德情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道德情感按其内容可分为阶级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荣誉感、友谊感、自尊感、羞耻感等。按形式分,道德情感又分为:(1)直觉的道德情感,它是由于对某种情境直接感知而引起的、自觉性较低而又具有迅速定向作用的情绪体验。(2)想象性的道德情感,它是因联想起思想道德性的事物形象而激起的较自觉的情绪体验。(3)伦理性的道德情感,它是伴随有思想道德(观念)理论思维的、更自觉的情绪体验,是道德情感在社会性和坚…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并对行为动作进行制约的一种内心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情感起着极大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就要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渗透。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本文拟就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并对行为动作进行制约的一种内心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情感起着极大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就要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渗透。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本文拟就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审美体验.”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主体对事物能否满足事物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而音乐是被世人誉为最具情感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课程的定位是:“音乐课程是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础课程”。新理念的提出突出并强化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核心。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抱的心理体验和感受,表现为对事物人的心情愉快、忧愁、厌恶、激情、恐惧等。高中政治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长期以来,因受到政治、家庭、社会、  相似文献   

13.
论作为心理学概念的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个人在亲心经历或亲身经历的基础上,通过情感评价,对事物关系进行价值判断的心理活动。体验来自生活,是对某种生活的反思,具有直观性、整体性、独特性、情感性、内隐性。体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所谓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情感是受人对事物的认识所制约,情感的性质是决定于人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能引起我们强烈情感体验的事物,常常会促使人对这件事物进行孜孜不倦的钻研、思考、体会、追求和掌握.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就说过,他对天文学的深思,产生于不可思议的情感的高潮和鼓舞.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作文的催化剂,它影响着人的认知,激发,推动着人的认识活动向纵深发展,丰富了人的认识内容,带着情感去认识事物,就能使被认识的事物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化无情为有情,化无生命为有生命,作文平淡、枯燥、无味,就是因为在描述事物时缺乏人的情感,对所写的景物没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深刻情感体验,那是写不出好作文来的。因此,作文教学中应抓住情感教育主线,通过阅读熏陶,交际引发,点拔培养,个性领悟来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主体对客体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时所持的态度体验。广义的情感,不仅包括情绪,也包括审美、道德、认知、自我情感等等。情感的发展,是个性的情感机能和情感品质在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变化的过程。众所周知,情感和认识是人的心理发展和教育的两个不可分割和相互作用的方面。课堂教学中的"情"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学生的、教师与学生的、学生与学生的、教材中蕴涵的等诸多情感因素的统称。  相似文献   

17.
正正确运用学生的情感体验能使学生在政治课的学习中的兴趣浓厚。情感的产生是人对自己有欲望的事物和知识进行的情绪反应。对政治课感兴趣或不感兴趣,在进行政治课的学习时学生都能获得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促进学生对政治知识深入研究,消极的情感体验会阻碍学生在学习政治的精力投入。初中生刚开始接触政治,认为政治学科的知识很枯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是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  相似文献   

18.
易巧玲 《学周刊C版》2014,(11):147-147
情感,是主体对客体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时所持的态度体验.广义的情感,不仅包括情绪,也包括审美、道德、认知、自我情感等等.情感的发展,是个性的情感机能和情感品质在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变化的过程.众所周知,情感和认识是人的心理发展和教育的两个不可分割和相互作用的方面.课堂教学中的“情”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学生的、教师与学生的、学生与学生的、教材中蕴涵的等诸多情感因素的统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运用理解认知,情感体验,准确细致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联想等,情感过程指人对事物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和爱习好恶的情感流露如激情,热情,心境等,其中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是在欣赏音乐时不可缺少的心理要素.  相似文献   

20.
体验的生成与体验型阅读教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课程理念时,“体验”一词是使用率最高的词语之一,一共有16处,几乎分布在“课标”的各个部分,由此可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新课程的直接实践者,我们如何去理解“体验”,实施“体验”,进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获得实质性的突破,这需要对体验的生成及体验型教学的构建有个清晰的认识。一、体验生成的心理分析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主要由感受、理解、情感、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因素构成,它一般是从对事物的亲身感受开始,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引发联想,并生成意义。其过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