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铁电-驻极体热释电复合材料的介电性和热释电性的老化机制,并通过实验对TGS—PVDF热释电复合材料进行了验证,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表明复合材料中两相物质界面附近由于耦合作用导致空间电荷畸变的效应是铁电-驻极体热释电复合材料的介电和热释电性老化行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复合材料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理论,利用平均场的方法得到了长波长近似下复合材料的有效介电系数,同时结合实测结果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复合材料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理论,利用平均场的方法得到了长波长近似下复合材料的有效介电系数〈ε〉,同时结合实测结果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种最常用的近似方法(MGT和EMA)研究了金属/绝缘电介质复合材料有效介电函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不同的方法描述的结果是不同的,MGT方法得到介电函数实部始终随温度单调递增,而EMA方法得到介电函数实部随温度增加或减小,同时两者的数值也相差较大,因此不同的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对系统的有效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静电学理论,建立计算二氧化硅增强石英纤维复合材料介电参数的经验模型,实现材料高温介电性能的温度特性模拟,并对材料介电性能的变化规律作出预测.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相符,为材料改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电高弹体是典型电敏性材料,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大的变形,这一特点使其成为人工肌肉致动的理想材料,近年来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介电高弹体的基本力学理论和方法,旨在为相关材料、结构和器件的设计提供参考,也有助于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者了解并开展介电高弹体的相关研究。概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关于介电高弹体力电耦合问题的一些理论和数值研究,重点包括力电耦合的控制方程、材料本构关系、粘弹性响应、力电失稳以及致动器设计等方面。文中讨论了基于非平衡热动力学的介电高弹体力学模型处理复杂构型或与时间相关变形时常被采用的数值方法,优化介电高弹体致动极限的力学设计,以及介电高弹体力电响应在典型致动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一种研究复合材料介电性质和体积分数之间关系的电容串并联模型,重点探讨了各成分体积分数的求解方法。本文还讨论了在离散频率测试方式下精确测定复合材料体积分数的方法,并给出了线性方程组的一般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电弹性体由于其卓越的优势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综述典型介电弹性结构的动力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及其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并指出其中存在的挑战及可能应用于研究的理论。创新点:1.综述四类典型介电弹性体结构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和动力学行为,以及相应的动力学实验结果研究;2.综述两类典型的介电弹性体结构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及相应的控制算法。方法:1.从力学的角度出发,根据介电弹性体的结构形状,研究球形、矩形、管状及圆形介电弹性体结构的动力学模型数学描述及动力学行为;2.实验分析介电弹性体结构的面内及离面动力学行为;3.分析堆栈式和管状式介电弹性体结构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及控制算法。结论:1.现有的介电弹性体结构动力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局限于使用低阶模态,对高阶模态还未涉及;2.现有施加在介电弹性体结构的机械力和电压都是时间的确定性函数,随机情形还属于空白;3.对介电弹性体结构的随机最优控制,特别是以电压为控制项还未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均匀电场作用下的铁磁介电体的介电性质的理论分析,引入了铁磁介电体的复数介电常数,求得单位时间内铁磁介电体中的平均储存电能量密度和介电损耗功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向列型液晶在光场的作用下分子重取向引起其电介常数的折射率的变化,并产生非线性光学效应。本文用分子重取向理论和F—P腔理论,讨论和分析了光学双稳态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CaCu3Ti4O12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研究CaCu3Ti4O12材料反常巨介电特性的理论和实用意义。给出了CaCu3Ti4O12结构示意图和X射线衍射(XRD)谱。评述了制备不同维度CaCu3Ti4O12材料的常规制备方法、优缺点及低温下介电性能测定方法。从内禀和外赋的角度,分析了影响CaCu3Ti4O12巨介电特性的各种可能因素。指出了目前该材料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导体导电与绝缘体摩擦起电起电和导电是两回事,不能混淆.绝缘体摩擦起电,实质上是因摩擦使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尽管绝缘体几乎没有自由电荷,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3.
新编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七章“简单的电现象”第三节“导体与绝缘体”(p.126)中阐述了导体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通常情况下,是很好的绝缘体;当条件改变时也可能变成导体。例如,如果用一根干木棒把图7—8中两个验电器连接起来,会看到干木棒不导电。把这个木棒弄潮,会看到干木棒导电了。  相似文献   

14.
具有复介电常量对称结构一维三元光子晶体透射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输矩阵法理论,研究含复介电常量对称结构一维三元光子晶体的光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当各层介质的介电常量均为实数时,在较宽的禁带范围内出现一条透射率为100%的透射峰;当介质介电常量含正虚部时,禁带中的透射峰出现透射衰减现象,若含有负虚部时,透射峰则出现透射增益现象;随着复介电正虚部的增大,透射峰出现单调衰减,而随着复介电负虚部绝对值的增大,透射增益达到一极大值,随后减小;在不同介质层引入复介电常量引起透射峰的透射率衰减或增益强度不同。这些特性对设计光放大器、衰减器等新型光学器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应用平均场理论,在横场伊辛模型的框架内,研究了界面量子起伏对铁电超晶格介电性质的影响。得到界面的量子起伏会导致铁电超晶格的介电极化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相变的热力学理论,数值模拟了单畴BST薄膜在四方结构衬底上的相图,并讨论了其介电特性.研究表明,与立方衬底上的相图相比较,该种情况下的BST相图较为复杂,并有新的铁电相出现.另外,其介电特性的分析表明在相界点部分极化强度分量是不连续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左手材料(left—handed ma—terials,LHM)”的人工复合材料在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光学和应用电磁学等领域内获得愈来愈广泛的青睐.这种材料的介电系数、磁导率和折射率都是负数.理论研究表明,它的许多光学和电磁学效应与性质肯定都会被倒置了过来,包括多普勒效应,契仑可夫辐射,甚至辐射压力的倒转,原子自发辐射效率异常改变等.科学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消除手机辐射不再是难题,通信用的天线也不再是“指天小棒”的形状,实现小型化和智能化,手机等通信设备可以做得更小,DVD光盘可以贮存更多的信息,飞机的隐身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下面笔者就来介绍一下这种奇特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介电弹性体(DE)具有驱动应变大、响应快、能量密度高、可灵活处理各种配置等特点,已成为最具前景的人工肌肉技术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性能改善的DE材料,并探索介电弹性体驱动器(DEA)的创新应用。本文重点讨论了两大主题:介电弹性体的材料创新和介电弹性体驱动器多层堆叠工艺的发展,这对推动介电弹性体的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性能介电弹性体材料和多层堆叠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强调了在该领域取得的进展,并讨论了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在广泛的商业应用之前,DE仍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设计能够在高驱动频率(100 Hz量级)下保持大而稳定驱动应变(超过100%)的DE材料。第二,解决DE和DEA长时间使用的稳定性。为了提高寿命,应仔细研究失效机理,并根据机理适当调整DE材料的介电性能。第三,需要开发具有高环境耐受性的DE材料。最后,需要解决高电压驱动导致的安全问题。叠层DE驱动器(MDEA)的开发与DE的材料创新同样重要,但MDEA的制备仍存在许多挑战。适用于超薄DE薄膜堆叠的叠层工艺需要被探索。此外,提高当前叠层方法的扩展性也很重要,以兼容大规模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19.
MCM-41和HMS孔内组装[Eu(bpy)2]3+及其光致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的方法在MCM-41和HMS介孔材料孔内组装[Eu(bpy)2]3 (bpy:2,2-联吡啶).所得介孔复合材料经XRD、ICP等离子发射光谱、IR、N2吸附实验及光致发光谱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与介孔材料母体相比,组装稀土配合物后的介孔复合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均有所下降;组装稀土配合物的介孔复合材料在氙光源激发下,均发射出特征的Eu3 光致发光谱;与组装稀土配合物的HMS介孔复合材料相比,组装后的MCM-41介孔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光致发光效率.MCM-41介孔材料是一种比HMS合适的载体,有助于增强介孔材料孔内组装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介电高弹聚合物力电转换器在工作中常受断裂、失拉、电击穿和力电失稳等失效行为的影响而失去工作能力。为了保障介电高弹聚合物力电转换器正常工作,论文对单轴限制下的介电高弹聚合物力电转换器的失效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预拉伸对介电高弹聚合物薄膜力学性能以及允许工作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拉伸可以提高薄膜的允许工作区域和机电稳定性能。研究工作可用于预测薄膜的最大允许工作区域,有利于保障转换器的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