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从阶段目标的提法来看,“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四个学段完全相同,没有改变。但“作文”就不一样,1—2年级是“写话”,  相似文献   

2.
黄亦琴 《小学生》2011,(1):47-48
苏教版数学教材分别在二、三、四、六年级安排了有关可能性的知识,二年级上册教学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可能性的大小,教学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四年级上册教学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让学生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相似文献   

3.
小学学习“小数”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二是四年级小数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三年级的老师经常抱怨:“小数的初步认识”不知道怎么上,上得太深。怕上成“小数的意义”,上得太浅又感觉即使不学习学生也知道“3.25元表示3元2角5分,或者3元2角5分可以写成3.25元”。  相似文献   

4.
“听”和“读”同为语言的输入.但“听”明显先于“读”而发展,两者在发展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普遍会“听”.但不一定会“读”.或者说“读”的理解不如“听”的理解透彻。同样。不同年级的学生普遍会“说”,但不一定会“写”.或者说“写”的没有“说”的生动和深刻。  相似文献   

5.
一、童言有时也有“忌”“我爱你”,这是阳阳一年级时说的话;“老师他们都不跟我玩”,这是阳阳二年级时说的话。由于阳阳的“我爱你”这句话,同学们都不愿接近他,慢慢地变成排斥他,最终演变成“老师他们都不跟我玩”的  相似文献   

6.
复式班的思想品德课,可以采用以下两种课型:一,同内容,异要求。以一、二、三复式班为例,《大纲》中对三个年级都有“文明礼貌”这一内容,但要求有所不同:一年级是“尊敬老师,尊敬长辈,对人讲话要有礼貌”;二年级是“待人热情有礼貌。进别人的屋子要得到允许。不影响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不随便翻动别人的东西”;三年级是“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礼貌。对外宾要热情大方,不尾随,不围观,不随便接受东西。”这些要求不是在一节课中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如果以“对人讲话要有礼貌”为题,这节课可以这样上:  相似文献   

7.
易晖 《山东教育》2011,(6):61-61
期待陕西“减负新规”不是“花架子”陕西省出台的这个中小学生减负办法并没有太多新意。记得在两年前,去南省就实施过《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其中明确指出:“一、二年级书面作业当溶剂内完成,三、四年级学生每天全部学科的课外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30分钟,五年级不超过45分钟,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在改革复式教学中,做了初步探索,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动”“静”交替穿插,合理安排时间要在四十分钟顺利地完成复式班中每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必须精心设计课堂结构,科学地分配时间,使“动”“静”紧密衔接,合理穿插。复式教学中的“动”是指直接教学,“静”是指自动作业。每一节课中,纵的看,对一个年级而言,“静”是“动”的基础;“静”的效果不佳,“动”就会受到阻碍。横的看,就两个年级的关系而言,“静”要为“动”服务;没有良好的“静”的状态,“动”也不会顺利进行。“动”“静”的穿插要根据年级的不同来决定。如一、四年级的复式课,一年级是刚入学不久  相似文献   

9.
陈英 《教师》2010,(35):22-22
课堂作文教学是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他们总觉得教和不教没有多大差别:从三年级教到六年级,作文知识点就是那么几个,枯燥而又乏味,没有针对性,反反复复地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而写和不写也没有多大差距:三年级到六年级,花了两百多课时,作文课堂教学的收效依然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因此,“作文难教”“作文难写”成为小学作文的一个通病。  相似文献   

10.
校园幽默     
《学子》2003,(8)
你不惭愧吗?老师:“小强,你进校两年了,还读一年级,你不觉得惭愧吗?”小强:“是有点,老师。不过,我进校的时候,你教一年级。现在两年过去了,你仍教一年级,我们师生同一年级,两年了,你也没有进步呀,那么你也感到惭愧吗?”  相似文献   

11.
《大纲》规定从二年级“开始练习默读课文”,三年级“能按要求默读课文”,四年级要求能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到五年级则要求“养成默读的习惯”。对《大纲》中的这些要求贯彻得怎样呢? 从课堂教学的实际看,总的说完成的不好:学生默读能力不高,默读习惯没有养成。反映在教师的教学上,对学生默读的训练和培养抓得不经常。其表现是:没按《大纲》中各年级对默读的要求进行训练;不教给默读方法,不提出默读要求,有的不进行严格训练;课堂  相似文献   

12.
“三年级起步作文”是在原教学大纲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出现的一种教学现象:一二年级着重进行字词句教学、说话训练、造句训练,三年级开始进行段落篇章教学、作文训练。于是,似乎就有这样一个界限:一二年级不进行写作,三年级才开始进行作文训练。“三年级起步作文”的说法由此形成,并多少年来一直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困扰。  相似文献   

13.
西安黄河小学的卢老师对本刊1998年第5期上刊登的安徽省鲁可平的作品《我第一次走上讲台》中在叙述对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提问时出现的语意不清,提出了质疑,本刊编者向作者寄去了读者这封信。鲁老师及时回了信,并对原文语意不清的段落作了修改,大意是:“我”领读完三年级课文,便提出问题,而不是向五年级学生提问。三年级学生回答完毕后,“我”布置他们默读课文,再把目光投向五年级学生,讲完五年级课后,接下去才是“安顿下三、五年级……”。现将鲁可平老师的回信照登于后。  相似文献   

14.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不再提“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不再提“从三年级起开始命题作文”。明确提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在一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中将作文作为与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并列的一个部分列出来,这是以前的小语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15.
复式教学是一门“动”“静”搭配的艺术。一堂“动”“静”搭配合理的复式课,可以说是基本上成功的;而一堂“动”“静”不和谐的复式课,无论怎么说也是收不到预期效果的。我上一、五年级复式语文课,觉得一年级小朋友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短,“静”的教学时间不宜过长;而五年级的教学内容多,需要多花直接教学的时间。因此,处理好这一高一低两个年级的“动”“静”搭配是颇费一些心计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渐渐地意识到,采用  相似文献   

16.
习作训练在哪个年级“起步”,这个问题一直有约定俗成的结论。大家基本认同的起步年级为三年级。这个结论多年来一直左右着小学习作教学。然而,我对这个结论却不认同.而且新课标中也没这个说法。新课标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关于写作这个条项,  相似文献   

17.
三年级学生往往在写作中出现内容简单,不具体,条理不清楚,语句不通顺,或记“流水帐”,写“口水话”的现象。根据中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笔者依照大纲的要求进行作文训练。下面是我在指导三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三年级起步作文”是在原教学大纲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出现的一种教学现象:一二年级着重进行字词句教学、说话训练、造句训练.三年级开始进行段落篇章教学、作文训练。于是,似乎就有这样一个界限:一二年级不进行写作,三年级才开始进行作文训练。“三年级起步作文”的说法由此形成,并多少年来一直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9.
《小学青年教师》2008,(10):45-45
《语文新参考——小学语文名篇赏析及教学建议》丛书包括“一、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一~六年级古诗文”等六册,从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教材中精选名篇进行赏析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建议,按“文本赏析”“教学建议(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含教学实录、精彩片断赏析与点评)”“资料链接”等体例编辑。每册都按不同的文本类型分成若干板块,如三年级分册的“形散神聚——散文篇”,四年级分册的“捕捉灵性之光——关注动人细节·体悟自然人生至道”,六年级分册的“把握艺术特征捕获丰富美感——如何把握和教学写艺术作品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不高,特别是三年级学生语文成绩普遍下降,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一、出现“马鞍形”的原因分析 所谓“马鞍形”,是指学生在1~5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出现的变化,也就是低、中、高三个年级的成绩出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马鞍形”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