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伟 《东南传播》2013,(3):41-43
民间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遇到种种困境和危机,其生存境况日益窘迫。产生于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民间信仰如何生存和发展,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港里村妈祖信俗的仪式传播研究为例,初步分析了妈祖信俗能否适应当前的时代语境、能否有效传播并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基督宗教为研究对象,透视修辞化生成的网络语境、文本、形式对宗教网络传播的影响,寻找基督宗教网络化所隐含的理论和社会实践因子。基督宗教网络化传播中的修辞策略体现出网络对宗教、社会和个人的模塑作用。网络亦有助教会大规模地弘扬信仰;借助宗教的道德指导,网络也能克服其自身的无序状态的弊端,使网络传播得到更好的公共运用。  相似文献   

3.
表情包是产生于互联网语境下的多模态话语形式,将语言、图像、动作等元素融合,大大提高了话语表征的传播效果。网络表情包具有丰富的视觉特性,其使用体现了视觉碎微化的特征。用辩证批判的观点看待当前表情包及文化流行行为,表情视图的传播既有积极意义,如表情包的生产与使用能让青年群体不断产生自我情感满足、群体认同、社会安全感等情感能量,同时也要深虑当表情包极度泛滥时所带来的解构主流文化、消费与娱乐至上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广告传播的语境变化呈现出新的态势,导致广告传播观念的人本化。人本观广告从受众的生存状态寻求创意资源、注重受众的生活方式建构、关心并尊重受众、以受众的视角进行人性化的广告表现,从而与传统的物本观广告区别开来。现代市场学和传播学的观念变革为广告传播观念的人本化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泰拉尼安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社会语境中对传播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他认识到了技术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但强调传播技术与传统传播渠道的结合;他创造性地将传播和国家发展的关系与林肯所说的政府与人民的关系进行了类比。他理解传播的立足点较高,视野宽广,他从强调"人"的发展出发,找到了一条发展中国家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注重挖掘民族内驱力的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刘嘉 《传媒》2019,(9):75-77
当前传统文化的传播普遍存在融媒体思维缺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传播空间局限、优质资源浪费、效益意识薄弱等。全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传播需要综合运用新技术,实现全息、全员、全程、全效传播,激发受众互动参与,设置议题引导舆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郑健 《今传媒》2011,(4):148-149
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存世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精神面貌。然而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也为各种消极文化和思想的滋生及其扩散提供了温床,正在挑战信息传播的传统伦理架构。当前在新媒体语境下存在着诸多传播失范的现象,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8.
张娜 《当代传播》2012,(2):47-48,51
媒介时代,泛娱乐化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娱乐与政治这两个力量悬殊的字眼,在消费主义和后现代文化的政治经济语境中,在大众传播平台上,权变出种种新的形态。本文对政治传播泛娱乐化的种种表征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发现娱乐民主旗帜并不能掩盖政治经济因素的操纵,政治新闻娱乐化也不过是政治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变通之策,而政治秀的活跃则流露出后现代主义在文化博弈中的政治冲动。  相似文献   

9.
胡雪瑾 《东南传播》2024,(2):137-139
视觉传播重构了网络传播语境,视觉引流成为支撑网络媒体盈利的主要途径,由网络视觉传播失范所带来的伦理失范、价值观冲突和文化休克,引发了视觉色情、视觉暴力、视觉欺诈、直播翻车、视频盗版、侵权等一系列问题。建构视觉媒介话语空间的网络伦理秩序是使网络社会溯本清源,进行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视觉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对网络视觉化表达、传播媒介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传播组织结构三个向度思考网络伦理的建构,提出受众逐渐从制度化约束向自觉化约束演进的网络伦理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电视传播中普遍存在着以丑为美的低俗化问题。把握好肉身与灵魂、世俗与超越之间的平衡关系,是电视传播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责无旁贷的理性担当。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电视传播中普遍存在着以丑为美的低俗化问题。把握好肉身与灵魂、世俗与超越之间的平衡关系,是电视传播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责无旁贷的理性担当。  相似文献   

12.
欧黔 《新闻世界》2012,(9):68-69
在当今传播语境下,地方电视媒体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要突破发展瓶颈,就要寻找差异化定位,突出媒体的特色,挖掘和利用好本地的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电视节目的地域化风格。  相似文献   

13.
赵婷婷  李娜 《新闻世界》2014,(12):67-69
汉藏双语传播是西藏社会独特的传播现象。本文主要研究汉藏双语传播产生的原因、担当的历史使命,分析汉藏双语传播与藏民族群众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研究认为,汉藏双语传播适应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扩大了西藏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受众人群。双语传播也是丰富媒体新闻内容、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建构国家认同观念的主要方式。在双语传播的现实语境中,政府、媒体和群众实现了共赢。  相似文献   

14.
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进入2.0阶段,然而其对基层社会传播“四力”的影响仍然较弱。文章从传播物质性视角将县级融媒体再语境化,即在地方性社会空间结构中,审视其如何勾连不同形式的空间生产并重建地方感,最终提升舆论引导效能,促进认同达成。文章从地方性物质空间、地方性表征空间与地方性社会空间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县级融媒体在地方性空间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和应用层面提出县级融媒体在重建地方感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建新  夏忠敏 《当代传播》2013,(4):32-33,71
传播作为文化和社会行为必然存在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不同文化语境的人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审美感受、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传播和沟通常常呈现一种焦虑与无奈。知晓高低语境文化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行为方式,从传播对象的文化语境出发重组话语,双方彼此尊重,既立足本土优秀文化,又注重与外来文化融合,跨文化传播才可能实现,并且顺畅高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大众传播媒介工具的介入,给民俗文化带来全新的存在和传播介质,并成为民俗文化新的寄居场域。在媒介化社会中,民俗作为原生态文化与民间社会生活的双重复合体,其生存形态与传承方式在不同程度和层面上发生变化。在大众传播视域及媒介传播现实中,民俗文化的话语构建在不同维度、不同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话语序列,具有不同的意义生成。  相似文献   

17.
在媒体融合语境下,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创新,制定实用、有针对性的新闻传播策略,在保证新闻传播发挥最大价值的同时,增强电视新闻作品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力。科技改变生活,现代社会,人们主要通过移动设备获取想要的信息,“互联网+”模式的出现使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更好地各尽所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渐走向融合。因此,电视新闻媒体需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探究短视频化传播策略,进行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8.
肖航 《东南传播》2013,(6):16-19
针对当前海外华文报纸的现状和问题,根据跨文化传播理论和规律,本文提出了跨文化语境下的华文报纸"软传播"理念和应用方法。作者认为,"软传播"是在尊重当地国受众文化和社会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平等进行的族裔文化传播理念,应用"软传播"的华文报纸可以取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参与式语境下的档案信息公开传播某种程度上创新了档案信息公开传播的模式,它从档案信息公开的参与主体、内容收集、内容呈现、加工及鉴定的诸多环节上重塑了档案信息公开传播,众包、草根性、协作鉴定、社交化是其创新的重要体现。但由此而产生的档案工作者角色定位、参与者管理及质量控制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从而积极应对参与式语境下档案信息公开传播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当今,由摄影的数字化生存方式所引发的与文化传播相关的诸多焦点问题,为国内新闻传播学界普遍关注,特别在视觉文化与图像传播研究领域.本文将思考放入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现实语境中,通过检索相关的研究成果,关注新媒介时代摄影文化传播研究的现状与趋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