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新闻产品的竞争。谁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有效信息,并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给受众,谁就能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特别是在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下,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纸质媒体的生存和发展也面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04,(6):4
谁拥有青年,谁就拥有了未来,这话对媒体来说,更是切中要害.当前的2000多万在校大学生本身是一个有着较高媒体接触欲望的群体,以他们为目标受众的媒体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当前的大学生报刊已呈日渐繁荣之势.  相似文献   

3.
谁拥有青年,谁就拥有了未来,这话对媒体来说,更是切中要害。当前的2000多万在校大学生本身是一个有着较高媒体接触欲望的群体,以他们为目标受众的媒体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当前的大学生报刊已呈日渐繁荣之势。当然,喧嚣的表象也掩不住竞争的低层次,还有很多市场空间没被开发,比如“准大学生”和“后大学生”这两大相关群体就值得媒体关注。  相似文献   

4.
李武祥 《记者摇篮》2006,(10):50-51
随着大众传播事业的繁荣和技术的进步,受众不仅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媒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媒介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如今的受众研究,更多的是注重对受众的保护和解放,受众早已不再只是应声而倒的“靶子”,或被动的接受信息者,在传播过程中,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也在日渐凸显。一、受众喜好左右媒介发展方向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媒体激烈竞争的时代,媒介如果不想被挤出市场,淘汰出局,就必须要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和受众意识。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谁能赢得受众,谁就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受众得到了媒介前所未有的关注,满足受…  相似文献   

5.
校园媒体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目标受众,用于信息沟通的媒介形式。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组成了如今的立体式信息传播渠道,构建了新时期的校园媒体。高校媒体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工具,也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的媒介市场已经步入多元化的崭新时代:传统媒体不断扩张,新兴媒体锐不可挡。在这样一个众多媒体各展身手、激烈争夺受众市场的大竞争时期,受众面临多样化的选择,无疑给媒介消费方式带来很大的影响。走向市场的媒介,谁拥有更多的受众,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广告客户,进而意味着更丰厚的经济效益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新兴的因特网,使我们的信息空间成了被媒介包围的世界。一方面,众多媒体为争夺受众各出奇招;另一方面,受众为获得信息的最大需求满足而吹毛求疵。在这种混合媒介时代,传媒市场信息供求矛盾必然导致白热化竞争。而研究新闻开发,把握受众心理发展新的兴趣点,则是大众传媒由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回归并获得效益新增长点的必由之路。纸质媒介追求发行量,视听媒介重视收视率,  相似文献   

8.
媒体的品牌对于开辟受众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谁能在广大受众面前树立起叫得响的品牌,拥有一批过硬的精品和名牌专栏,谁就能吸引更多的人群。在媒体竞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科技在文化领域和传媒领域不断延伸,促使我们的传媒媒介形态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传统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都在向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发展。网路媒体的低门槛、零时差、多元化等特性非常迎合当下社会媒体受众的需求,从而使他们从传统媒体受众转为网络媒体受众。这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类的节目冲击非常大,所以新闻节目媒介融合是必然的,本文重点研究在媒介融合这个大潮流中新闻节目的形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媒体的品牌对于开辟受众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谁能在广大受众面前树立起叫得响的品牌,拥有一批过硬的精品和名牌专栏,谁就能吸引更多的人群。在媒体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屠傲凌 《新闻前哨》2010,(11):107-108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进人了“速览时代”。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谁能在众多的媒体中博得受众的“眼球”.激发受众的阅读欲,谁就占领了市场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2.
陈蒙蒙 《新闻世界》2011,(3):151-152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互联网、3G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对纸质媒体等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新媒体使受众获得信息更加便利,其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的优势俘获了众多传统媒体的受众,尤其受到年轻受众的青睐。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报纸等纸质媒体的滞后性越来越明显,传...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人民网》是两种不同的媒介,其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是有差异的。通过对《人民日报》与《人民网》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的分析与比较,可以看出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属性上的区别,有利于更深刻的认识不同属性的媒介对社会起到的传播作用,增强媒介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李健  戴华 《军事记者》2008,(2):19-20
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使不同形式的媒介在各显神通拼抢受众的同时,也不断兼收并蓄,互相取长补短。在传播形式和表现技能方面,网络、广播、电视和纸质媒体之间相互借鉴成功经验,不断有嫁接合成的“混血儿”出现,令受众耳目一新。其中,现场报道就是纸质媒体借鉴电视直播的产物。它把电视的直观、形象、逼真的视觉效果移植到文字报道中,使纸质媒体的现场感、表现力和可读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新媒体大行其道,纸质媒体的发展日渐式微。毫无疑问,纸质媒体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上。今后纸质媒介该何去何从,不仅仅媒体从业人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课题。从长远趋势看,纸质媒介与新媒介的不断融合是纸质媒介获得长远的必然趋势,在这个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每一种媒体都是不可缺少的。鉴于此,本文对媒介融合下纸质媒体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周晔梅 《新闻知识》2012,(12):42-43,59
深度报道在新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今各种媒介形式中,它被广泛运用,成为媒介品质和品牌的象征。特别是在纸质媒介中,深度报道仍然是媒体争夺受众和市场的利器。本文以《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为案例,全面分析新闻类周刊深度报道的特性及其叙事模式,并以此为立论基点,廓清深度报道的理论维度。  相似文献   

17.
在媒介融合全面渗入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当下,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再一次显现出了其存在和设立的必要性、紧迫性。一方面,新媒体对受众的激活使得传统受众由媒介的单一受众转变为参与者和生产者,媒介环境的改变带来的是社会文化全面变革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新媒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利弊影响也需要我们客观、理智、辩证地分析。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下的必要性出发,考察分析媒介融合时代大学生与媒介关系的变化和影响,总结出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难点及其成因,并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行的策略方法,完成从主体出发再回归到主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受众媒介素养提升中的媒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媒体的发展,作为传播主体,应该在受众媒介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从建立健全媒介信息传播的问责制度、强化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引导受众媒介素养提高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随着参与市场的媒介增多,出现平均化分割媒介市场份额的趋势。谁能细分媒介,谁就能创造细分的优势;通过细分媒介,让自己被特定人群‘看见’则是细分媒介的价值所在。一位深谙媒体发展的学者曾一语  相似文献   

20.
陈戈 《新闻知识》2012,(12):33-35
根据媒介营销的三次售卖理论,广播要想抓住受众、广告主,就需要在受众市场、广告市场和自身的品牌推广方面做出努力,而媒介融合为这些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本文首先论述了广播产业媒介融合的必要性,接着从广播节目的创新、广播广告市场的开发和广播媒体自身的推广方面出发,运用实例阐述了广播应该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与融合,从而能更好地进行广播媒介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