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从教学论的层面上看,体验是学习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它能激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语课程标准》指出,语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心理学的理论认为,体验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也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途径之一。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借助各种感官和认识、情感、意志等心智,全身心投入的一种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用真情实感去体认一个实在的、全面的、有滋有味的情感世界。这就表明,体验既是认知的,又是情感的。学生学习的每一篇课,都是作情感与思想的载体,由此看来,在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孙林 《教育现代化》2006,(1):103-10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是否适合人或社会的要求而产生的体验。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完整的情感过程应该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反应和表情动作三个基本成分。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教学中的认知因素,对情感因素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只重视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去体验文章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使学生失去感情陶冶和培养的大好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贾智 《教育现代化》2005,(8):103-10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最重要途径。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他们朗读课文,在读中悟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辞发”,学生读文章则是“披文入情”。阅读教学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感知语言文字,而后经过形象再造,使文章刻画的形象呈现在头脑中。这样学生就能进入课文所描述的艺术境界,领会到文中语句的精妙,领略到文章的情趣,真正达到“物我同在”、“人我同在”、“我在情境中”。受到这种情景的触动,必然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从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仅有理性思维是不够的,还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感情和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共鸣。学生入情入境的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一种情感与认知融合的个性化心智活动。阅读教学必须高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积极展开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
自教育新课改创新理念推行以来,我国教学方法呈百花齐放态势并充实教育体系,为教师教学创新营建良好氛围。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迸发及体验方略进行分析,旨在充实当前小学情感体验教学法应用体系,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体验”一词出现频率高,值得我们注意。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从教学论的层面上看,体验是学习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就学生而言,是情绪、感受、理解、联想、感悟等心理过程面对客体的激活与投入;就学习对象而言,是真善美等内在价值面向阅读主体的显现和渗透,  相似文献   

10.
语感是指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夏丐尊最早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他在《我在图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说: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敏锐感受力,是读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去的结果。敏锐的语感既是一个人语文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学好语文、鉴赏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过程;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对健全学生的人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新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到第四学段,  相似文献   

12.
13.
朗读传情的作用很重要,它是学生与课文情感共鸣的常见手段。有感情朗读是将课文的感情通过恰当的声音表现出来,朗读有传情的功能。情感是教与学的催化剂,有了师生情感的纽带,会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要把爱生之情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课程新理念时,“体验”一词屡见不鲜,如“情感体验”、“独特体验”、“审美体验”等等。这决非偶然,语文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程,而学生的主体体验,正是使这一过程进入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体验是极具有个性化的行为,最尊重个性的张扬、重视对主体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充分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董瑛 《教师》2014,(34):64-64
语文是一门具有独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内涵的学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体验文本的情感内涵,开启学生的情感闸门,使学生因“情动而辞发”,以此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优化课堂效果,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一种间接的教育活动,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诸多情感因素,多层次多角度地渗透,可使情感功能、动力功能、强化功能、感染功能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整体优化。下面试就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谈谈做法:  相似文献   

17.
体验的生成与体验型阅读教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课程理念时,“体验”一词是使用率最高的词语之一,一共有16处,几乎分布在“课标”的各个部分,由此可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新课程的直接实践者,我们如何去理解“体验”,实施“体验”,进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获得实质性的突破,这需要对体验的生成及体验型教学的构建有个清晰的认识。一、体验生成的心理分析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主要由感受、理解、情感、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因素构成,它一般是从对事物的亲身感受开始,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引发联想,并生成意义。其过程为…  相似文献   

18.
雒彩凤 《天津教育》2020,(28):119-120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传统小学语文阅读,以教师的主观讲述替代了学生个性化体验,阻碍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很难走进文本、把握文本意旨、感受文本思想情感。学生的阅读处于肤浅层次,语文核心素养很难得到培养。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述,并提出体验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有人把“语文”学习设计为“语文之旅”,我很欣赏这种做法。不过,我姑且把后一个词改为“心灵之旅”,因为我感觉阅读一篇文章,就好比心灵循着作者的思绪在文章里走一遭,而阅读教学则需要走一个来回。这个“来”只是一路走来,一路欣赏;而这个“回”则需细细回味,方能意味深长!“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的,从天体宇宙到世界万物,只要人目之所及或意识之所及,那便是人化的自然。自然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是人美其“美”的,天地之间没有了人,那只是一个纯物质的死寂的世界。语文课文中,很多写景状物的文章,都充盈着丰富的人文性,然而学生中…  相似文献   

20.
体验,就是亲身经历,就是联系自身的体悟。它具有亲历性、独特性等特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不难看出,“体验”一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一共有16处,最多出现的词组是“情感体验”、“真切体验”、“审美体验”等。为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对“体验”一词情有独钟呢﹖原因是其价值取向主要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主动发现、活化语感,即通过朗读、游戏、表演等感性的、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进入”文本的情境,“触摸”作者的心灵,与文本发生“内在意义的交流”即“对话”,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情绪感受、意义体悟、价值判断等。如果没有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