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邮集展品应该是由集邮者自己创作的艺术品。既然是艺术品,它所流露出的是作者的情感,所以我认为邮集展品的说明文字可以抒情;并且有些类别的邮集展品不但可以抒情,而且必须抒情。比如:专题类邮集展品如果不抒情,就很难把邮集所要表达的内容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2.
达鹏 《集邮博览》2014,(11):26-26
正国际集邮联合会(FIP)机关刊《快报》最近刊登国际资深邮展评审员美国人皮克·麦克卡恩先生撰写的"现代集邮类展品指南",现摘编译出。近期在国际集邮联举办的高水平邮展中,屡屡出现将现代集邮类与试验类邮集展示的原始素材及对象雷同。集邮者纷纷展出现代集邮类展品,也使得一些邮政管理机构极力论证集邮者收集和研究近20年来,即1991年至今发行的各种邮品。国际集邮联执委会现已决定,现代集邮类邮集在国际集邮联举办的  相似文献   

3.
专题邮集在现代邮展特别是基层邮展占有相当的比例。一部优秀的专题邮集以丰富多彩的邮品、奇思妙想的故事、赏心悦目的编排,带给观众以启迪和美的享受。而现代集邮的专题展品,由于规则的宽泛包容吸引更多集邮者加入组集、参展的行列,从中得到乐趣。以《北京市现代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为例,涉及专题展品的,主要有一框展品、开放类和节俭类。  相似文献   

4.
愿意尝试邮集制作的集邮者,不论是做专题邮集,或是传统、邮政历史、极限或航空类邮集,在确定选题后,都有一个盘点自己的藏品,然后补充素材(邮品)、购买素材的过程。一个集邮者能够自己动手,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类别和题目,然后寻找和购买素材、编组邮集,不管邮集是参加邮展还是自己欣赏,享受整个过程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5.
正愿意尝试邮集制作的集邮者,不论是做专题邮集,或是传统、邮政历史、极限或航空类邮集,在确定选题后,都有一个盘点自己的藏品,然后补充素材(邮品)、购买素材的过程。一个集邮者能够自己动手,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类别和题目,然后寻找和购买素材、编组邮集,不管邮集是参加邮展还是自己欣赏,享受整个过程其乐无穷。怎样补充购买素材呢?我们知道,20世纪90年代初以  相似文献   

6.
俋铭 《集邮博览》2014,(6):27-27
正一页邮集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经出现,就受到集邮者的喜爱,由于这种邮集选题范围小,所用邮品少,涉及的集邮知识和专题知识也不是太深,只要有点集邮知识的人都能做,所以老少适宜,更适合初集邮者和青少年学生。我尝试着做了几片一页邮集,现就其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7.
近10年来,收集新中国普通邮票的集邮者越来越多,普票集邮展品的水平也直线上升,内地拥有在全国邮展中夺金实力的普票邮集少说也有10余部,其中顶尖的有3—4部,再加上香港集邮家的高档展品,以普  相似文献   

8.
集邮者从收集第一枚邮票开始到成功地制作一部邮集直至获奖,除了花掉数量可观的金钱之外,还要付出巨大的心血,有可能是用尽毕生的精力。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将面临展品归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集邮之所以受到集邮者的青睐,是因为现代集邮不仅在展品的规模和素材的选用等方面比传统集邮更为灵活、宽松,集邮爱好者有实力组集参加,而且在拓展邮集主题、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等方面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现代集邮最大的魅力就是能够吸引普通集邮者参与。现代集邮对素材和编组方面的要求,大大降低了进入邮展殿堂的门槛,使集邮者组集参展的愿望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编组邮集ABC     
也许您从未参观过集邮展览,但还是花过一些时间看过某些展品。与您同样的其他集邮者已经制作出的这些展品,如果他们能做到的事儿,那么您也能做到。为什么有些集邮者要把他们邮集中的某些部分拿出来参展?这是有各种原因的。有些人喜欢挑战,而另些人则希望证实一下自己的创造能力,是竞赛的方方面面吸引着他们。某些人参展为的是提高他们的邮集、扩大他们的知识、提供结交新朋友和交流思想的机会或者利用  相似文献   

11.
1996年5月20日北京京华会举办第二届全国民间一框极限邮集非竞赛类展览,全国15个省市的69部一框极限展品参展。我编组《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屋顶》一框极限展品参展。2002年1O月12日山西省太原市举办一框邮集巡回展,共有41部一框展品参展。我编组《长城的建筑造型》一框极限展品参展并获一等奖。现就我编组一框极限展品的实践过程和学习体会,对一框极限展品及其制作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2.
极限集邮类展品有一类为“专门课题或研究”,极限集邮者为此作过探索,并尝试组编研究性展品。这里,笔者对极限集邮类展品研究什么?怎样展示?结合获奖邮集实例,提出若干思路,与同好交流。 《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实施要点》第5条“特殊展品或研究性展品——以研究极限明信片各组成因素的某些独特性或研究最大可能的一致性为基础。”为我们明确提出了研究的两个方面。 一、研究票、片、戳的某些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由于极限邮集每个贴页限定展出两张极限片,使得素材的排布趋于格式化,而邮集的说明文字也因此受到影响。也就是说,极限邮集的说明文字也有相应的格式或规律。然而在集邮者制作的部分邮集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规范现象。一、将“计划”写成“目录”尽管一些国际评审员、国家评审员在讲课时多次提到,不要把邮集的“计划”写成“目录”,但是在国内的邮展上仍然可以见到一些邮集的计划页出现“目录”的字样。目录是书刊内容的顺序排列。而计划则是一部展品构成总的框架,章节之间存  相似文献   

14.
《集邮博览》2012,(10):26
如何把零散的邮品变活?其实只需一张贴片、一个故事就可以组成一个小邮集,这就是"一片集邮"。一片集邮作为集邮展览的一种形式,对普及集邮展览、提高普通集邮者制作邮集参加邮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邮集是一本完整的书,现在的一片集邮就好  相似文献   

15.
参展心态谈     
国际性邮展后,“××邮集仅得××奖”字样常见诸报刊。一个“仅”字,意为激励,更多是惋惜。但依笔者之见,能够编组邮集参展已经很好,能够参加国际性邮展更优秀。何况以最近绵阳、香港亚展为例,我们不少邮集都获得了银奖以上的好成绩。 编组邮集、参加邮展是高层次集邮活动的体现,走出国门、搏击世界邮坛无疑是众多集邮者梦寐以求的大事。然而限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每个集邮者在经济上和精力上作出主观努力就可以获得自己的预期成绩,因此具有一个理性的心态是必要的。 马佑璋会士的《中国明信片  相似文献   

16.
FIP邮展规则对各类展品的评分,其中“知识与研究”一项占有很大的比例。如果单纯“用邮品说话”,那么规则中的“研究”就无从体现了。有人说“研究”可以在邮品的收集、整理、组集中来体现。应当说那是集邮者“知识”的体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邮识”;只用邮品说话而不用说明文字说话,“研究”在邮集展品中就无法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邮政工作者,也是一名集邮者。由于职业的原因,对有关邮政的史志有着特别的情感,平时收集邮品,编组邮集也会刻意寻找这类题材。《泛美14号国际航空邮路》邮集就是我编组的邮集。为了制作邮集,我查找了国内外有关航线开辟的历史资料,请教了国内诸多航空集邮家,最后确定以美国泛美航空公司从美国的东西海岸到太平洋南部,  相似文献   

18.
"十年磨一剑",是一篇分析、解剖邮集的文章。作为一部专题邮集,《疼痛》并没有得到令人炫目的大奖。用作者自己的话讲,得到大镀金奖多少有点偶然。作者的分析是冷静、客观的,他告诉我们,一部邮集的进步和提高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地努力。文章从邮集的选题、制作、修改一直到下一步的打算,都清晰地摆在读者的面前。还有些内容作者没有写到文章里,邮集全部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做的,每一页贴片都饱含着无数的汗水和努力,英文翻译是自己加两个同学共同完成的。假设作者没有这段亲身经历,自己又不去动手,是很难写出这样的文章的,更可贵的是,作者不是以专家的身份传授经验。他讲到了成功,同时也讲到了不足。如果读者视此文为经验之谈,那么,这些经验想必会对集邮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7月28日,省邮政局、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题示特种邮资片首发式在深圳市华侨城华夏艺术中心举行。谭小为等领导出席。邮资片设计者和摄影者任国恩、文锡金、刘伟雄、孙成毅、陈卫国、汪秦生、刘时现和北京申奥会标设计者陈绍华在现场为集邮者签名。 市邮协举办“深圳市2001年集邮博览会”邮展(至29日),展品21部86框,同时展出国家邮政局的“邮票辨伪邮集”40框。  相似文献   

20.
邮友初识经常会问道,你收集的是什么选题?根据FIP专题集邮评审规则:"题目与副标题共同界定了展品的范围。"当你决定了收集题目,也就界定了展品范围。关于题目叙事的建构,以及类、型、元、域等概念,笔者曾经有专文论述(见《专题邮集题目的建构一以2015欧洲邮展专题类展品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