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晖 《青海师专学报》2006,26(3):191-192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蕴涵了丰富的教师道德思想,我们通过研究孔子的优秀教师道德思想,继承和借鉴孔子的传统师德思想,以丰富和完善我们今天的教师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家庭在培养儿童道德情感上具有学校和社会所没有的优势,然而现在家庭的德育的教育方式却忽视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在孔子"礼"、"乐"、"诗"的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在家庭德育中对这一思想进行借鉴,将大大的有助于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孔子孝亲思想旨在从解决家庭内部伦理关系入手“匡时救世”,以达到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长治久安的目的。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善事父母谓之"孝",兄友弟恭谓之"悌"。孔子的"孝悌"思想,作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社会规范,具有深刻的内涵。同时,孔子在个人追求、家庭伦理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均赋予了"孝悌"思想以深刻的价值诉求。"孝悌"思想的形成,不仅受孔子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的影响,而且深深扎根于浓厚的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沃土中。虽然"孝悌"思想有些许糟粕之处,但它的精华之点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道德文化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习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助于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应运用传统道德文化积极引导学生自觉的进行自身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明和民族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大影响。对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过程、原则、方法,以及对现代的影响和启示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将大大有助于推动学校德育的开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官德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修己正身、学思结合、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自强不息、执两用中、以义制利、和而不同、举贤远佞以民为本等等。在官德建设已经成为道德建设一大重点的当代中国,继承孔子官德思想中的精华,无疑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裴斯泰洛齐的著作《林哈德和葛笃德》蕴含了丰富的家庭道德教育的思想,提出和论证了家庭在儿童道德习得中的重要性,家庭是儿童道德习得的“原生地”。其中,对父母的爱、父母的言行、良好的家庭氛围、道德实践、同伴交往和惩罚等都是影响儿童道德习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孝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范畴之一,数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所重视。不能否认,孝具有许多封建性的内容。但是,孝的核心内涵是合理的,那就是善事父母,对父母做到既“养”且“敬”。因此,对孝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创造性地改造,完全可以古为今用。正如谢幼伟先生所说:“孝的伦理,在中国社会或任何社会,均有应该存在的理由”。在当代中国,孝对于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同时,孝作为一个道德范畴,不仅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内在要求,它对于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价值。在中国传统社会,孝不…  相似文献   

10.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早期人类思想吏中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有着深刻而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二者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内容与方法也迥然相异:可以说孔子更是一个道德实践家,而苏格拉底更是一个道德说教家.但二者道德教育的现实和理论起点却又有诸多相似点.比较、反思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异同,对于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传统.批判性地吸收我国古代和西方道德教育中的积极因素,推进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建设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新疆,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具有民族性和宗教性。对新疆少数民族本身而言,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具有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功能;对社会整体而言,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规范深受家庭父母长辈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对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积极影响,对改善社会道德大环境、提高未成年人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也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如温暖、鼓励、支持等)有助于儿童道德的发展,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如严厉管教、控制、忽视等)会阻碍儿童道德的发展。儿童道德发展及家庭德育面临诸多问题,如家长自身道德素养亟待提高,忽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德育养成规律,重智育、轻德育,父亲教养缺位严重,留守与流动儿童家庭德育缺失,家庭、学校、社区未能密切配合等。促进儿童道德发展、改进家庭德育现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家长要进行"适度"与"关爱"教育,父亲要承担应尽之责,此外,还需要传承培育良好家风,关心关爱留守与流动儿童,加强家庭德育横向衔接,做好"互联网+"时代下的家庭德育。  相似文献   

13.
道德文化建设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广州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李季道德文化是指以文化为基本形式、媒介和载体的道德活动和道德现象,即蕴含于不同的文化载体如大众传媒、校园文化中具有道德规范和影响意义的因素,其核心是道德价值和道德精神。道德文化建设是青少年思想道...  相似文献   

14.
道德权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权利是指道德主体依据道德所应享有的能使其利益得到维护的地位、自由和要求。较之于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具有作用范围大、救济手段软、与义务不完全对等的特性。道德权利表现为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权、道德主体的被尊重权、道德行为公正评价权、请求报答权等。研究道德权利,是对传统伦理学的重大补充,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道德权利的认识,推进新时期的道德建设,而且能适应法治建设的需要,推动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吴娟  张文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1):83-84
高等学校应将网络道德纳入大学生道德建设范畴,图书馆也应利用网站、宣传栏、讲座等手段,加大网络道德的研究及宣教力度。强化高校图书馆在网络道德建设中的阵地作用,有助于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法制意识的健全。  相似文献   

16.
与社会转型相适应,我国家庭道德建设要走出以家庭内部伦理和谐为主皋的思维窠臼、价值标准和操作模式,把家庭道德建设与社会道德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深化社区建设与社会公德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转型期相适应的家庭法律体系;建立家庭道德评价的社会一体化机制,树立可供学习的榜样;发挥现代传媒在道德评价和教育中的作用,推广家庭道德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与社会转型相适应,我国家庭道德建设要走出以家庭内部伦理和谐为主皋的思维窠臼、价值标准和操作模式,把家庭道德建设与社会道德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深化社区建设与社会公德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转型期相适应的家庭法律体系;建立家庭道德评价的社会一体化机制,树立可供学习的榜样;发挥现代传媒在道德评价和教育中的作用,推广家庭道德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8.
加强家庭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中国传统社会蕴涵着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道德内容,它在我国当代社会转型期依然能够适应和促进现代家庭道德建设。除了道德因素之外,法律因素对当前公民家庭道德建设也发挥着规范作用,二者在促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相互结合,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汲取中国传统孝道中的合理内核十分必要。中国传统孝道在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家庭道德建设、社会公德建设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互动的内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与法律作为两个社会规范系统,它们在起源、发展、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及实践意义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内在逻辑联系性。当代中国的道德与法律作为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后盾,它们在经济基础、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及价值意义上存在极为明显的一致性。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律的一致性为它们之间的内在互动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互动的具体类型有两种,一是当代中国道德对法律建设的促进或阻碍,二是当代中国法律对道德的促进或阻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