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指导思想。道德道德教育的内涵要求德育理念必须"以人为本";道德的发展规律和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要求德育理念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对"见物不见人"、"单向灌输"及"知识化"等传统德育理念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23):7-8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道德培养、人格的形成,因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内化人格、外化立国的德育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德育方法,"童蒙养正""内省改过""效法榜样""勤俭养德"等德育方法对于今天的道德教育仍然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生命的展开,道德根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道德教育的根本旨趣是探索生命的意义,成就人的德性,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传统高校德育漠视生命,脱离生活,内外部环境缺乏生态,从而呈现一种孤军作战的状态,实效性和创新性显著不足。构建"生命化、生活化、生态化"的"三生德育"模式是高校德育的出路与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4.
直面全球化对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教育的冲击,促使传统人格的现代转型,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世界中国人",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特别是德育改革的重要视点。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道德教育存在着严重的悖论现象,主要表现为:将学生对象化,将社会责任绝对化,将道德规范神圣化,将道德境界宗教化,将道德教育模式化,等等。这些都会对当今的学校德育理念、德育价值观、德育模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要消除这些消极因素,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创新道德教育模式,改革德育考评体系,建立德育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自身具有的独特文化属性,标明其根本旨归在于通过文化的价值功能启发人、发展人和成长人。"人的文化性存在"不但是高校德育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构成了它的逻辑终点。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作为社会主导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德育自然成为社会实现文化控制与规训的途径与工具,表现为:一是参与再制了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价值取向,延续了社会对个体德性问题进行控制的传统;二是从规训机制分析,现代社会控制或权力规训机制具有"全景敞视"特征;三是参与了影响现代人道德发展的"生存心态"的文化再制。在合理承认高校德育社会控制功能的基本前提下,还应唤醒高校德育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探寻高校德育跳脱文化再制的可能路径:警惕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袭;促成个体道德知识的解放;重视积极道德教育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曹林英 《文教资料》2006,(13):55-56
我们党和政府对学校道德教育历来很重视,但是学校道德教育并没有从低效的困境中走出,当前德育低效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对德育对象——学生缺乏应有的关注,德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本质上看,德育的目的是为了人,德育并不外在于人而存在。本文在分析我国传统学校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为本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重要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8.
作者简介: 高德胜,1969年出生,河南信阳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著名德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兼"品德与生活"国家课程标准组核心成员、上海<思想理论教育>杂志特约副主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田家炳基金会中国学校德育研究与发展计划"专责委员会委员.在道德教育基本理论、德育课程、知性德育、生活德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和精深的造诣.  相似文献   

9.
"五四"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型。第一次是从传统儒家德育向现代性德育的转型;第二次是革命伦理教育取代了现代性德育,成为学校德育的主导模式;第三次转型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道德教育摆脱了革命伦理教育的窠臼,重新走上了现代性德育之路。历次转型中,作为民族文化精髓的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它的位置,儒家德育在某种意义上"被遗忘"了。这种"遗忘"对于道德教育而言究竟是利还是弊,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针对德育容易缺乏实效性的问题,我校组织教师进行反思和探索,在寻找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道德教育的结合点的同时,努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会关心、"澄"良心/献爱心的新一代公民,开创了一条让道德教育从"心"开始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德育的现实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传统道德教育片面强调规范性功能而忽视主体性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的主体意识的增强,主体性德育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教育实践中实现规范性德育向主体性德育的转变是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长期存在"现实"与"超越"的争论,只有从道德教育本质、教育目标以及价值分层中找到两者的内在关联及其对德育发展的价值所在,进而从德育目标的张力、德育内容从对现实的适应到超越、德育回归现实生活的技术路径、克服二元论思维、赋予青少年德育情感化、肯定青少年道德教育主体价值等方面,推动德育现实性与超越性辨证统一的理论研究与教育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学生的"学"是德育评价的重心所在。这种评"学"取向的德育评价模式是基于对完整道德教育过程和道德教育功能认识的偏颇,遮蔽了学校和教师的道德责任。转向评"教"取向的德育评价是道德教育和德育评价的特性使然,也是学校和教师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同时,应理性考量评"教"取向的德育评价的价值和作用,避免其被过分夸大或被贬损等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模式存在着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之间的矛盾.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乐教思想和美育实践,为中国古代美育、德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将德育的内容与形式纳入到音乐艺术之中,以"乐"进行道德教化,让道德教育在音乐艺术欣赏中完成,可能是解决广泛存在的德育困惑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15.
德育实效性是衡量道德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当前德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表现为道德教育形式单一;道德教育中“人的缺失”;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以及道德教育要求不一致等方面,、涂尔干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富有重要价值和启示:要提高德育实效性需要构建隐性与显性互补的德育课程体系;要建立“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理论;要建设完善的道德规范和制度伦理体系以及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网络道德教育对象和德育环境的特殊性,传统的德育内容已无法适应网络道德教育的新形势。所以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在内容上进行突破和创新,从基础道德教育、网络道德规范教育、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法律和科学文化教育等五方面建构顺应网络时代潮流的德育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言传轻身教、重积极轻消极、重政治轻文化等问题。在研学旅行中渗透道德教育具有体验性、全面性、民族性等优势,恰好可以弥补传统德育的缺陷。在研学旅行中,可以通过研学旅行的体验教育、榜样教育和环境教育进行德育渗透,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坚定其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18.
道德源于生活,因此,道德教育也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通过反思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可以从德育理念、德育价值、德育主体、德育内容、德育途径等几个方面来探究道德教育应回归现实生活的原因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常生活世界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德育不可避免要回归的地方。德育生活化克服"美德袋"道德教育模式和"认知性德育"模式,使学校道德教育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是德育的目的,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是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日常生活世界是德育理论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上,它对于我国德育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工读学校的学校德育经常遗忘、远离真实的学生生活,尤其是"问题学生"的真实生活,片面地用科学技术、工具理性、道德灌输来入侵学生的生命世界.工读学校内部的德育更多是一种直接的道德教育.在工读学校,直接的道德教学必须转向间接的道德教育,实现全方位德育,营造全方面的德育环境是关键,在工读校园生活中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全方位的道德影响,工读学校的德育才有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