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悦 《文教资料》2013,(32):181-182
西汉前期,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五位皇帝连续颁布了数量颇多的求贤诏书。体现了统治者求贤若渴的进取精神。然而,在不同时期,在不同治国理念的指导下,选贤的标准又是内在不同的。在诏书之下,是治国思想的体现,是人才观的反映。以“求贤诏”为切入点作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探究西汉前期的思想文化、政治生态,以及从文体学角度探究求贤诏书的写作文风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秦末汉初的百余年间,儒学发展从湮没到复兴,并逐渐走向经典中的权威地位。汉初儒学与政治的日益结合,汉武帝时期的兴太学、置五经博士以及后代帝王幼年的儒学教育,使帝王们在诏书中引用儒家经典成为可能。《汉书》、《后汉书》记载了多位帝王在诏书中引用儒家经典,其中引用数量最多的是《诗经》,引诗的目的和作用也有多种。由此可见《诗经》在汉人心目中的地位及其经典化脉络。  相似文献   

3.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登上政治舞台是东汉南阳豪族文化上经学化的主导因素;东汉统治者自身重视经学,进而形成了研习经学的大环境,这对南阳豪族经学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维护南阳豪族自身政治、经济等利益的需要是东汉南阳豪族研习经学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方士是由原始巫师阶层演变而来的群体,是秦汉时期非常活跃的社会阶层。起初方士的主要活动是寻求炼制长生不死的仙药,扩大神仙思想在社会上的影响。由于秦汉时期的统治者特别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特别热衷于不死仙药或是升仙,对方士尤为重用,方士们也积极利用五德终始说和封禅说干预国家政治,力求使方士、方术在封建政治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对秦汉时期的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如何稳定货币,健全钱法,一直是汉初统治者而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课题。这一问题,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变得更加尖锐起来。汉武帝凭着文景时期的积蓄,开始了对匈奴的长期战争。这场战争造成了国家财政支出的大增,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为了扩大财政收入,支援战争的需要,汉武帝进行了大规模的财政改革,改革币制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的斗争当中,汉武帝曾根据御史大夫张汤的建  相似文献   

6.
赀选是西汉文帝、景帝重点推行的人才选举制度,其意义不仅在于选举人才,更在于贯彻重农抑商政策,稳定与控制地方社会。文景时期,赀选条件较高且又存在若干缺失,士人通过赀选进入仕途者极其有限。汉武帝时期,随着选举制度的逐步完善,加上最高统治者为了攫取直接的经济利益和出于笼络工商业地主的政治考量,行以赀补官之政,使赀选最终遭到破坏。西汉中前期赀选之制的兴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皇朝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刑德理论发微周乾董仲舒,汉武帝时期的卓越思想家,提倡“独崇儒术”,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政治理论,对当时及其以后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现实,都有深刻的影响。刑德理论在其政治思想中,更是重要部分。它所讲述的统治者应如何施政,规定大政方针,与其全部思想比起来,...  相似文献   

8.
先秦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的时期,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各家学派思潮兴起及政治的文明统治,哲学、文化思想百家争鸣,乐也随着哲学、文化的发展与渗透得到提升,乐的思想百花齐放,乐的政治功用也被先秦诸子所推崇,促使统治者们加以运用到国家的政治统治之中。  相似文献   

9.
一 汉代的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封建社会制度初步稳定,出现了一个大一统的汉帝国。给这个社会制度服务的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规模。 封建统治者为了要巩固封建专制的统治,不但要求政治上的统一,而且要求学术思想上有利于自己的统一形式。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术既然定于一尊,经学就成了取得利禄的捷径。这样,儒家典籍就成为汉代学校的主要教材。此后在  相似文献   

10.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其小说充分体现了以和为美的日本传统民族文化精神,标志着和风化的完成,成为平安文化的缩影。上述多重文化意义的形成与日本平安时期统治者政治策略的客观推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互相碰撞、女性地位和宫庭文化的促成作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概念解析】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面临新的抉择。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  相似文献   

12.
思想文化的统一是秦汉时期统治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秦王朝统治者以法家思想作为统治策略,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政体格局,以法家思想独尊。秦朝的灭亡,实际上是法家思想作为统治策略的失败,汉代统治者与思想家经历了从黄老道家思想的实践到儒家思想的认同的过程,最终确立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根据现实政治的需要,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原始儒家进行改造,并使儒家经学阴阳五行化,加快了秦汉思想文化统一的步伐。汉代儒学大讲阴阳灾异,加速了儒学的世俗化,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政治作为中国社会的文化主导因素对整个历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采用标志着政治力量对社会文化的强制性推行。这可看作政治对文化的影响之一;魏晋南北朝政治的纷争与弱化使道家文化占据了社会的主流,这可以看做是政治对文化的反面影响。本文通过对比两个时期政治的集中与分散.分析儒道文化及文论的分化。  相似文献   

14.
唐人咏长安佛寺诗经历了初盛中晚四个不同时期,反映了长安诗人喜游佛寺的文化风尚和唐代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不同时期佛教政策的差异、长安佛寺文化的流变,折射了唐代文人对现实政治、宗教信仰、时代盛衰等问题的深切思考,具有丰富翔实的认识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对汉武帝官制改革的认识西汉最有价值、也是最大的一次官制改革,要数武帝时的改革,这次改革的政治和物质等方面的基础和条件是:汉初统治者经过种种斗争,终于实现了真正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获得较大发展,创造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武帝继位时及在位期间面临的任务要解决的诸方面新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孝文帝作为文士,保存下来的作品主要是诏书以及个别诗赋。从总体上看,这些作品质实有余,文采不足。但有些诏书具有较强的口语化特征,劲直明快,颇有北方游牧民族豪放的风格特质;有些简短几句,叙事说理直截了当;有些表达委婉,情辞恳切;有些则极尽凌厉威风之态。诗赋与诏书都是孝文帝政治情怀的激切抒扬,是孔孟之道传载的工具,是对诗言志传统的遥相呼应。同时,他本人鼓励诗文创作,此举促进了北朝文学由萧条走向复苏,以及鲜卑贵族文学意识的自觉。不仅如此,他的诏书创作远及唐代的陆贽。在当时南方盛行骈俪化文风,北方公文创作凝重、板滞的社会风气下,孝文帝诗文创作(尤其是诏书)的特色尤为突出。因此,在文学的发展中,孝文帝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17.
汉武帝时代是汉赋创作最兴盛的时期。原因是,这种文体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经包括帝王最高统治者等上层人物大力提倡,加上众多作者的全力以赴,终于形成了在文坛上争相写作赋体作品的兴盛局面。在这个时期众多的汉赋作家中,无疑,司马相如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汉赋经他融合各家特色,加上自己的创造,才得以形成自己固定的文体特色。如他以描写游猎为题材的《子虚赋》、《上林赋》,成为后来历代赋家写作  相似文献   

18.
贾谊、晁错与汉初思想和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来史学家认为汉初实行的是黄老无为的思想,但从贾谊、晁错等人的思想脉络一直寻觅到汉武帝时期的思想和政策,发现汉初思想的继承性非常明显。贾谊、晁错则主要鉴于秦亡的教训,都主张用儒家的“仁政”思想来中和法家易于造成统治者和农民之间矛盾的局面,这就造成了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贾、晁的经济思想亦影响了司马迁的食货思想。  相似文献   

19.
唐代政府的社会保障主要采取灾后赈济,及设立常平仓、义仓、悲田养病坊等制度化建设,颁布诏书、法律条文关注弱势群体等措施。其具有政府主导、民间互助、保障的主体和对象比较单一,主要制度设施都渐行渐废,并最终失去社会保障的初衷,仍是对前朝的充实和发展等特点。影响唐代社会保障事务的因素主要有借鉴隋朝短命而亡的教训、统治者的政治意愿以及政治家的政治活动及唐中后期中央权力的削弱及战乱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唐代政府的社会保障主要采取灾后赈济,及设立常平仓、义仓、悲田养病坊等制度化建设,颁布诏书、法律条文关注弱势群体等措施。其具有政府主导、民间互助、保障的主体和对象比较单一,主要制度设施都渐行渐废,并最终失去社会保障的初衷,仍是对前朝的充实和发展等特点。影响唐代社会保障事务的因素主要有借鉴隋朝短命而亡的教训、统治者的政治意愿以及政治家的政治活动及唐中后期中央权力的削弱及战乱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