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丽君 《大观周刊》2012,(14):174-175
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大量增加,居民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有些人甚至把一些独生子女称为“小皇帝”“小公主”。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第三类:社会问题,可简称“问题题材”。小说中,有“问题小说”一类;报告文学也有这么一类,是反映社会问题的。如记述独生子女种种状况的《中国的“小皇帝”》(涵逸著);如反映当代婚姻、家庭问题的《阴阳大裂变》(苏晓康著)。这些作品,都提出和展示了人们还未感到或已经感到、正要说出而还未说出的社  相似文献   

3.
1978、1979年中国正式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25年后,第一批独生子女正走上工作岗位,开始步入社会主流。这一代独生子女们从一出生起,就面对世人的议论纷纷。然而调查显示出,曾经被揶揄为“小皇帝”的他们,其实有能力承担起历史交付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阅读治疗(Bibliotherapy)被引入中国后,受到我国图书馆学、心理学、医学等社会群体的认可。加之我国在1982年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后,家庭与社会中的“独生子女”在心理成长、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使得针对儿童的“阅读治疗”研究问题,特别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张倩 《大观周刊》2012,(10):65-65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至今已有30余年,正是这30多年来独生子女父母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并冒着传统养老风险而生养一个子女,使中国摆脱了“人口危机”,实现了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顺利转变。政府应像管计划生育工作控制“生”的问题一样,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后续社会保障问题。即要强化独生子女养老事业(包括家庭养老)规则化、制度化的问题。妥善处理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消除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育龄夫妇的后顾之忧,也是稳定我国低生育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心灵的呼唤与爱心的奉献──“少儿教育纪实文学丛书”编辑谈胡绍1997年末,我们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少儿教育纪实文学丛书”,其中包括《新人类的呼唤──中国独生子女教育纪实》、《同享七彩阳光──中国残疾儿童教育纪实》、《还你一片蓝天──中国失足...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6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我国3.3亿个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已占有20.72%。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但引起了国内各界,而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问题来自何方? 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使人们愈来愈感到生存的危机,激烈的竞争,使家长和独生子女同时意识到要在社会中立足、并作出一定成绩,并非易事。因此,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被视为必然。这些过高的期望值,导致“拔苗助长”等一些不切实际的教育行为的发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矛盾的激化,就反映在家长的苦衷与孩子的苦恼上。  相似文献   

8.
80后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他们已进入了而立之年,其中一些已经成家立业、养育后代,而他们的孩子同样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被称为“独二代”。  相似文献   

9.
飞花拾零     
不宜过多渲染独生子女的缺点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叶广俊副教授、郭梅讲师选择了北京一所小学的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及几所小学的双生子进行问卷测试,结果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卫生问题无显著差别,独生子女并不多为“问题儿童”。相反,由于独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使独生子女在教育方面有更多有利条件。有调查指出,独生子女家庭带孩子逛公园的频率普遍比非独生子女家庭高50——80%。另外,家长对唯一的孩子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所以独生子女往往有机会得到更多的、更  相似文献   

10.
当初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时候,决策者可能没有料到会出现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失独家庭。所谓"失独家庭"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家庭结构: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家执行一胎化政策,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不幸,有些家庭,由于疾病、意外等原因,独生子女先于父母死亡,留下孤独无援的中老年父母。在中国,独生子女家庭为控制人口总量做出了巨大贡献。有研究数据表明,计划生育使中国目前的  相似文献   

11.
黄勇 《大观周刊》2011,(47):7-8,26
文章阐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以及中国培智教育课程的现状,并结合二者对今天中国的培智教育课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邱晶 《大观周刊》2012,(8):195-195
乐施、谦让,有福同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身为独生子女的一代,由于家长和社会的过分呵护、关注,不自觉地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独尊意识”和“独霸行为”,不知道如何去关心别人,难得与他人分享幸福与快乐,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笔者拟结合工作实践,就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与能力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张重憬 《大观周刊》2012,(33):204-20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步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城市,很多家庭开始主张只生一个好。并且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和落实.目前我国很失一部分家庭呈现为独生子女的态势,他们将来都要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后备军,那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个性。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针对目前较为普遍的独生子女幼儿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塑造他们的性格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中,笔者就将如何对独生子女幼儿时期进行有效的个性教育,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代新公民     
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发生了两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一是改革开放,二是人口控制。20年过去了,改革开放已使整个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人口控制也有效地降低了中国人口的增长率。而在这二者共同的背景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特别是其中的独生子女们,也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发现,“这一代人与我们小时候大不相同”;人们还担心“这一代人能否承  相似文献   

15.
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预计2020年将达到2.4亿,占当时总人口的16%左右。养老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在2006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黄双月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我国养老事业社会化》的议案。在议案中提到,我国许多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成员结构是“4 2 1”。就是说独生子女结婚组成家庭后,将挑起赡养双方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12位以上老人的重担。即使不在经济上负担这些老人的供养,单是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和病痛,这些独生子女夫妇也将精力不济,难以应对。因此加快社会养老…  相似文献   

16.
房锐  杨苗 《大观周刊》2011,(40):104-104,106
1什么叫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也叫后进生,是指习惯不良或心理缺陷或品行障碍的学生,如“差生”、“落后生”、“后进生”、“问题生”、“学困生”、“个别生”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其定义为品行障碍少年。他们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起码目标,在学习、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反复出现违反准则和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他们多数成绩不好,  相似文献   

17.
张芳 《大观周刊》2013,(10):170-170
分享是与他人在情感和物质上的共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有助更好的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现如今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得唯一对象,缺乏能与之分享物质和情感的兄弟姐妹,他们“唯我独享”,以自我为中心,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中国60诞辰的前夕,王立胜博士的新作《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以下简称《基础》)出版了。这部以“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的再造和构建”为研究命题的著作,试图以“社会基础”这一核心概念作为分析框架,用以分析和解释近代以来中国农村现代化演进的方向、动力和机制问题,从而从“元问题”的角度找到破解当前“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生命与教化》,刘铁芳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该著以“生命与教化”为题,围绕个体生命与道德教化的内在关涉,意在探讨当下中国社会现代性道德教化的处境以及面临的基本问题。本书从文化——心理层面,以“个体生命的价值与尊严”为核心,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高理念,用中西比较的方法,深入总结、反思中国传统道德教化的理路和特征,总结、反思自近代以来中国现代性道德教化的两种不同的形式及其与传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认真贯彻“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精神,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定于2009年1月6日~7日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教育读物工作者大会”,期问将举办“中国教育读物建设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并同时启动“2009中国教育专家推荐百种优秀学生读物”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