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观周刊》2010,(37):119-120
本研究以王佐良的《雷雨》英译本为例,探讨以表演为目的的戏剧翻译, 旨在分析怎样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使戏剧译本具备“可表演性”。  相似文献   

2.
费米尔目的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翻译停留在语言层次的局限,强调了翻译过程中的目的性原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所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本文主要选取《纽约时报》中文网的英汉新闻标题进行分析,探讨目的论视角下新闻标题翻译的实现效果。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传统戏剧"能"、"人形净琉璃"、"歌舞伎",各有特殊的舞台结构。而这样特殊的舞台结构产生了独特的表演形态。尤其是"能"这个古老戏剧的舞台结构基本上一直没有变化,而且具有一些和中国的传统舞台共同的特征。本文旨在从舞台结构的角度来分析"能"与昆曲这两种古老传统戏剧的表演形态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陈姝彤 《大观周刊》2011,(33):13-14
广告翻译属于一种特殊文体的翻译,有着极强的目的性。主要的广告翻译原则有动态或功能对等原则、传意/交际翻译原则、目的论功能主义原则。本文通过这些翻译原则探索几种可能的广告翻译策略,并且提出了广告翻译的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戏剧的电影化为研究重点,通过对两部不同时期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戏剧改编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分析比较,从表演、语言和时空三方面探讨了戏剧由舞台走向银幕这一过程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本文借助一些经典悲剧作品,分析悲剧冲突在舞台表演时的表现特征表现形式及其展开类型,以求更好把握舞台实践中的戏剧冲突。  相似文献   

7.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公益广告带有一定的目的和预期功能,但由于中西方存在社会习俗和文化价值(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思乡之情和迁徙之好、道德主义和功利主义、情感诉求和理性诉求以及审美标准)的差异,功能目的论在英汉公益广告翻译中显得必要且实用.在此基础上,探讨英汉公益广告的翻译策略,以期提高公益广告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以来,从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开始,戏剧由舞台向银幕过渡,从而引发了戏剧艺术尤其是现代戏剧表演艺术的相应的转化.本文以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的戏剧文本(包括电影和舞台剧)为对象,具体阐述了这一嬗变的发展过程;在戏剧表演观念、演员表演的心理体验、表现内容与造型方式及演员在不同媒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剖析了戏剧表演艺术在不同媒体中所体现的美学规范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出现诸如《国家宝藏》《一本好书》《故事里的中国》等一批优秀文化类综艺节目.基于影视与戏剧艺术结合新样态,笔者提出舞台影视剧概念.舞台影视剧是结合舞台剧表演、舞台设计、多维空间设计等戏剧艺术形式与影视剧表演、蒙太奇剪辑设计等影视艺术的一种兼具舞台剧与影视剧双重特征的更适合屏幕端观看的新舞台剧样态.本文将梳理戏剧与影...  相似文献   

10.
万璐妍 《大观周刊》2012,(7):20-20,69
中国美食闻名海内外,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菜名承载着传递信息和搭建文化传播桥梁的作用。尽管在学术界时有出现对中外饮食文化差异和中文菜单翻译问题的比较研究,但其理论的系统性还不强,覆盖的研究层面也有待扩展。本文借用目的论突破前人的研究视角来探讨菜单翻译现存的问题及应达到的翻译目标和操作原则,从多方面阐述了目的论中相关因素关照下的中文菜单翻译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纸戏剧最初以文化交流的方式被带入国内,经过十年的发展,逐渐演变为一种新的阅读推广方式.本文尝试对纸戏剧进行定义,分析其构成要素和表演特性;将纸戏剧与容易与其产生认识混淆的绘本进行比较;从纸戏剧独特的舞台设计、富有变化的卡片抽拉式表演、特有的互动方式、轻松的集体阅读方式等几个方面,分析其在促进幼儿阅读推广中的积极作用,并探讨纸戏剧给儿童文学创作者和出版者带来的挑战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安晓云 《大观周刊》2012,(7):11-11,16
本文基于德国功能理论的目的论,对《红楼梦》杨译本中粥的翻译做了分析,发现杨译本在翻译粥食类时,基本采用了直译的方法,没有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根据目的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任何大胆的改动只要符合目的法则均可接受。本文作者在杨译的基础上做了试译,进行了增译或解释,主要是为突出饮食本身的文化含义,或为了从饮食反映人物的性格特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关注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社交媒体语境中产生的议程设置失焦现象的分析方法,选取戈夫曼的戏剧理论作为理论抓手,探讨了戏剧理论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是否可用。本文结合戏剧理论的舞台、角色、剧本、表演四大主要组成部分,逐一将其与社交媒体语境中的议程设置失焦现象进行对应,阐述了戏剧理论的理论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欧文·戈夫曼以人际交往中的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比作舞台上的一种“戏剧表演”,进而提出了“拟剧理论”.本文在“拟剧理论”的视角下,以《爸爸去哪儿》为例,认为电视真人秀节目呈现出前、后台位移;“舞台设置”促进节目“戏剧缜密”加强;“剧本期望”反常,角色冲突带来戏剧反应;“不协调角色”合理利用,网络运用增强宣传效果等特点,由此需从精准节目定位,突出摄制重点和增强节目真实性,彰显真人秀特点两方面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5.
魏清 《大观周刊》2012,(9):49-49,41
舞台造型在戏剧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经历了很多观念和审美上的变革,以及它作为一门艺术,在从属于整个戏剧艺术这个系统的原则上所涵盖的美学意义。通过戏剧舞台美术设计的实践,从艺术创作这个角度又一次理性认识了舞台美术的价值和创作方法。通过本文,浅析舞美创作中舞台造型和演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常蕾 《新闻世界》2011,(7):303-304
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20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功能派翻译理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第一准则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的主要理论。随着西方电影大量涌进国内市场,若想成功吸引观众,电影片名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目的论对指导片名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可以根据这一目的,在充分考虑原语文本,以及译语文化等因素的基础上,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期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戏曲作为一门舞台表演艺术,与小说等其他文体有着艺术本体上的差别。将小说叙事转化为戏曲叙事,与其说是两种文体之间的转化,不如说是文学与表演两种艺术门类间的转化。在《聊斋·庚娘》的戏曲改编中,戏曲的舞台时空特性、作为角色扮演中转机制的"脚色制"、演员的表演技艺等等舞台性因素在小说叙事的"戏剧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小说叙事不得不做出符合戏曲舞台规律的调整。中国戏曲是极重视表演的戏剧品种,舞台因素对于戏曲叙事的影响十分显著。已有的小说、戏曲研究,往往忽略了戏曲作为表演艺术其舞台叙事的独特规律,以戏曲为本位、回归舞台的戏曲叙事研究尚待强化。  相似文献   

18.
董文培 《新闻传播》2023,(17):49-51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总结概括,是新闻的灵魂所在。新闻报道的目的主要是资讯和信息的传递,新闻标题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新闻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增译、改译、拆译的翻译策略,研究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方法,帮助译者准确传达原文标题所蕴含的信息,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春人伊始.在北京的舞台上.一下来了不少国外优秀的戏剧演出.这和不久前大家聚焦人艺代表的中国戏剧的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无论从舞台、表演、剧本各个力面还是剧团的运作.这几场演出对中国戏剧人都有太多可供学习之处只是我们很难知道,何时才是他们学成之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赵骥 《文化遗产》2017,(2):80-87
长期以来,话剧史的研究一直缺乏对史料的重视,本文从戏剧文献史料着手,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重新考证、还原了早期剧人的杂闻轶事和社会生活状况、新剧舞台演出的技术呈现、演出内容以及表演效果。作者指出戏剧文献是找寻真实的戏剧历史的线索,是话剧史研究的基石,对其进行重新梳理和发掘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