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健 《大观周刊》2012,(51):137-137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也随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在使用电子商务来拓展自己的事业。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也受到电子商务飞快发展的影响.总体来讲电子商务对一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出了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综合要闻     
政府支持发展电子商务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会见前来参加’99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的Intel、HP等国内外信息技术厂商时指出: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正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运用,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支持有关部门和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99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开幕式上致词时指出: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再调整和国际市场的重新划分,开拓了新的生产领域和销售领域,对于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体制的改变,以及整个社会就业结构的改变,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无…  相似文献   

3.
关于SaaS促进全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新动力,我将分四个方面向大家做一介绍。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历程。国际贸易在整个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经历了这样四个阶段,从手工贸易到基于EDI电子  相似文献   

4.
电子信用证:出版物对外贸易结算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丹红 《出版经济》2002,(10):26-28
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逐步趋向电子化。传统的纸制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结算方式,其地位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电子信用证因其方便、快捷、准确等优势,正逐步发展成为出版物对外贸易结算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国际范围内的电子商务法律建设 因特网对日常的贸易往来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根据统计,1995年全球电子商务贸易总额为260亿美元,2001年~2002年将达到3,300亿美元,其中企业到企业的电子商务将占到80%。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国际范围内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总体上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和要求。 为消除目前法律体系中存在的电子商务发展障碍,许多国际组织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所面临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的还  相似文献   

6.
阮京文 《声屏世界》2011,(1):98-101
中国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至今,我们已经看到很多领先的,已经涉足该领域的传统企业。但我们也希望这些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对整个电子商务策略形成比较系统的战略规划,而不是简单地把线下产品放到线上进行销售。2010年,随着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飞速发展,其所带动的整个营销市场也呈现突破性趋势。我们在2009年曾预测国内电子商务领域将有近100亿的新增营销费用。的确,从事电子商  相似文献   

7.
我国《电子签名法》的正式颁布,将对中国电子商务、网上金融和电子政务产生巨大的影响。对电子商务的影响。电子签名法制定的宗旨就是为了保障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利益,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制定本法。有了《电子签名法》就可以解决电子商务参与各方的不可否认性,提高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可以实现网上自动在线支付,解决目前中国电子商务中资金流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已在外经贸、海关、银行、税务等许多领域和层次上得到应用,在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物流配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中国电子商务的进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电子商务进入商业化操作,将对传统经济产生巨大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济危机的全球化不仅影响到中国为数众多的外向型企业,也对既有的销售体系和渠道架构形成严峻的考验。美国式的大卖场文化没有像预期那样在中国收获丰硕果实,反而在经济危机的全面冲击下陷入重重困境。传统销售领域的卖场化“先进模式”如此遭遇,电子商务领域又会如何呢?  相似文献   

10.
在“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第七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组委会提出了《关于促进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现将该建议的内容刊登如下:1.发挥政府的宏观规划与指导作用,制定积极的电子商务政策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并在“十五”期间尽快出台我国电子商务的政策法规框架。政府应实施积极的电子商务政策,并注意发挥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政府的管理应以促进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为目的,探…  相似文献   

11.
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通过阐述电子商务的概念和作用。分析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说明了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只有发展电子商务,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分析了我国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举行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研讨活动对本行业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于江苏省新闻出版业的互联网发展和电子商务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从热点问题冷思考角度给各位提供一点参考意见。一、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在近期内对中国出版业不可能形成巨大的冲击。互联网是一个崭新的媒体,风行于欧美发达国家,运作于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而中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中国出版业计划经济比例相当大。因此,网络化发展的难度较大。1、出版行业是很强的意识形态领域,有很高的政治和思想导向要求,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因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历史及其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分析和总结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带来的社会效益,指出了电子商务研究和应用的最新领域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两年,电子商务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国政府对电子商务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去年,在我国也掀起了一股电子商务热潮,许多部门对电子商务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在这样的时候召开一次中国电子商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曹静雅 《大观周刊》2012,(14):79-79
现如今,中国在世界范圆内的经济地位都不客忽视,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推广,网络营销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开采.网络营销成为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重要渠道与手段。而网络品牌的缔造也成为网络营销的必要环节。品牌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网络经济发展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百度进军C2C     
孙进  张敏 《网络传播》2007,(11):66-67
10月17目,中国最大搜索引擎百度(BAIDU.NASDAQ)宣布正式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百度计划基于搜索技术和社区资源,建立网上个人交易平台(C2C)。 “百度将以C2C作为我们进军电子商务领域的突破口。”百度产品副总裁俞军对记者表示,百度进入中国电子商务将采取“ESE模式”(E—commerce based on search engine基于搜索引擎的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4月5日上午9点大会开幕式准时开始,由此为一系列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别开生面的论坛、圆桌会议、展示和特色活动拉开序幕。当今,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一个冷静、务实的发展新阶段,为此,第六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基调就是以“务实发展中的中国电子商务”为主题,注重传统行业的改造和电子商务的新发展。本着“务实”的宗旨,这次大会保持了以往颇有影响的论坛系列,举办总裁论坛、电子政务论坛、网络金融论坛、企业E化论坛、电子商务政策法规论坛、移…  相似文献   

18.
为增强软实力提供舆论支撑--媒体如何面对国际贸易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贸易,就有摩擦.有摩擦,就有争吵.这已经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常态.而有一种变化我们必须正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强劲发展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历史趋势.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方式和力度已经改变,双边或者多边磋商与谈判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这是我们反思国际贸易报道的前提.我们要寻找观察与思考问题的新视角,在习惯争吵中超越争吵,为中国企业与"中国制造"更深切地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提供舆论软实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借鉴电子商务理论推进文献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爽 《图书馆杂志》2001,20(1):24-26
1 绪论近几年电子商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子商务领域的实践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企业组织模式,电子商务营销组织模式和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支付形式。同时,理论界也及时对电子商务的实践活动进行研究和总结,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论。尽管电子商务的理论与实践目前仍在发展中,但对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2008年以来大事不断,除年初的雪灾、五月份的地震外,八月份的北京奥运以及九月份的全球经济危机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对中国互联网的影响也喜忧参半。借助奥运机会,互联网成功地提升了自身的媒体价值,同时也促进网络广告、移动增值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但经济危机的影响随之开始显现,并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深入,中国互联网发展将面临新的大考。但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不同的是,经过10年磨练的中国互联网已经拥有30余家分布各细分行业的上市企业,发展出以网络广告、搜索引擎、网络游戏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众多盈利模式,同时在3亿中国网民的强力支撑下,我们有理由对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