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辞学》是第一部系统而全面阐述修辞学的专著。本文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重释了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分别阐述了他在表述之初的两个基点:由演说者性格造成的证明——言说引起的话语表达强势,和使听者处于某种心情而造成的证明——接受者地位的突显,并且关照到了这两者在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中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本文追溯了新亚里士多德学派修辞学家的历史沿革及其对传播学形成和学派分流的影响。新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创立基于经典修辞学理论的信息分析方法并讲授传播实用艺术的公共演讲和辩论等课程。由于新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局限性,以演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传播学学者发现了其他学科所倡导的有价值的新修辞学和传播学理论。他们在吸纳这些新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同时,丰富了修辞学,推动了传播学学派的形成和分流。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学》中论道:演说者须显示他具有某种品质,须使听众认为他是在用某种态度对待他们。传播媒介也应如演说者一样具有某种特殊品质,须使受众对其产生吸引力。这种特殊的品质我们可以概括为一个词:传媒声价。  相似文献   

4.
刘建华 《传媒》2016,(14):93-94
修辞学(Rhetoric)源于希腊文rhetorica,本意为演讲的艺术,现代意义指包括言语在内的一切象征和文化活动与人的关系。其经历了古典主义修辞学、新亚里士多德主义修辞学和新修辞学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理论出发分析国外视频论文的创作实践,总结其论题选择规律、选材诉求及话语修辞规律,建构视频论文创作标准,可以为国内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论电视公益广告中的视觉修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劲 《新闻知识》2007,(9):61-63
一、视觉修辞的含义"修辞"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指为加强劝说性陈述的表达效果,巧妙运用语言的方法与技巧。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术是说服的艺术。[1]修辞学是一门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学问。历经数千年后,人们在继承传统修辞学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发  相似文献   

7.
A Rhetoric of Motives,Kenneth Burk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The War of Words,Kenneth Burke,edited by Anthony Burke,Kyle Jensen,and Jack Selze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8自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以来,肯尼思·伯克的《动机修辞学》再次以哲学方式来审视和建构修辞学。这部名作是文学界学者必读的经典。  相似文献   

8.
陈望道是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和语言学家,也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与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他翻译并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名著《修辞学发凡》(以下简称《发凡》)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有了第一部科学而系统的修辞学著作,它是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陈望道在建立中国现代修辞学体系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历史功绩不仅在于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精辟见解,还在于他为现代修辞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幸读到王希杰先生的新著《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以下简称《通论》),觉得这是一部推动中国修辞学走向新纪元的理论力作。众所周知,在我国,把修辞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是自1932年起步的,那一年,陈望道先生发表了他的著名的《修辞学发凡》,为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1996年工希杰先生的这部《通论》发表止,中国修辞学走过了整整六十四年的历程。其间,中国的修辞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发表了许多有名的论著.例如:杨树达《中国修辞学》(1933)、陈介白《修辞学讲话》(1…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传媒业的快速演进和发展,中国修辞学研究经过上世纪后20年的过渡,在新世纪明显呈现出与传播学融合的趋势,甚至可以称之为"媒介转向",并已形成媒介学与修辞学相交叉的媒介修辞学的学科雏形。囿于知识系统、教育体制及专业区隔的规约,媒介修辞研究目前还存在一些缺憾和问题。在全球修辞学语境下,中国媒介修辞学将在专业化、综合性研究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理论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话语权是指一种信息传播主体的潜在的现实影响力,中国古代就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君无戏言”之类的古语。传统中,话语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修辞学和诗学,主要研究演讲和文学艺术,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典范性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随着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超越人际交流,话语概念及含义有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胡泽 《青年记者》2015,(5):26-27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修辞学》中将说服力分为三部分,即逻辑诉诸(logos)、人格诉诸(ethos)和情感诉诸(pathos)。1在说服学的范畴内,亚里士多德于两千多年前便提出了诸如劝说要尊重事实与真理,论证要言之成理、合乎逻辑等一系列有深远意义的说理法则,足见说理的逻辑性对西方世界的深远影响。新闻报道在处理涉外新闻或者国际议题时,更要注重报道的说理性与逻辑层次,综合把握国内外受众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受众研究历来为修辞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所重视,近年来其研究越来越表现出多维融合发展的趋势。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回顾了国内外受众研究在修辞学和传播学视角下的发展历程,可以认识到国内在受众研究理论本土化和采用分层研究、民族志研究等方法的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14.
语境是修辞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语境差是修辞学语境研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为深入探讨语境提供新的方法。作为语言学概念,语境差概念内涵和外延有待于进一步明确。由于语境研究的普遍性、共通性,语境差概念及理论可以作为其他学科的共享资源。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根据自己的自由理性的人性主张确立了系统的德性论思想,他通过对善、德性、幸福及其关系的论述,以严密的逻辑思维完成了其伦理思想的论述。本文主要从人性视野下亚里士多德德性论之理论基础——善、价值归依——德性、终极关怀———幸福三方面进行论述及论证,认为至善、德性、幸福根本上是统一的,亚里士多德追求的是一种近乎神性的完善的幸福,并具有及其积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谁是“百科全书之父”? 西方人喜欢把某重要事物的创始者称为某事物之“父”。那么,谁是“百科全书之父”呢?西方比较多的人认为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因为他为了讲学编写了全面讲述当时已有的一切学问的讲义。也有人说是柏拉图(前427~前347),他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有人说是斯彪西波(卒于前338年),因为他留  相似文献   

17.
背景提要修辞批评是一个系统地探讨和阐释修辞行为的过程。采用新修辞学的定义,解读社会生活。因为今天的修辞不再是我们过去所理解的那种修辞,即不是“修辞手法”意义上的“修辞”,而是界定在运用话语和象征来达到某种目的话,那么我们的研究对象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文化现象。我们的生活环境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象征环境,也就是一个修辞环境。因此,修辞批评的意义就在于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生活中这些文本的意义。本世纪60年代以来,修辞学批评由一种模式演化成了多种,其中成为主流的批评范式有:新亚里士多德主…  相似文献   

18.
林梅 《新闻知识》2012,(5):14-16
俄罗斯自上个世纪末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大众传媒从形式到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媒话语作为媒体影响和说服受众的主要手段成为现代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俄罗斯学者运用修辞学理论对传媒话语的建构和表达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当前主要存在的话语道德、"极端受众中心论"等问题,并呼吁通过传媒话语恢复和建构受众的民族认同感,从而增强媒体的社会功能。对俄罗斯传媒话语修辞批评的分析和总结对我国的大众传媒研究有着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修辞学发源于古希腊时期,其在历史长河中为了生存和发展曾多次改头换面,导致修辞学的体系未能完全。总结其中缘由可分为修辞学的自我遮蔽和传播学对修辞学的遮蔽,即“双重遮蔽”。内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修辞学撒播到其他学科中,走向跨学科融合发展的路径。从传播学的视角探究其与修辞学的融合,研究发现二者之间产生了可期的交叉成果。修辞学的未来须冲破自身壁垒,吸收借鉴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肯尼斯·伯克的修辞学理论给予更多重视,观照新修辞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继续往跨学科融合的多元化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强哲 《大观周刊》2011,(34):17-17
“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关于说明事物存在和运动变化的观点。与以往哲学家不同的是他在事物内部找原因。通过质料、形式、动力、目的四方面的论述来证明世界的本原和事物的存在。通过对“四因说”的解读,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亚里士多德在思维模式上的转变和在唯心、唯物主义之间的徘徊,以及他试图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找一种折中的理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