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矛盾表达法,是用一组前后矛盾或不协调的词、短语、句子互相修饰,限制或搭配以形成强烈对比的一种表达方法,这种表达法在外语中比较常用。例如,在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巾,奥赛罗轻信谗言,错杀了清白无辜的妻子。但他认为自己维护荣誉的动机是正当的,因此他说:“要是你们愿意,不妨说我是一个正直的凶手。”“止直的凶手”就是矛盾表达法的妙用。再如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凯普来物家的花园中第一次幽会时难舍难分。朱丽叶在离别时对罗密欧说的话也用了矛盾表达法。“离别是这样甜蜜的凄清,我真要向你道晚安直到天明!”  相似文献   

2.
王苏平 《学语文》2002,(2):12-12
作为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主要通过戏剧动作、冲突来表现主题。全剧的戏剧动作主要有七个:一是戏剧开场(序曲)。动作:械斗。两个世仇之家蒙太古家和凯普莱特家“三次为了口头上的一句空言,引起了市民的械斗”。这时的剧情充满了仇恨的调子。二是开端。场景是朱丽叶家的舞会。动作:一见钟情。罗密欧化妆前来一睹芳容,场面非常的喧闹,这通常是喜剧的开端。三是发展。这一段是另一种风  相似文献   

3.
《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是莎士比亚(1564—1616)早期创作的名悲剧。它诗意盎然,热情充沛,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和喜剧氛围。其艺术风格与作家早期创作的大多数喜剧相一致,被人们称为抒情悲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悲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分析以及对其诸剧人物。情节安排的对比,试图揭示莎士比亚对悲剧效果的特殊处理和对人物描写的特殊风格。《罗密欧与朱丽叶》虽属悲剧,但从精神上说它具有喜剧特征。莎翁一改传统模式,塑造了悲喜双重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5.
假死     
《海外英语》2011,(9):39-39
莎士比亚著名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为了能够和罗密欧重聚服毒假死。假死事件不仅会发生在莎翁的舞台上。现实生活中也有人“以死相欺”。  相似文献   

6.
蒋倩 《外国语文》2021,(2):35-44
莎士比亚在他的许多剧作中直接或间接地书写英国的瘟疫.《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关于瘟疫起源的叙事,既来自于基督教的神谴论,又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剧中关于瘟疫应对措施的叙事,既强调早期现代英国世俗统治者的隔离政策,又从精神领域强调基督教的忏悔祷告.基督教会,尤其是激进清教徒对当局的隔离政策既有反对又有妥协.剧中瘟疫叙事所体现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经典双关语为例,结合朱生豪,梁实秋两位翻译家的中译本,探讨如何理解和表达剧中双关语所体现的双重含义,并简单总结出一些双关语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视点下的"戏剧"属于语言艺术,因而语文教师在进行戏剧教学时就必须把握"语文"特征体现"语文"特点。说到戏剧教学的"语文价值",大概没有人会对如下阐释提出异议。戏剧是语文综合活动的最佳平台。戏剧教学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以提升,甚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欣赏剧本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剧本的创作、对剧本文本以及表演的评论又是在进行写作实践活动……但是,如何进行戏剧教学呢?目前似乎还没有可以让多数语文教师普遍认同的方法。戏剧教学于是就有了如下情形:对剧本一读了之者有之,将剧本作为普通文本解读者有之,课堂上着力讲授戏剧知识者有之,不顾语文特点致力于戏剧表演者亦有之……本期刊登的四篇课例是几位一线教师的尝试与探索,七位评者的见解也只是一家之说,并不意味着是在为戏剧教学提供策略指导。我们希望以此引起同仁对戏剧教学更加深入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两位戏剧大师在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的东西方剧坛上都作出了泽惠人类的卓越贡献。本论文拟从《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剧作的梦境描写与做梦情节入手,分析两部剧作中对梦境的不同处理方式折射出中西不同社会文化氛围对剧作家的影响,而强调梦中“至情”论与梦背后“上帝”的存在又反映出二人所处文化语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所作的爱情悲剧,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生死之恋表达了作者人文主义思想。《西厢记》则是我国元代王实甫的代表作。此剧首次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呼声,具有时代进步性。这两部著作虽出自不同作家之手,文化背景,时代氛围也各不相同,但却有惊人的相似点。本文主要从主题、人物形象、戏剧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对两剧本进行对比,总结了其异同点。  相似文献   

11.
12.
陈小琴 《学语文》2006,(6):4-14
威廉·莎士比亚(1556—1616)和汤显祖(1550—1616),是东西方处于同一历史发展阶段中交相辉映的两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和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1598)都产生在十六世纪九十年代,相差只有三年,高中语文教材也分别作了节选。通过对这两个剧本的分析,可以了解莎士比亚戏剧和元明戏曲的异同,也有助于探讨中西方古典戏剧的特点和规律。(一)题材·主题·人物形象《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如同整个莎士比亚戏剧和元明戏剧一样,都是以古代传说或前人著作为题材,以彼时彼地的生活为背景,表现时代(剧作家所处…  相似文献   

13.
欧洋 《教师博览》2008,(1):51-51
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是名震天下泽被后世的一代文豪。著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等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可他竟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熏陶。也因此,他的作品遭到质疑,有观点认为以“莎士比亚”署名的剧作.其作者另有其人。不过,其身世的隐秘也确实给后人留下了猜想空间.就如同其碑文一样充满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我们唱响了一出荡人心魄的爱情悲剧,剧中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他们心中神圣的爱情双双殉情.悲剧的艺术魅力强烈地感染着每一个读者.我上这一课时给学生特意放映了整部戏剧而不只是节选的部分.当学生看到罗密欧为朱丽叶之死而准备自杀殉情.而劳伦斯还在与另一个神父谈论信件的重要性时.都心急如焚地大声喊叫:“快点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特对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次要人物劳伦斯神父的多重身份进行分析,对他在剧中所具有的悲剧见证人与导演者、预示结果者、叙述者和人文主义者等多重身份加以归纳整理,以此管窥莎士比亚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了名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描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罗密欧和朱丽叶在封建制度的迫害下双双惨死的悲剧,凸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与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  相似文献   

17.
18.
程诺 《学周刊C版》2019,(17):173-173
元人王实甫的《西厢记》和西方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中西戏剧史上两大爱情名剧,二者皆以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主题,歌颂了与封建势力相抗衡,争取自由爱情婚姻的精神,并且还同样塑造了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心腹仆人"这一形象。文章通过《西厢记》中红娘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乳媪的比较,展现中西戏剧中配角在身份地位、性格发展、思想观念方面的相同点,以及在守护主人爱情的态度、主仆关系、推动主人恋情的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而揭示这一形象在戏剧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王玉强 《语文学习》2010,(9):20-21,24
爱情。绝崖边缘的花瓣——读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两朵娇艳的并蒂莲.盛开在荒芜的花园。世仇与结怨埋葬了爱情的火焰.只有死亡的抗争.才会消解家族的仇怨?  相似文献   

20.
王晨 《考试周刊》2009,(9):37-39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重要的、帮助人类更好、更清晰地了解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认知工具。本文通过分析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中"爱情是实物"、"爱情是光"和"爱情是旅程"三个隐喻模式,来论证认知隐喻的运行理念和运行机制:源领域向目标领域的映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