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考点1乙醇的结构、性质(1)乙醇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结构简式为CH3CH2OH,其分子可以看成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乙基取代了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乙醇是一种极性分子,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与水可以任意比混溶,且其溶液浓度愈大,密度愈小.乙醇分子中乙基与有机物会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羟基与无机物也会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因此乙醇是一种能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良好的极性溶剂.  相似文献   

2.
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 ,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 ,自己归纳总结。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并逐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2 教学过程2 .1 课题引入应用三维动画展示出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 ,碳、氢、氧三种原子分别用黑、红、蓝球表示 ,能自由旋转 ,再利用动画使羟基转移到苯分子中 ,让学生分析苯酚和乙醇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 :它们都有羟基 ,并都与烃基相连。不同…  相似文献   

3.
知识目标: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掌握乙醇的结构式和化学性质;理解乙醇的结构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氨分子的结构,掌握氨的性质,了解氨的用途。2.通过对氨分子结构的探索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3.通过氨的性质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理解有关实验现象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5.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1.1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乙醇的催化氧化性质,了解其用途. 1.1.2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假说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3.1 以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6.
陈益 《化学教学》2013,(1):37-40
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衍生"的视角使学生认识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通过乙醇与水和乙烷性质异同的比较,让学生感悟乙醇分子内乙基和羟基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形成初步的"衍生观"。  相似文献   

7.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是苏教版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的内容。教学目的:掌握乙醇的组成、结构特征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分析乙醇的分子结构及反应中断键的部位,体会结构与性质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刘杰 《成才之路》2010,(3):40-41
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式、性质和用途。通过从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 :1.从 CO与 CO2 的组成结构不同 ,了解两者在结构上的差异 ;2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 CO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3.了解 CO的物理性质、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环保意识 ;4 .与 H2 、C、CO2 性质进行对比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CO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 :复习 CO2 的化学性质引入新课。 CO2 、CO都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 ,CO2 分子比 C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所以 CO与 CO2 在性质上有很大差异。一、物理性质 :(阅读教材请学生归纳 )列表比较 CO、CO2 的性质差异。二、化学性质 :1.可燃性 :CO是由 C经…  相似文献   

10.
1 乙醇是电解质吗? 乙醇分子中由于羟基的存在,可以微弱地电离出氢离子,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既然乙醇可以发生电离,那么能否说乙醇是电解质呢?显然不能,虽然乙醇可以电离(事实上绝对不电离的物质是很少的),但是因其电离非常微弱,我们在对物质分类时仍把它归在非电解质类中.  相似文献   

11.
采用拉脱法测量了不同质量百分比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结果表明:乙醇水溶液表面张力系数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幅由大变小.分别建立了分子质点模型、胶团模型和键合作用模型:将液体分子视作质点,从表面分子受力和表面能角度论证了分子质点密度的增加使表面张力系数增大的机理;从乙醇分子内部微观结构的角度,结合表面活性原理,分析了分子结构的两亲性使其在溶液表面富集及在溶液内部自聚成胶团的过程,阐述了该过程使乙醇溶液表面张力系数随浓度增加而减小的机理;考虑到乙醇分子与水分子的水合作用,溶液中形成的不同团簇中氢键作用力不同,氢键作用的减弱导致了溶液表面张力系数变小.研究证明,3种理论模型的作用同时存在于乙醇水溶液中,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  相似文献   

12.
通过选择合适的试验条件,探究影响乙醇及苯酚与钠反应速度的实验条件,以此验证乙醇与苯酚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活动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1.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2.了解乙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3.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二·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三.教学难点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被活泼金属原子取代.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实验发现、类比推理.五.教学过程[引言]在第四章中,我们学习了烃类有机物-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知道它们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同时,我们也知道这些烃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引进第三种、第四种元素.[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烃分子增加其它元素?举例说明.[指出]烃分子…  相似文献   

14.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已成为对生物分子相互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为了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这种技术,构建了基于波长检测型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平台,并用于实验教学.该测量平台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起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叙述了表面等离子共振测量的基本原理,介绍了该实验平台的构成,给出了测量结果--共振波长与乙醇质量分数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册第36页例1及试一试、练一练。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经历分数的意义的概括过程,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理解单位“1”,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分子、分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乙烯是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之一,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非石油路线生产乙烯又成为研究热点。因此,用生物乙醇催化脱水制乙烯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同时,乙烯的制备又是有机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制备乙烯最常用的方法有乙醇分子间脱水和溴乙烷脱溴化氢。但卤代烷的蒸气有毒,而乙醇价廉易得,所以,实验室通常用95%乙醇、浓硫酸、五氧化二磷和少量干净的河沙,迅速加热升温至160℃-170℃制取乙烯。该法制取乙烯,优点是:原料便宜易得、装置简单,一般实验室皆可完成;缺点是:1.副反应多、产率低、气体纯度低。2.反应温度较高,对温度控制要  相似文献   

17.
一、乙醇是电解质吗?乙醇分子中由于羟基的存在,可以微弱地电离出氢离子,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既然乙醇可以发生电离,能否说乙醇是电解质呢?显然不能,虽然乙醇可以电离(事实上绝对不电离的物质是很少的),但是很微弱,我们在物质分类时仍把它归在非电解质类.与此类似,苯酚也可  相似文献   

18.
教师活动 (板书)一、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你桌上的材料(每组2个C、6个H、1个O,8根连结管,要求用完) 拼一个C2H6O的可能结构模型 比一比,哪组同学拼得最快 [提出假设](结合学生探索、教师归纳) 根据有机结构的价键理论,乙醇分子可能的结构式有二种:  相似文献   

19.
1.乙醇与丙酮。错误方法之一是用单质钠,以为乙醇酵分子里羟基中的氧原子可被钠取代产生氢气,而丙酮分子中因无羟基则不能发生取代反应故无氢气放出。实验证明丙酮也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2CH_3COCH_3 2Na—→2 [CH_3COCH_2]~-Na H_2↑.错误方法之二是仿照乙醇与浓硫酸在170℃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以丙酮代替乙醇来做实验,以为不会产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的气态物质,从而达到鉴别的目的。但经实验证明,丙酮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的气态物质能很快地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因为二分子丙酮脱去一个分  相似文献   

20.
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的原理,了解乙醇在工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探索、归纳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