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新闻传播面临的新形势 全球化加速民主化和信息化。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将在更广泛更深入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面对六个方面的挑战:(1)低关税降低了海外传媒进人中国的门槛;(2)最惠国待遇给了所有成员国(地区)准入中国的机会;(3)国民待遇和跨境服务保障中国公民有权接触获准进入的海外媒介;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传播的飞速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作为一个新闻人,应该意识到,媒体传播本身就具有其双面的效果,一方面促进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加速到来,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与制约,再加上自身的约束能力落后,导致新闻伦理问题随着媒体传播的扩散而日益严重。本文笔者主要从媒体传播中的新新闻伦理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探究,旨在明确媒体传播中的擦边行为,确定边界,希望可以提高媒体人的职业素养,规范新媒体传播行业。  相似文献   

3.
当下新闻评论出现的一些问题,既源于评论者在专业性上的不足,同时也凸显出其在伦理层面上的某种缺失,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笔者列出一份评论的伦理"负面清单",包括"唯快不破""断章取义""利益代言""常识滥用""道德优越""话语伤害",相应的,提出时效的伦理、事实的伦理、立场的伦理、专业的伦理、视角的伦理、话语的伦理,共6个方面的伦理问题,以廓清认识,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4.
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是新闻学界十分重视的研究方向,然而笔者在阅读近年来国内的该类学术研究文章的过程中,发现其中普遍存在“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两个概念使用混淆的问题。这种状况使研究成果打了折扣,令读者费解。  相似文献   

5.
"一次不实报道就能让农民桔子卖不动""一篇虚假新闻足以阻挡上市步伐""一波走偏的舆论竟能导致社会不敢扶老人"……行走在基层,总能听到不少人对新闻不良现象的吐槽。他们的微观感受,在媒体那里折射的正是道德滑坡的笔端、责任缺失的镜头和没有灵魂的点击率。可以说,正是这种"新闻雾霾",把社会生活空间污染了。而这个污染的源头,则是从一些媒体人的心灵蒙尘开始的。如何净化心灵?如何强化职业伦理?如何让道德约束刚性起来?新闻  相似文献   

6.
姜赟 《中国广播》2015,(2):94-95
"一次不实报道就能让农民桔子卖不动""一篇虚假新闻足以阻挡上市步伐""一波走偏的舆论竟能导致社会不敢扶老人",可以说,正是这种"新闻雾霾",把社会生活空间污染了。而污染源头,则是从一些媒体人的心灵蒙尘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熊壮  贺碧霄 《新闻记者》2012,(10):71-77
市场化改革给新闻业带来了重大而微妙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我国传媒人职业规范的严重缺失。本文尝试从失范理论的角度切入这一现实问题,在对经验材料解读的基础上,展现这一现象背后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个体从业者对此的适应性类型。最后,强调了基于哈贝马斯交往伦理理论的"道德即责任"的传媒责任模式来看待职业规范缺失问题在研究策略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的虚拟特质,使新闻信息传播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媒介伦理失范现象的出现。本文通过对我国当下新闻传播伦理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各种虚假新闻信息的泛滥、媒介审判现象、人肉搜索的负面效应等新闻传播伦理问题对人们正常生活和价值导向产生了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网络舆论环境积极向上的氛围,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蒋艳芳 《新闻知识》2006,(11):26-28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为了取得某种效果,“不为效果而从事传播及传播研究,同不为胜利而进行战争,是一样荒谬,一样不可思议。”[1]在传播效果研究中,最具实用价值的当属劝服理论。西方传播学中的劝服理论(p e r s u a s i o n),又译为“说服理论”,是传播者试图利用传播的信息来改变他人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研究。最早对劝服理论开展系统研究,并卓有影响的是以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霍夫兰(1912-1961),他是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1953年出版的《传播与劝服》被视为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的代表作。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播活动,也是…  相似文献   

10.
黄静茹 《中国编辑》2021,(12):56-61
科学传播伦理旨在规范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活动,使其服务于科学与社会的良好发展.数字媒介技术的不断变革,科学自身不确定性的持续增强,给科学传播带来诸多改变,引发了伦理原则不明、主体责任不清、传播品质下降和传播效果不佳等问题.在数字时代,应明确科学传播伦理原则、强化科学传播主体责任、规范科学内容生产和分发、完善科学谣言辟谣机...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直接影响了媒体本身和新闻实践层面的新闻记者,最突出的就是新闻职业操守的缺失。在实现"中国梦"的语境下,恪守职业操守、培育职业精神就显得更加迫切。笔者认为,恪守职业操守共筑中国梦是当今时代新闻工作的主题,应勇于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积极因子",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坚决杜绝"有偿新闻"、严格遵守新闻纪律等方面着手,努力构建恪守新闻职业操守的社会环境和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情报门”事件中自杀身亡的生化武器专家凯利作为一个真正的、诚实的知识分子 ,希望自己的一切言行都有利于正义与公正本身 ,而不是为了某一派政治经济势力作宣传。虽然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不知道社会的不公正到底是从何而来 ,但是他们绝对能够感受到所有的不公正。那些被社会上各种势力百般凌辱与欺压 ,心中郁郁不平 ,选择厌世自杀的人 ,必然怀着对人性极度的绝望。那么 ,在一些悲剧事件的发生和报道中 ,媒介的角色和职责怎样 ?事件本身又能引起新闻界什么样的反醒呢 ?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3.
在沟通主体关系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伦理的尺度从来是定义职业规范的核心内容。而媒体伦理的坚持与放弃,既与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有关,更在根本上从属于制度规范的完善或缺失。在这种意义上,“第四种权力”本身的独立性其实并不真实,其责任伦理的缺失自然可以溯源于另外的庞大存在。  相似文献   

14.
2019年7月19日,南昌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犯罪嫌疑人万某弟提起公诉,这件震惊网络的重大杀人案件重新登上微博热搜,人们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这一事件,这一案件之所以能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与相关媒体对其有倾向性的报道不无关系,本文将对此进行说明,并对与这一事件有关的新闻报道进行媒介伦理分析,尝试给出一些提升此类新闻报道的媒介伦理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我国的新闻传播业飞速发展。但是传媒人职业良知的缺位与不完善,成为影响新闻职业伦理的最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代新闻职业伦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好新闻职业伦理要从两方面抓起:一要加强制度建设,二要加强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戴静霄 《新闻传播》2014,(2):317-318
日益丰富的媒体传播形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的整体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对于报道过程中的道德伦理观的把握在行业商业化的冲击下日益淡化。本文以早前引起人们广泛讨论的"杨武事件"为例,看媒体片面性的报道所带来的影响及后果。  相似文献   

17.
“暗访”、“卧底”、“揭秘”——打开今日报章、网络、电视,这些热词如有魔力深深吸引公众视线。打着虚拟的身份,借着虚拟的由头,似演员周旋于各色人群之间,如侦探穿越迷雾寻觅真相……当暗访给记者带来淋漓快意,给受众带来鲜活猛料,一个关于暗访的道德伦理困境悄然浮出水面:离不开欺骗手段的暗访,如何处理世俗伦理与职业伦理的冲突?怎样把握动机与手段的统一,避免暗访逾越法律、道德和职业规范的边界,沦入“导演新闻”乃至编造新闻的危险暗区?这些需要传媒从业者理性考量,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是建构规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后区前置”媒介情境下新媒体传播的伦理失范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5,(23):54-58
媒介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新的媒介情境,打破了不同信息系统的分离状态,出现"公共情境"合并"私人情境"的现象,极大拓展了媒介的"前区"空间。伴随着信息处理、接受方式的变化,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价值取向、文化认同等一系列要素都在经历深刻变化。本文结合媒介情境理论,探析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日益严重的伦理失范现象,分析媒体传播伦理失范的表现和成因,以期构建新媒体传播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夏德元:2015年的跨年夜如期而至,在上海,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热情高涨地商讨着各种出游的计划,微信朋友圈里的庆祝与晒图也是此起彼伏。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几小时前备受推崇的外滩亮灯仪式却成了新年夜跨不过的阴影。很快,有关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新闻陆续出现,伤亡人数不  相似文献   

20.
“微博问政”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融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4月13日,我国外交部开通了一个名为“外交小灵通”的微博,开博仅6天就吸引了2万多网友的关注。据悉,这是我国第一个部委开通的微博。其实,早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微博问政作为网络问政的新形态就已备受追捧。到2011年两会,短短140字的“微信息”已成为网民关注两会的重要渠道。微博的低门槛、低成本,让更多的人有了话语表达的便利,从而使信息发布的手段更加简单且数量更为庞大。正由于微博这个新兴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多种优势,因而以报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面对微博问政迅猛发展的势头时,既要有面对大众传播新形态的危机感,又要在保持固有价值并发扬光大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微博问政与自身新闻传播的“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