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摇尾巴的狼》是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这个故事通过老山羊对狼保持高度警觉,识破狼的伪装,告诉人们坏人不管多么狡猾,只要人们认真观察、冷静思考,就能认清其本质而不被花言巧语所蒙骗。这则寓言故事性强,文字浅显,以读助讲,体会其寓意。课文中狼和山羊的五次对话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通过读来了解狼狡猾、凶恶的本性,理解老山羊几次说话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样逐步识破狼的本来面目的。教学中,教师可按初读懂大意,细读懂词语,品读理线索这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
九义小语五册第26课《会摇尾巴的狼》是一则寓言,讲一只掉进陷阱里的狼用欺骗和威胁的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老山羊从它的花言巧语和硬尾巴上认出它是一  相似文献   

3.
第五册《会摇尾巴的狼》是一篇寓言故事。课文叙述一只掉进陷井里的恶狼采取各种手段欺骗老山羊,想要老山羊搭救它。老山羊一次又一次识破了狼的伪装,没有上当受骗。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坏人无论怎样伪装也掩盖不了其凶恶的本质,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善于观察分析,就能识破他。  相似文献   

4.
《会摇尾巴的狼》(第五册)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用欺骗和威胁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老山羊从它的花言巧语和尾巴上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的狼,没有受骗。文章内容比较简单,情节也不复杂。所以在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创设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维。下面简要谈谈本课的基本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5.
《会摇尾巴的狼》(第五册)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用欺骗和威胁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老山羊从它的花言巧语和尾巴上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的狼,没有受骗。文章内容比较简单,情节也不复杂。所以在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创设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维。下面简要谈谈本课的基本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6.
《会摇尾巴的狼》是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讲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用欺骗和威胁的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老山羊逐步识破了它的花言巧语,没有受骗。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坏人,其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要善于识破他,不要被假象蒙骗。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以读为...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小语大纲 (试用修订版 )明确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 ,如何体现这一教学思想 ,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笔者认为 ,一个简单而有实效的方法 ,就是让学生自主阅读 ,自主思维。下面以《会摇尾巴的狼》(六年制语文第五册 )一课为例 ,简要地谈谈其基本作法。一、发现———让学生自己走进文章中去《会摇尾巴的狼》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用欺骗和威胁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老山羊从它的花言巧语和硬尾巴上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的狼 ,没有受它的骗。文章内容比较简单 ,情节也不复杂 ,所以在教学中 ,要千…  相似文献   

8.
情意目标一般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诸方面内容。而小学语文课中的情意目标与其他学科,特别是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意目标不同,它具有隐性的特点。因此,如何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意目标的达成,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下面,试以第五册课文《会摇尾巴的狼》为例,谈几点看法。 《会摇尾巴的狼》这篇课文主要写一只掉到陷井里的狼和一只老山羊的5次对话。它的情意目标可确  相似文献   

9.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突破重点──《会摇尾巴的狼》教学设计深圳陈志红《会摇尾巴的狼》是出自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之手的一则寓言,结合学生实际,该课文略有文字改动。本则寓言,情节线索十分清晰。其教学重点是狼和老山羊的五次对话。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语气、神态...  相似文献   

10.
《会摇尾巴的狼》这则寓言故事,通过老山羊与狼的五次对话,讲了狼怎样欺骗羊,羊怎样一步一步识破狼的经过,给人们以启示。本文故事情节紧凑,对话多,如何进行段的教学呢? 一、整体着眼识段 三年级段的训练,既要通过理解句意,掌握自然段的内容,认识自然段的构段形式,还应注意渗透意义段的概念,使学生认识若干自然段按内容联系组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中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寓言《会摇尾巴的狼》篇幅短小 ,结构严谨 ,浅显易懂 ,寓意深刻。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重视以读代讲的训练 ,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一、读出感情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听录音磁带 ,初步定下课文朗读的基调 ,学习各段课文时 ,再加以指导。课文通过五次对话给狼和老山羊都作了形象的刻画 ,每次说话的目的、心理、动作、神态都不相同 ,语调也有所变化。我在指导朗读时特别让学生注意有关的提示语 ,读出老山羊和狼的思想感情变化。例如 :文中第二次对话中 ,狼装出一副又老实又可怜的模…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第五册有一篇题目叫《会摇尾巴的狼》的课文。课文讲的是 :一只狼掉进了陷阱里 ,一只老山羊从井边经过 ,狼乞求老山羊把它救上去 ,老山羊没答应 ,离开了。课文要“告诉”学生的道理是 :不要怜悯和救助恶人。通过寓言故事教育孩子 ,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是我们惯用的教育手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的价值观念也会变 ,以我们几千年不变的寓言故事和价值观模式来束缚当今的儿童 ,将我们成人的观念和价值判断强加给儿童 ,迫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期望去想、去做 ,似乎有些不妥。如果拿这篇课文给孩子们自己读 ,让他们讲讲自己…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组有两篇精读课文:《寓言两则》和《会摇尾巴的狼》,两篇略读课文:《群鸟学艺》和《七色花》。教材修订后,课后题有了明显的变化。下面谈谈课后题变化的大致情况以及应该采取的教学策略。精读课文的课后题,通过整合、重组,题量有所减少,重点更为突出。主要变化有以下四点。一、规避烦琐分析,落实感悟体验如《会摇尾巴的狼》第2题:“从课文中找出狼对老山羊说的话,读一读,想一想狼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而修订前的题目是:“默读课文,仿照例子,从课文中找出狼对老山羊说的话,先提出问题,再思…  相似文献   

14.
第五册     
第五册26 会摇尾巴的狼(指导与说明) l第1题是初步培养学生在默读中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能力的练习。可指导学生默读后先勾画出狼对老山羊说的话,然后仿照例子提出问题,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与交流。 2第2题是领会寓意的练习。可在第1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认识老山羊为什么没上狼的当及其原因。 3.第3题是培养学生体会在句子中准确地用上一些词语,可以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准确,感情色彩更强烈的练习。可指导学生先比较,然后再谈,从中感悟、体会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4.第4题是分角色朗读的练习。…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有点浪漫的关于羊和狼的故事、善良与邪恶的故事,一只老山羊生了七只小山羊,老山羊给小山羊传授了防止狼入侵的本领。狼第一次入侵以失败告终,但后来狼改变战术,心地善良的小山羊上当了,狼吃掉了小山羊中的六只。最后,幸运躲起来的那只小山羊向母亲报告了所发生的一切。老山羊悲伤至极,而当它看到狼正在树下休息时,老山羊上前剪开狼的肚子,并成功救出了小山羊……故事结尾当然是象征邪恶的狼,死掉了!  相似文献   

16.
《会摇尾巴的狼》是一篇寓言,课文讲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用欺骗和威胁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老山羊从狼的花言巧语和硬尾巴上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的狼,没有上当受骗。课文抓住狼的狡猾,诡计多端和老山羊忠厚,善于  相似文献   

17.
《会摇尾巴的狼》是一则寓言。讲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用欺骗和威胁的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老山羊从它的花言巧语和硬尾巴上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的狼,没有受它的骗。本文融思想性和语文知识为一体,具有短小精悍、情节生动、寓意深刻的特点。下面对该课教学谈几点建议。一、了解寓言内容,理清故事情节针对本文故事性很强这一特点,在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寓言内容,理清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朗读中仔细品味,领略艺术形象,感悟寓意。可抓住课文中形象化的语言加强朗读训练,通过读了解寓言内容,理清故事情节,课堂提问不宜过细过碎,可围绕以下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狼是一种动物,据说,它会吃人,所以被比喻成坏蛋。课文《会摇尾巴的狼》,就是把狼比喻成狡猾的坏“人”。一、冒充朋友。当狼掉进陷阱里爬不上来时,它就对老山羊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谊,帮帮忙吧!”其实,狼平时就是老山羊的敌人,它会吃掉老山羊。狼在陷阱里爬不上来,便用这种方式骗老山羊帮助它爬上来。二、花言巧语。当老山羊看出了它像狼而不是狗时,狼又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点像狼……你只要伸下一条腿来,我就得救了。我一定好好答谢你,给你舔毛,帮你咬虱子……”老山羊知道,这是狡猾的狼的骗局。三、会摇尾巴。当老山羊不…  相似文献   

19.
教学要求; 1.由扶到放指导学生阅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寓意。2.反复朗读人物对话,知道写人物语言除了选择好安放提示语的形式外,更主要的是对话要能揭示人物特点。教学重点: 朗读狼与羊的五次对话,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教学准备: 1.整篇课文的配乐朗读的录音。2.化装表演需要的道具。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语言描写,不仅能交代事情情节,尤其能反映人物内心活动,刻划人物思想性格。五年制第七册33课《高大的背影》有两段三轮工人和大娘的对话,反映了三轮工人助人为乐、不计报酬的高尚品质。教学这两个对话片断,凤凰坡小学曾龙老师采用了“分析语言,引读对话,以法导学”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