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朋友到我家来,看见我6岁的儿子玩得很开心,不由得伤感地向我讲起他儿子冬冬的事来。 冬冬上幼儿园大班了,特别怕雷声。每年夏天遇到雷雨天气,冬冬总是怕得要命。在幼儿园里,不管上课还是下课,只要一听到雷声,他就躲到老师身边,紧紧地依在老师身上;在家里会“扑通”一声跪下向父母、爷爷奶奶说自己很乖,并向天求饶。孩子已经到了有雷必躲,有雷必跪的地步。  相似文献   

2.
儿子顽皮可爱,妻子常拥之入怀,亲昵地叫他“乖儿子”。一天,我下班回家,正好看见儿子独自搂着鸭宝宝玩具,一个劲儿地说“:乖儿子,乖儿子,我的好宝宝,准备吃饭了!”除了手中的鸭宝宝,他还把毛绒狗、布袋熊一起摆在了沙发上,一会儿照顾照顾这个,一会儿又拍拍那个,忙得不亦乐乎。原来,儿子是在模仿妈妈,把玩具当成自己的“乖儿子”了。看着儿子撅着嘴巴喃喃自语的可爱模样,我不禁想:何不充分利用孩子喜欢模仿的天性来实现教育的目的?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几经考虑,我决定从培养儿子的爱心开始做起。“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灵是一张…  相似文献   

3.
家教三题     
马肃霜 《山东教育》2005,(18):43-43
(一)褒奖孩子莫加“责备尾巴” 邻居的孩子高高兴兴地把一朵小红花拿给他妈妈看,妈妈称赞说:“这是老师奖励给你的吧?很乖.你进步很大哦!”孩手听了好开心。不料妈妈却接着说:“孩子,想想你还有那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妈妈看见有的小朋友怎么拿着两朵小红花,而且还比你的大?……叫你平时要乖点。你就是不听!”孩子笑容凝结了,从妈妈的手中夺下小红花,赌气地走进自己的卧室。  相似文献   

4.
张亚凌 《幼儿教育》2000,(12):34-34
对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中让孩子感受行为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明辨是非,自觉地进行纠正。比如,冬冬今年四岁了,是个很可爱的小男孩。一天,他妈妈发觉他从晨晨家回来时,裤兜鼓鼓的。通过细心的诱导,孩子自己从口袋里掏出来一辆漂亮的玩具小汽车。这时,妈妈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偷”,但她却没有给孩子戴上“偷”的帽子并训斥他,而是和颜悦色地说:“冬冬,你很喜  相似文献   

5.
儿子出生后,就由邻家老奶奶帮忙照看。男娃活泼好动,两周岁时,年迈体弱的老奶奶直叫力不从心,让我们另请高明。我们夫妇俩单位均没有托儿所,无奈之下求助于幼儿园。园领导体恤民情,同意让孩子早一年上幼儿园。身不由己地,我也加人了“揠苗助长”的行列。孩子总算有了着落,心中一时轻松许多。可未曾想到,麻烦事接二连三,令我应接不暇。儿子年龄偏小,很难适应幼儿园每天有规律的生活。当其他孩子午睡时,儿子却精力充沛,毫无睡意。耐心的老师只得特别优待他,允许他玩累了再睡。由于老师要顾及班内三十多个孩子,不可能专门照看儿子一个人,一不经意,儿子拎起了一个小朋友的鞋子,步履不稳地走到操场  相似文献   

6.
“妈妈,给你钱。”九岁的儿子对我说,并扬了扬手中的钞票,“我没让你拿钱啊。”我一脸的困惑。这时孩子又对我说:“是楼下那位大哥哥给我的,他说是你叫他帮你拿钱的。”我预感到事情不妙,问儿子是怎么回事。儿子说,当时他正在隔壁房间玩,听到家里有动静,就跑回家想让所有邻居都  相似文献   

7.
“妈妈,给你钱。”九岁的儿子对我说,并扬了扬手中的钞票“,我没让你拿钱啊。”我一脸的困惑。这时孩子又对我说“:是楼下那位大哥哥给我的,他说是你叫他帮你拿钱的。”我预感到事情不妙,问儿子是怎么回事。儿子说,当时他正在隔壁房间玩,听到家里有动静,就跑回家想看看是什么声音,突然发现楼下的那个十六岁的男孩正从我的手提包里  相似文献   

8.
我儿子今年六岁,长得很可爱,亲朋好友都夸他“乖”,在幼儿园里也是出了名的“听话”.好多家长都羡慕我有个“乖儿子”.起初,我对上述这些的感觉也很不错. 慢慢地我发现孩子做事越来越没有主见,什么都很顺从别人.比如,我出去给他买玩具或衣服,问他喜欢什么样的,他总是说:“什么都行”或“随便”之类的话.在家画画总是问这房子涂什么颜色?问他爸爸抽烟对吗?他明知不对却反问你.  相似文献   

9.
三岁的儿子做事情总是只有三分钟热度,说干就干,说停就停。那一天,我正陪他玩积木,两分钟不到,他就坐不住了,拿起身旁的小皮球扔来扔去。唬他是没有效的,又不想由着他,于是,我指了指柜台上的一只狗熊玩偶,对儿子说:“瞧,狗熊多乖,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看着咱们呢!”谁知,儿子回过头来,做了个扔球的姿势,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妈妈,我不喜欢它(指狗熊),我也不想乖!”望着他那稚气而认真的脸,我一时语塞。“我不想乖”,出自一个三岁的孩子之口,怒其无志,愤其不争吗?静下心来,我想,或许是自己太过迂腐了,总是一厢情愿地构建着孩子的言行和未来,并且…  相似文献   

10.
记得有一次,我与孩子们玩耍嬉戏,玩得正起劲时,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迫不及待地 报告说:“老师,冬冬骂你啦!”我觉得奇怪,不相信地随口问道:“怎么骂的?”“他说知 道你的名字,喊你×××。”我笑着对他和身边的孩子说:“冬冬没有骂人,老师和你们一 样,都有名字,小朋友也可以喊老师的名字呀!”孩子们小声地重复着我的名字,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十分快乐地又追逐玩耍起来。之后不久,幼儿园来了一位新老师,班主任将她 介绍给孩子时,很具现代意识:“新老师的名字叫王丹丹,小朋友可以喊他‘丹丹老师’” 。这称呼新奇、浪漫、…  相似文献   

11.
柳君 《成长》2007,(10):48-48
儿子要一只瓶子,我没给。他就大哭。任何人都哄不乖。半个小时后,他的哭声停了,第一句话还是:“瓶子。” 我说:”瓶子已经扔了。”他又哭了。母亲站在一边说:“他才两岁,再哄哄他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乖爸爸     
约翰买了一个玩具回来,他对五个孩子说:“谁表现好,不和妈妈顶嘴,妈妈叫干啥就干啥,玩具就给谁。你们说该给谁?”孩子们沉思了一会儿,齐声说:“给爸爸!” 乖爸爸  相似文献   

13.
绝密信     
刑满释放,他回到了家里。14岁的儿子已经快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他说,儿子,你还好吗?这话一出口,他就后悔。自己被捕,孩子妈几个月后就"失踪"了,这些年孩子能好吗?多亏了孩子叔照看。但儿子说,还好。声音有些冷淡,他听得出来。晚上,他烧了不少好吃的菜,还买了酒。儿子看了看,这么多?他笑了,说放开  相似文献   

14.
史峰 《幼儿教育》2010,(7):23-23
那天,儿子气冲冲地跑过来汇报:院子里新来了一个叫冬冬的坏孩子,净做坏事。儿子他们好不容易堆好沙堡,冬冬过来对着它就是一阵乱踢。小伙伴们有气不敢出,因为冬冬说了“谁敢反对就揍谁”。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加拿大一个叫瑞恩的孩子想用70元钱给非洲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水喝”。那年他6岁。 2001年,一个叫“瑞恩的井”的基金会成立。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2006,(6):19-19
儿子很小的时候,要一只瓶子,我没给。他就大哭,任何人都哄不乖。半个小时后,他的哭声停了, 第一句话还是说:“瓶子。”我说:“瓶子已经扔掉了。”他又大哭了。母亲站在一边说:“他还小,再哄哄他吧。”于是,我给他讲了许多谎言,譬如瓶子像水一样蒸发了,被我吃下去了等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8月19日,当失踪了8天的4岁男孩李坤龙回家后,父亲李勇焦急地询问他这几天的情况。李坤龙回答说:“我用爸爸教我的防身术对付那个爷爷,他说我不听话,很不乖,就不要我了。”儿子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却让李勇夫妇感慨万千。他们没想到,平时教给孩子的防身意识竟然在关键时刻救了他一命……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也是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幼儿园的孩子对我这个老师所说的话可谓“言听计从”,有时甚至觉得老师的话便是真理。可我的儿子却不是这样对待我,若我说“东”,他硬说“西”,有时真是“固执”。而儿子这样的“固执”常常给我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带来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家里,8岁的儿子最喜欢吃小白菜。到饭店,我执意要给儿子点一份,可儿子一再拒绝,我问:“你不是最喜欢吃小白菜吗?”儿子说:“我喜欢吃你炒的小白菜,我要吃有爱心的小白菜”。8岁的孩子要吃有爱心的小白菜,他纯洁的童心最渴望的是爱。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平度市一家长来信说:10岁的儿子性格外向,好动,也常犯错。我不主张打孩子,但说他几句又不听,晚上叫他“早点睡觉”,早上叫他动作“快点”,他像没听到一样,看电视时间长了,叫他“关掉”,他当耳边风……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