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工作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与传统的学院式学生工作相比有了新的变化和特点.应大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实现"学校人"与"职业人"的对接;创新与实习学生联系、沟通的手段,做好重点人群、重要环节的教育管理工作;形成企业、学校和家庭三方合作机制,推行专业教师与职业导师互动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工作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与众泰控股集团合作成立的众泰汽车学院,经历了校企合作由浅层次走向深层次的有益探索.众泰汽车学院形成的“双主体”育人模式,从学校、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在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实现了学生、企业、学校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探索“工学结合” 培养高技能人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组织安排,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另一部分时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工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对学生的培养任务。实施“工学结合”模式,要求做到院校与企业、在校学习与参加企业工作、知识学习与技能操作训练、学生的培养与使用等四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工学结合模式下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工作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与传统的学院式学生工作相比有了新的变化和特点.要以职业为导向,在学生工作内容方面:大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实现"学校人"与"职业人"的对接,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学生工作方法方面,创新与实习学生联系、沟通的手段,做好重点人群的教育管理工作,抓好重要环节的教育工作;在学生工作机制方面,形成企业、学校和家庭三方合作机制,推行专业教师与职业导师互动机制,加强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工作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模式进行联合教学,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边学习理论课,边到企业进行实践,最后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大连软件学院初步探索了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6.
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化专业结合自身特点探索了引企入校,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实践模式,实现了校企互动,资源共享及学校、企业和学生多赢。  相似文献   

7.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不断探索高职教育改革之路,逐步形成“多层双向融合”的高职教育模式,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工学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共赢。  相似文献   

8.
为了应对LED产业发展中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现状,我校组建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LED新型电光源方向)。在培养模式中,该专业采用外延生长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实训基地,特别是光电学院,由LED企业技术专家组和学校双师型教师组联合挖掘产业中技术技能型人才所要求具备的相应知识、技术与技能,以此研究出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举措,让学生能在学校和企业双平台上,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辅导下,培养成为LED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具有再学习能力和岗位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条例的研究,文章探索了职业教育如何实现"五个对接":教育培训职业的设置、取消和更新应充分考虑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需求,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企业和学校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校应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导向,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考试应着重考核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充分运用到实际项目和工作任务中去,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相似文献   

10.
<正>学徒制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推模式。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从2014年开始中英现代学徒制项目的试点,到目前学校所有专业都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在4年多的实践里实现了许多本土化的创新,为我国现代学徒制推广提供了样本。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现代学徒制职业能力标准制定,学徒制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企业合理承担学徒成本,学徒制等级,学徒学习成果评价的独立性、公正性等这些问题上,我国现有的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旅游+"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指导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如何适应"旅游+"战略下全域旅游工作的不断深化,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型大学需要正视的问题。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旅游+"战略,不断创新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政行企多方联动机制,通过探索学校学习和真实岗位学习相结合,找到校企合作的利益平衡点,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实现了学校、企业、行业和学生多方共赢,为旅游类专业适应新常态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产业学院的建设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实现了行业、企业和学校的联动,从而满足行业发展,助力企业用人,推动学校建设,加速学生成长。文章提出建设产业学院的意义,同时以江苏省无锡市某学院为例,对五年制高职校本实践的建设与尝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从创新办学模式到突破办学体制瓶颈,从完善人事制度到拓展国际教学空间,让学校走上了快速稳步的发展轨道,实现了高职办学质的飞跃。立足内涵发展创新办学模式自2012年以来,学院尝试在合作办学、人才体制、人事管理、国际办学等方面创新,取得了一系列较为显著的成绩,对于自身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12年,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学院成立了铜仁市政校企合作理事会,并且制定  相似文献   

14.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创建了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的“工学四合”教育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技术应用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介入,将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对学校而言,可以弥补学校资金、场地的不足,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对学生而言,既可完成实训教学环节,又可实现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换;对企业而言,则可以解决新进人员往往需要较长适应期的问题,节约岗前培训成本和时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企业共建共管实训实习基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产教融合是实现高水平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为例,介绍了“双融双赢”产教模式的创新点,强调学校与企业全面持久的合作理念。分析有利因素,克服阻碍条件,并列出相应对策,通过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建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共建双师队伍的育人模式,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促进校企产教融合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洪剑 《教师》2011,(20):39-40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模式进行联合教学,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边学习理论课,边到企业进行实践,最后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大连软件学院初步探索了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8.
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对学校而言,可以弥补学校资金、场地的不足,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对学生而言,既可完成实训教学环节,又可实现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换;对企业而言,则可以解决新进人员往往需要较长适应期的问题,节约岗前培训成本和时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企业共建共管实训实习基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的办学发展模式必须走出自己的特色,学校和企业应该充分融合对接.从企业办学体制下的高职院校的现状和优势入手,提出企业办学体制下的高职院校借助自身优势,提高培养学生素质的创新路径.以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主要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对接""企业技术与课堂教学对接"三个方面加以研究,以期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近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20.
西部职业院校选送学生通过设立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扶贫基地三个月的培训学习,沿着"熏陶-培训-考证-就业"主线,开通了"甬黔直通车",创新了"政府+学校+企业"三位一体对口帮扶模式,促进了两地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学生技能和师资培训双丰收,探索出一条智力扶贫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