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薇 《文教资料》2012,(28):45-46
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儿童本位课堂。儿童本位课堂的起步需要"自由"与"舒展",儿童本位课堂的内容包括"探究"和"想象",儿童本位课堂的活力来自"个性"与"创造",儿童本位课堂的指向是斑斓丰富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南通市特级教师王爱华老师提出的"三味课堂",指的是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的课堂。"三味"标志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核质坐标,体现了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三味课堂体现了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整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本文从"语文味"、"儿童味"、"个人味"三个方面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儿童本位,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畅所欲言,尽情展示,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在语文课堂中如果没有教学交往、没有课堂互动就谈不上教学。而小学语文,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既姓"语"又姓"小",所面对的是天真烂漫、对未来满怀憧憬的学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乐于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从而打造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学,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放飞学生心灵,让他们自由徜徉在语文课堂的花园里,品味色、香、味俱佳的语文课堂魅力的多重滋味,我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7.
2017年9月,统编版教材开始进入小学生的课堂。一时间,统编版教材的教学研讨活动如雨后春笋,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殊不知,小学语文教学终究还是"姓小""姓语",唯有构建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四梁八柱",我们的课堂才会始终保持生命的张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既姓“语”,就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儿童的特点,真正地引领儿童、发展儿童。具体而言,教师要用儿童视角解读文本,关注儿童的学习需要,并确定能开发儿童的“可能性”的教学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去教学,成为“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使得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儿童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需要用儿童的方式引导学生像参与游戏一样主动投入生动发展。"童心语文"是游戏精神理念指导下的语文,主要观点是:在教学立场上倡导"学为本",以发现的乐趣吸引学生;在课堂形式上"巧转化",以活泼的形式贴近学生;在教学内容上要"探理趣",以语文的视界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堂应在浓厚"语文味"的基础上彰显"儿童味",这是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向。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尊重儿童的生命状态,研究儿童的身心特点,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并努力追寻适切儿童的语文教学。基于儿童视角、站稳儿童立场并激发儿童情趣,正是能够有效彰显"儿童味"语文课堂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如伺从儿童本位寻找视点,把握切入点,成为当前教师思考的不可或缺的主题。缤纷灿烂、色彩斑斓的语文教学本来会使课堂充满诗情画意、灵性进发,可是沉闷单调、索然无味依然充斥课堂。儿童是人生发展的宝贵时期,焕发儿童的天性,舒展儿童的烂漫,激发儿童的潜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显著特点。小学语文课堂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让语文课堂充满"三味",即把语文课上得有"情"味、"趣"味和"新"味,真正把语文课上成充满生命激情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有"情"味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不难发现,我们的许多教师语文教学缺乏"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我们  相似文献   

13.
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特征,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有效",甚至达到"高效"呢?经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教"与"学"应该"和谐共振".一方面,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缺失,而且要主动发挥;另一方面,必须把自主体验学习过程的权利还给学生.这两者还要达到和谐统一,才能使课堂焕发活力. 一、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课堂上,教师不应是居高临下的长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其精神文化之旅的亲切的导游.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纸面上的世界变成一个立体的、充满生机和灵性的精神世界与学生共享,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味提升的过程.具体地说,教师要做到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4.
卢谦 《江西教育》2011,(12):27-28
<正>从本质上说,小学教育是儿童教育,因此小学教育要追寻儿童精神。而小学语文既姓"语",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基于儿童"是小学阅读教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特级教师王爱华提出,小学语文常态课堂应具有"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三位一体、三"味"共生,是对前阶段"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课堂的彻底反思,是以所有儿童的名义向语文课堂要效率的响亮呼唤。"语文味":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直指语文学科本色,解决  相似文献   

16.
"儿童本位"思想是目前教育领域针对低龄儿童教学的指导思想,"儿童本位"是以儿童的视角进行教育教学,在教学中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儿童本位"思想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了"儿童本位"思想的内涵及其对教学的影响,从教材内容生活化、语文练习实践化、教学方式符合儿童心理发展以及儿童文学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出"儿童本位"思想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洪霞 《黑河教育》2014,(1):34-34
正语文课堂应该多元联系生活,促进学生感悟,不论是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还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都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课堂中联系生活,就好似在其中种植了一棵常青树,常青之树映绿课堂,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教学应密切联系生活,但是语文教学不等同于生活,所以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不能简单地照搬生活实际,即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高于生活,联系的内容和活动形式应当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超越。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儿童的发展。课堂必须以儿童的视阈为基点,真正为儿童准备,寓学于乐,让学生兴致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不着痕迹地帮助儿童建构知识体系。本文先阐述语文课堂看得见“儿童”的重要性,接着联系课堂实际,提出语文课堂看得见“儿童”的策略,以便更好地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四个"味"来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一、语文味语文课就要有浓厚的语文味。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  相似文献   

20.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双赢的教学模式,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中,教师要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教案设计、多媒体视听资料利用、组织课堂教学、布置作业练习等方面入手,做到"巧",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成长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