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知识三则     
"莹虫"为何物? "夜晚莹虫飞舞,星星点点,仿佛进了仙境一般."这是路军译、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把信送给加西亚>第70页上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人才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青年记者》2006,(6):74-7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人员流动日益频繁,跳槽已成为职场中人的热门话题。当然,对一个企业来讲,保持一定范围内的流动率是有利的,可以输入一些新鲜血液,可以引进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可以对内部员工有所鞭策和激励,实现人员的优胜劣汰。可现实情况却  相似文献   

3.
莫继严 《军事记者》2003,(10):55-57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尼姆·威尔斯的《续西行漫记》和哈里森·福尔曼的《北行漫记》被作者莫继严称为“三记”。“三记”,记叙的都是“红色中国”,但同时也“记叙”了三位记者探究真相的无畏和勇气、深入实地不懈挖掘的采访精神以及善于捕捉细节的采访技巧。读读《从“三记”看记者的采访精神和艺术》,可以从三位记者身上学到很多。  相似文献   

4.
5.
党性问题,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一个根本原则.是新闻工作者的“魂”,没有“魂”,就没有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就会迷失方向;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者的“根”.没有“根”,就没有正确的立场.政治风浪来时.就会随风摇摆,丧失立场。因此,新闻记者必须要有崇高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6.
前两期的专题研究论述都出自专业研究人员笔下,本期终于有了实践工作者的意见,这是编辑部所期盼的,相信也是本刊大多数读者愿意看到的。  相似文献   

7.
著名老报人赵超构(林放),生前在上海市溧阳路石库门整整住了45年。他说,办报纸要时时听老百姓的声音,住大杂院,可以天天同群众见见面、说说话,多好!住高楼大厦听不见群众的呼声怎么行?所以,他称《未晚谈》文章的创作之“根”是植于寻常百姓之中的,无非是“把里弄里的闲话搬出来说说”。这几年走红大江南北的小品作家何庆魁,仅上过7年学,40岁时还在东北白天打渔、种地,晚上写作,户口至今还在乡下。他认为,与农民的感情之“根”不能往回拔,离开村子,当专业作家,艺术之根也就快枯竭了;经常回去看看,其实是在给自己的“根”浇浇水。赵超构的创作之“根”,深深地扎在石库门大杂院的市民之中。因此,他的创作之树根深叶茂,树壮果稠。  相似文献   

8.
郑瑜 《军事记者》2005,(4):18-20
新时期新闻职业精神是指新闻工作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时代要求的行为和精神境界。新闻职业性精神是一种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工作尊重、精益求精的态度,是以我所能、奉献大家的服务意识.它的核心内容是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9.
记者的精神     
吴万里 《新闻界》2001,(4):41-41
常读报常感受到记者的一种精神,一种敬业精神。比如有些记者业务能力并非很强,但其敬业精神能使其勤能补拙,也照样采写到不少新闻,有的甚至是常易被人疏漏的新闻。比如上海新民晚报女记者邵宁已算是比较有成绩的记者,但从不小看一些不起眼的新闻。10月2日该报综合新闻版上她采写的一则小新闻:“与鸟同嬉佳节乐趣多——和平公园鸟语林侧记”,读后顿觉津津有味。别小看这么一则小新闻,它至少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假日出游的好去处,而且在上海这一“水泥丛林”世界里,她向我们指点的是一个回归自然、进入鸟语花香的好去处,多么具有诱惑…  相似文献   

10.
从《图书馆学五定律》看图书馆职业精神之确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开放格局、平等原则、馆员的技能与职业技术体现及图书馆的发展前景等方面,阐释了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以及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重塑图书馆精神——关于“智慧与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凌云 《晋图学刊》2003,(6):12-13,55
从"智慧与服务"入手,论述了何为图书馆精神以及图书馆精神的缺失,强调了在网络化信息时代重塑图书馆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重塑图书馆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孤岛 《当代传播》2002,(2):47-47
在当今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奖项要属普利策新闻奖了. 由于职业的需要,笔者从1986年开始接触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近年来,为适应新闻改革的尝试需要,又开始耐心地精读,忽然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有了品尝新闻作品文本的甜头.  相似文献   

13.
和金壮 《今传媒》2004,(2):50-51
看新闻的人很多,对新闻津津乐道的人也很多,但是人们总是忽略这些新闻的作者,忽略这些新闻背后的新闻。但是,忽略并不重要,因为写新闻的人不会因为读者的忽略而放弃,他们一直在努力,为了一种正义,一种精神梦想,尽管他们还在为生活奔波,为理想流浪。  相似文献   

14.
15.
图书馆职业精神是由"知"的领域与"无知"领域共同构成的统一体.狭义上的"知"是指能够用语言明确表达的理论性知识,"无知"则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理性不及或尚未认识的知识内容;在"知"与"无知"之间还存在一种非常重要的实践性默会知识.如果图书馆职'业精神的研究,仅仅以"知"或"全知"预设为基础,不仅会遮蔽"无知"的存在和默会知识的重要性,而且可能导致极具误导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斯人真有道,名与日月悬。青松卓然操,黄华霜中鲜。弃官亦易矣,忍穷北窗下。抚琴三叹息,世久无此贤”。这是元人赵孟烦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评价。一提到陶渊明,人们自然会想起他那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眼前就会浮现出超逸简淡的田园生活以及诗人任真自得的隐逸形象。自晋代颜延之《陶征士诔》称渊明为“南岳之幽居者”、南朝钟蝾在《诗品》中尊其为“隐逸诗人之宗”以来,陶渊明作为隐逸诗人似乎已成历史定论。  相似文献   

17.
旺堆 《新闻传播》2007,(4):15-16
连续二期,本刊推出了关于中国第七届“长江韬奋新闻奖”获得者的业务心得和体会。本期推出的有来自祖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旺堆,有来自内地较富庶地区的郑忠杰、鲍国之,虽然他们所处的位置、地域不同,但他们都以脚踏实地的执着精神和追求新闻精品的职业品质,做出了耀人的业绩。他们的光辉业绩、敬业精神,为新闻人树立了榜样,是值得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河北农业大学早期刊物编辑职业精神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发掘河北农业大学早期刊物的研究和借鉴价值、促进学报编辑事业更好发展,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对出版这些刊物的先辈编辑的职业精神进行解读。认为其开通民智、振兴农业、富民强国的办刊宗旨和办刊理想令人景仰,其精益求精的编辑作风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既当编辑又当作者、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值得学习、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9.
《阳光热线》已经三岁了,我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座谈会,也感觉今天我们记协组织的这个会很有意义。这算是一个创新,新闻界今后更应该加大这方面的交流。为什么会出现《阳光热线》,刚才有的同志也谈了这个问题,它有大的背景。最近三年应该说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形势比较好的三年,  相似文献   

20.
箫然 《视听纵横》2005,(3):78-79
一、《艺术人生》的成功之道 当今的电视屏幕想要长久抓住观众眼球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综艺节目也好,谈话类节目也好,无一例外都面临着创新的困惑和生存的考验。可是有一档节目却在这几年异军突起,静悄悄地发展壮大,这就是《艺术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