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危机管理:新世纪我国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了改革步伐。许多高校抓住机遇,勇于进取与创新,大力整合教育资源,实行合并联合办学,推进高校内部改革,扩大招生办学规模,加大建设投资力度,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春天景象。然而,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我国高校却面临着种种危机。高校如何面对危机?如何转危为安,转“危”为“机”?如何加强对危机的管理?是新世纪我国高校面临的新课题。1.生存危机今天的高校在教育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面前,感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大学生生源尤其是优秀生源的争夺,每到招生季节,各高校严阵以…  相似文献   

2.
中俄联合办学视域下俄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及研究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中俄联合办学已实行数年,且覆盖面较广、样式繁多,但有关中俄联合办学的具体研究成果却不是很多。由于中俄两国教育体制与教育理念存在差异,有关联合办学所出台的相关政策只是较初级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策略也只是粗浅的。在中俄联合办学视域下,如何结合中俄两国高校的教育特点,使学生享受到具有中俄两种不同特色的教育资源,体现联合办学的教育优势,这是目前我国乃至俄罗斯高校俄语专业教育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的正是中俄联合办学视域下俄语专业的办学定位、教育教学改革的愿景及研究方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国际教育合作及其相关问题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如何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中的重点。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与韩国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合作模式更加多样化,合作方式更加多元化。延边大学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也在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办学。本文通过研究延边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与韩国湖西大学的合作办学模式以及其现状,分析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提高合作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国际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联合办学机制,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建立联合办学机制,既可以利用省内外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又可以引进省内、外高校的科技成果;既可以集中地方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又可以利用社会力量的资金优势和发挥地方现有人才优势  相似文献   

5.
优化教育资源配制,提高高校办学效益是实现21世纪中国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简要分析高校办学效益概念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高校办学的经济效益问题,从教育投入和产出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21世纪高校领导面临教育资源配置与联合办学、办学模式、教师队伍(科研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问题。而要妥善解决高校面临的上述问题,就必须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不断提高领导力。  相似文献   

7.
建立产教结合、联合办学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振兴地方经济的一条战略举措。实行产教结合、联合办学的形式,既可以利用省内外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又可以引进省内外高校的科技成果;既可以集中地方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又可以利用社会力量的资金优势和发挥地方现有人才优势。这对于地方高校加快建设步伐,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急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育资源优化与办学经济效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界定了高校教育资源和办学经济效益的内涵,分析了高校教育资源优化与办学经济效益的关系,并运用边际效用理论对优化配置高校财力资源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了提高高校办学经济效益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独立学院是依托公办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办学的新模式,其与母体高校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很多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准确地确立独立学院的定位,认真研究和构建同应用型本科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独立学院办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入手,对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进行了探索.并进一步分析了如何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学院是以母体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平台,高起点发展起来的新型高校,如何突出独立学院的"优、独、民",如何根据生源状况因材施教,如何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走出一条自己的生存与发展道路,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与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成为目前高校发展的趋势。多校区办学开拓了高校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缓减了一些矛盾,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实现多校区办学高校的科学管理、发挥团学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重要作用十分值得研究,它有利于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本科教育国际化是地方高校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自身发展和培养一流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分析上海应用技术学院(SIT)与美国中央密歇根大学(CMU)11年联合办学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际化的双团队、三需求的毕业设计改革与探索,并应用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合作班中,达到了国际联合办学效果,为地方高校加强国际合作办学积累了较为丰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2001~2003年我国重点高校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资源的短缺是各国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和供给不足现象日趋严峻,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我国高等院校的办学效率,探讨如何优化配置高校的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树立自主办学观念和效益意识,合理地配置和使用教育资源,把改革的着眼点放到质量和效益上来,而当前教育经费短缺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则是高校走出生存困境的根本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揭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分解剖析,从微观层次提出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的构成;最后提出了强化办学效益的保证体系的设想,以供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资源利用和转化影响因素,对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资源利用和转化进行模型构建,分析高校、教师和学生三大主体在合作办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资源利用和转化提出提升策略,以期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和实践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1)我国发展高校联合办学的目的,主要是依靠现有教育资源,促进高等学校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完善与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结构,推动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21世纪培养足够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劳动者。2)面对当前的联合办学热,众说纷纭,褒贬均有。笔者认为,只有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才能正确把握联合办学的发展趋势。经济学研究表明:某一生产体存在着一个最优规模,在这一规模下生产成本最低。应用于高校,同样也存在适度规模问题。适度规模的高校,可以在投入产…  相似文献   

17.
章瑶 《文教资料》2013,(17):117-118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高校纷纷举办各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当前全国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含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总数达到了629个。尽管如此,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外方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不足问题依然突出。文章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过程中外方资源引入不足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有效引进和利用外方优质教育资源为中方合作者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民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出现了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即一些公立高校举办了一些民办的独立学院,湖南省也不例外。这种新型的办学形式,具体表现为依附于母体高校,但又具有不同于母体高校的筹资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社会各界对此褒贬不一。湖南省独立学院发展现状究竟如何?它们与母体高校的关系如何处理?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状况如何以及如何提高这些方面的管理质量?研究这些问题,对理清湖南省独立学院的发展思路,使其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湖南省独立学院…  相似文献   

19.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教育合作模式,在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理念、构建人才中外联合培养模式、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等一系列进程中,表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创新推动力。构建网络信息化的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模式,并将其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平台,是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网络信息化平台整合了中外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在项目管理、教学安排、学生管理等方面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可以极大地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水平,全面提高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成人教育联合办学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起点上,这个新起点既肯定了高校联合办学的成就,也凸显高校联合办学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折射出高校成人教育现行联合办学模式的陈旧性和不适应性,因而,有必要在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对构建高校成人教育联合办学新模式问题进行深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