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清明节,我与爸爸、幺姑及表弟到乡下上坟。在回家的途中,老家的一位亲戚叫我们到她家去玩儿。  相似文献   

2.
上坟     
永远忘不了1972年的清明节. 那年清明节前夕,我为给病故一年的前妻上坟发了愁.新婚妻子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一天晚上,她问我:"两个孩子咋都不给他们的娘穿孝呢?"我说:"不给他娘穿孝、上坟,这是孩子他娘的意思."我把往事慢慢讲给妻子听:"孩子他娘死时,老大五岁,隐约有些记忆,老二两岁,根本不知  相似文献   

3.
上坟     
永远忘不了1972年的清明节。 那年清明节前夕,我为给病故一年的前妻上坟发了愁。新婚妻子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一天晚上,她问我:“两个孩子咋都不给他们的娘穿孝呢?”我说:“不给他娘穿孝、上坟,这是孩子他娘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清明     
清明,古老的节日,古老的如同苍蝇般密密麻麻地拥在上坟路上的孝子贤孙又按时出现。在伊拉克是没有清明节的,不然去扫墓的人也许会睡在里面被人扫,忽然间的。  相似文献   

5.
心中的思念     
奶奶不久前加入基督教。清明节到了,因为基督教的教徒是不能上坟,不能进行祭祀活动的,所以,这次清明上坟只有我和爷爷了。从早上开始,奶奶一直沉默着,直到去小店里买东西,她才略带哽咽地说了几句话,跟店老板讲要买的物件,叮嘱我怎样做,其余的时  相似文献   

6.
“大儿子”     
近几年回乡下老家时,常听到大爷大妈们在说起"大儿子",说得乐呵呵的。其中有几位我熟悉的大爷大妈都只有一个儿子,也在津津乐道自己的"大儿子",让我纳闷儿。2008年清明节回乡下扫墓,路上碰见三位大妈在地里边割草边说笑。和她们打过招呼,问她们笑啥,王大妈直起身子说,我们在笑  相似文献   

7.
韩宇 《辅导员》2010,(17):49-49
年年都有清明节,而今年我家的“低碳”清明却让我记忆特别深刻。 今年清明节是我祖母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按照习俗,我们一家要在清明的当天为祖母上坟烧香。为倡导低碳生活,我向爸爸妈妈提议,今年清明节我们要过一个“低碳清明节”。爸爸妈妈高兴地接受了我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清明节     
本刊驻江苏启东小记者周禹辰报道今天是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地吃了饭,准备去墓地给祖先们上坟。爸爸连续打了好几个电话,约了大伯大姑二姑他们半个小时后到墓地集合。爸爸还要把早已准备好的纸钱、元宝、年糕、酒什么的一大包东西带到墓地去。  相似文献   

9.
谜语     
我身边最疼爱我的奶奶走了.爸爸说,清明节快到了,我们要回老家去给奶奶上坟.我是奶奶带大的,我很想念她.在去祭奠奶奶的路上,在大人"看不见"的地方,奶奶的灵魂化为像云朵一样洁白轻盈的身影,一直陪伴着我,陪我玩猜谜游戏,陪我看一路春光……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听闻一位专家说起,小学教师教学"相遇问题",犯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相遇问题"中的计算路程公式"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其中的"速度和"不能这么叫。为什么呢?因为在物理学中,速度是一个矢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一个量。在一道相遇问题中,两人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那么他们的速度就是方向相反的两个量了(一正一负),把它们加起来,那算的是什么呢?因此,"速度和"  相似文献   

11.
今天是星期天,也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去给死去的亲人扫墓,表示怀念。我的外公和外婆在去年也先后去世了。妈妈今天要去给外公外婆上坟,我自然也要去给外公外婆扫墓,因为外公和外婆在生前是最爱我的。我和妈妈说走就走。我家离外婆的家要走一个多小时。走在乡村的小路上,我接连不断地听到从不同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创设生活情景化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饶有兴趣地学好英语,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呢?下面就如何进行生活情景化的英语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尝试:一、生活化教学的情景与激趣在教学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2What’s thematter?(你怎么啦?)这一句型时,每两人为一个表演小组,一位扮演病人,另一位扮演医生或者长辈。这时让他们根据对话内容进行情景对话。首先是扮演病人的学生开始打喷嚏,然后扮演医生的学生开始问:Doctor:What’s the matter(怎么啦?)Patient:I have a c…  相似文献   

13.
菠萝     
前几天,奶奶从集市上买了两个菠萝,她把菠萝放在桌上,就去准备午饭了。菠萝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我循着香味,不由得多看几眼菠萝,(先写其香,因为是它的香味引起了我的观察)嘿!不仔细观察还不知道有多奇妙,仔细观察起来,还真有趣呢!(过渡,引出下文:有趣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4.
某吹风机:睡眠时请勿使用。(废话,都睡着了怎么用!)某香皂:如一般香皂使用。(那到底是怎么用呢?)某冷冻食品:建议先解冻。(只是建议而已哦!)某饭店提供的浴帽:适用于一颗头。(废话,难道一次能塞进去两颗头吗?)某点心:请勿倒置(印在盒子底部)。  相似文献   

15.
又到了清明节。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踏青扫墓。有时,宝宝会对拜祭的对象不甚了解,会问他究竟是谁。其实,清明节是对宝宝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经过程,家长如何教宝宝去学习面对呢?生命是什么?如何去教育我们的宝宝尊重生命呢?  相似文献   

16.
问候     
情景主题:问候情景引路:日常生活中,人们要通过互致问候来保持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早晨起来,阳光明媚,当你走在上学或上班的路上,你的朋友从对面走来,一声“Good m orning!”,“H ello!”或“H i!”将使你和你的朋友感觉到那是一天良好心情的开始。情景再现:A:H i!H ow are you?(嗨!你好吗?)B:Fine,thanks.And you?(好,谢谢。你呢?)A:Justfine.Nice weather,isntit?(还行。天气不错,是吗?)B:Yes,weve gota warm day.(是啊,今天暖和。)A:Are you going som ewhere?(你是去什么地方吗?)B:Downtown.(去街上。)A:OK.Illsee you later.…  相似文献   

17.
清明时节     
清明节在我国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独树一帜,是节气兼(jian)节日的民俗大节。清明节的时间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它在一年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一天,人们是如何度过的呢?我们的心里该升腾(teng)着怎样的情感呢?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去世的先人更是缅(mian)怀和崇敬。因此,每到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去祭(ji)扫祖先的坟墓。人们为坟墓除去杂草、添加新土,在坟前点香、烧纸钱,表示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得失     
三个去天堂的灵魂在路上相遇了。一个刚出生便夭折了的婴儿的灵魂委屈地说:“我刚出世生命就不存在了,那么多美好的未来我都无法去经历。”一位老者的灵魂感叹道:“孩子,你的生命还没有开始,何谈失去呢?你要知道,得到的越  相似文献   

19.
【原稿直录】两位打工者●文/江苏阜宁中学陈骎骎曾经读过一则故事,其大致内容是:有两位打工者,一个要去上海,另一个要去北京。两个人在火车站相遇,由于都是农民出身,很快就熟识了。他们都有着同一个目标,就是出外好好干一番事业,给自己、给家人争光,到时候也能扬眉吐气。  相似文献   

20.
大话清明节     
《小学生时代》2010,(4):42-43
西子姐姐:这两天有去烈士陵园扫墓的同学么?我记得我小时候每逢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大家去的。 对你偏爱:昨天刚去。我还做了小白花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