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的视阈探讨了初中生的品德发展与培养的问题。主要包括: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对品德发展与培养的影响;重视活动在品德发展与培养中的作用;基于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抓住其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其顽强的意志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的分析,结合大学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提出在该理论指导下更新英语教育教学思想并对如何运用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来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比较及其对教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杰与维果茨基是20世纪两位最有影响的发展心理学家,他们开辟了研究儿童个体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两条线路。在分析理论基础上,试图在差异中探讨两者的互补性。并通过两种取向互动互补,揭示其对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知识建构观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皮亚杰的认知建构论与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都深刻影响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在分析两种理论的基础上,对两者的知识建构观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并进一步阐释了它们对于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打破了传统的看待儿童静止的眼光,呼吁人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帮助,使其潜在发展水平转变为现有发展水平。通过浅析当今学前教育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认识和掌握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究品德的心理实质、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以寻求品德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民族双语教育既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点,也是其难点.文章通过对维果斯基思维和语言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发现谊理论为我国当前的民族双语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理论视角,在此基础上,文章高度凝练了维果斯基关于思维和语言关系的“五大观点”,并逐一分析了每个观点对当前我国民族双语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学校培养学生品德素质的多种途径与方法都具有心理效应。学科教学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具有吸引、感染、激励和充实心理效应;非学科教育活动能多角度、多侧面、多维度地刺激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教育是学生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能动性表现。  相似文献   

9.
一些学生的品德问题绝非"他不听话"、"他爱打仗"等这样描述的那么简单,学生品德问题背后有着使其然的一些病态的心理机制,这些病态的心理机制对学生品德发展具有极其消极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品德心理从萌芽到成熟是一个动态过程,前人多从矛盾论出发解释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然而,对这一矛盾具体的解析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品德是人格的附着物,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关于人格动力有着较为明晰的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归因于学习和强化,精神分析学派将之归因于本能,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的潜能,认知心理学派则关注认知因素,从人格动力角度,来探寻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的相关视点,对于揭示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成为21世纪教育研究的新课题。我国对全纳教育的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宣传、推广。但就目前来看,全纳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离全纳教育的目标还相距甚远。笔者试就全纳教育在我国发展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2.
教育者对学生观的正确理解对于整体的教育行为有着重大意义.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生观应从三面来改变思想即学生、教师、家长的观念,尤其是老师的观念.教师应该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创造性和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及通过校内外的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正确学生观.教育者更新观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生观的关键,这对教育工作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学好美术,还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在临摹、听讲、独立作业等方面加强训练,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以后继续学习美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异质、开放、无政府的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的人格变异,大众文化的商业化、标准化、通俗化改变了中国意识形态格局,导致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偏移,物欲泛滥、个性张扬、追求世俗的消费文化导致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危机,吞没了其真实自我.,致道德意义式微.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应当思考、探索和预见新的文化景观,以及文化在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进程中的变化对于大学生的深刻影响,在各种文化的冲突与矛盾中探寻基本的社会价值,以更为充分的文化方式激发其精神动力,迎接多元文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由教师以教为主到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根本性转变过程中带来了各种教学上的问题:优等生的数学学习往往不成问题,而中等生则由不相上下到两极分化最后天上地下。如何开发中等生是每位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结合教学实践从中等生的形成因素和开发中等生的对策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学生厌学心理问题由来已久,其危害性不容忽视,家庭、学校、社会均对此表示出越来越高的关注度。该文在探究学生厌学心理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可操作的层面提出了一些具体有效的纠正办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当前学校的工作也强调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而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着诸多良好的育人素材,教师应充分挖掘其中丰富的德育因素,在向学生传授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将德育贯穿于课堂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将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The voice of "English education should achieve the emotional goals as well"has been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n this paper, as the implementer of English courses, the author will explore the ways of how to develop the e-motional factor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English teach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s of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both aspects of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农村初中基础教育存在较多学习困难生的现状,阐述了这类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从应试教育的惯性、教师的旧教育观念、学生较差的内在抗挫性以及农民进城打工潮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学习困难生的原因。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实证研究后,提出了转念、消疤、踞踪、期待、表扬、吸引、迁移、严训、护理等九种有效的转变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