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来自变革的巨大冲击,都面临着痛苦的抉择和存亡的考验,文学当不例外.因此正确地把握文学的特质,充分发挥文学特有的魅力,应是保持文学生命力的明智的举措.一、审美感情的抒写对展示文学的魅有重要作用有着欣赏经验的读者会有一种共同的感受: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会身不由己地进入了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之中,自然而然与形象同欢共苦.文学作品有如此魅力诱惑读者毫无保留地奉献宝贵的感情,就因为作家在作品中通过形象传达的是感情的信息,是感情的洪流裹挟着读者飘游.这也因为文学是一种反映人的生活整体的艺术,是人学,其描绘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实质上就是一种感情的抒发.现实生活中,人有着喜怒哀乐的表现,七情六欲的发泄,酸甜苦辣的品味.文学写人就离不开人的感情的描写,少不了人的感情世界的游历.人是感情动物,文学写人当无法避开人的感情领域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2.
文学艺术都以抒写审美感情见长,但具体表现却异彩纷呈。审美感情不等同于日常感情。它有以下抒写特点:从表现效果看,审美感情的抒写具有浓度和强度;从审美感情的表现内容说,有真度、纯度和深度的不同;从审美感情的表现形式讲,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如此表里融合、纵横交织的审美感情抒写,描绘出缤纷微妙的感情世界,从而使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朱青 《职大学报》2007,(1):51-54
在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期,女作家们的小说,反映了女人们对商业化的情感承受。女作家着重描写的不是“事”,而是“情”,是历史转折关头,普通女性的基本感情。于是,女性文学成了转型期的“情感大全”。处于转型期不同阶段的女作家,对女人们的情感承受,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总之,女作家们写的是社会心态变迁史、时代感情动荡史。  相似文献   

4.
高屋建瓴识见卓异——评方铭《战国文学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先秦散文时,方铭<战国文学史论>一书从理论上彻底推翻用现代文学观念去解释历史文学现象的那种形而上学做法,认为先秦散文饱含的感情色彩,使其具有诗的品质,就是文学作品.此著还有其他许多颇为新颖或相当尖锐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中富有文学色彩的著作之一,在中国古典传记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叙事、写人学习《史记》传统,颇得史迁之神韵。而其以"呜呼"发端的独特史论体例,既继承前代传统,又有新的创造,是作者表达感情和评价人物的重要形式,《伶官传序》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其经典化的过程,显示了《新五代史》不朽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手机文学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异军突起的新兴文学,它以其独有的诙谐风格、新潮语言以及深刻蕴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其最有代表性的语言特色就是其丰富多彩,形式迥异的修辞手法。本文拟从手机文学中较有特点修辞手法切入,探讨手机文学的语言修辞特色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一种长于抒情的文体,较之其它文学体裁,它更具有直接地抒写“作者心灵的歌声”(托尔斯泰语)的特点。好的散文在语言上不仅反映深刻的思想,而且还蕴含着真挚的感情,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例如李密的《陈情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  相似文献   

8.
与文学写作相比,应用写作主要指各种非文学文章的写作,带有一定的交叉学科特点。明确地认识和抓住这些特点对于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和应用文的写作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应用写作学所具有的交叉学科特点,并阐述了由这些特点反映出的应用写作学在非文学领域具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感情深邃”说的美学意蕴,包括感情的真实独特、纯挚深厚、忧生忧世的情怀、悲剧色彩以及人类的普遍情感和理性深度.他以融合中西学术的宏通眼光,从学理上深化和发展了“缘情”诗学的传统理论.“感情深邃”说的提出,体现了作者对作家、作品评价的重要标准和审美取向,和其悲剧性格、所受哲学思想影响及其早期诗词创作所表现出来的悲悯情怀都有密切关系.正确认识王国维“感情深邃”的历史意义,对于警惕“魅惑”的影响,以深邃的感情参与当代高情感的建设,创造“情深而文明”的作品,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在 2 1世纪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怎样才能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取得超越上个世纪的大成就呢 ?我以为 ,关键在于能否做到中与外、古与今、文献学与文艺学、文学与文化、文学与历史和哲学、微观与中观宏观等方面的融会贯通。古人说 ,通则变。通 ,就是融会贯通 ;变 ,就是变化、变革、创新。融会贯通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问题获得全面的有深度的透彻的领悟。先说中外打通。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中 ,西方以及世界各国文学文化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思潮大量涌入中国。我们不应当视若无睹、置若罔闻 ,而应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宏阔胸怀…  相似文献   

11.
200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作文基础等级要求增加了“感情真挚”这一项;2003年作文基础等级要求由“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明确”改为“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感情真挚”被置于显要位置。专家指出,近年来在学生的作文中,矫揉造作,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胡编乱造,无病呻吟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能够表达真情实感,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一篇作文能否打动读者,许多因素综合起作用,但感情真挚应是首要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  相似文献   

12.
日语中的感情形容词存在人称限制的现象,不仅源于日语本身的特点,也有来自整个日本社会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汉语中的感情形容词人称限制现象,虽没有日语那样显著的特征,但依然屡见不鲜,这也源于“感情”这一概念的定位,无论是哪种语言,感情的表达都是一种私人的即时的状态,很难被他人侵入。  相似文献   

13.
“五四”前 ,我国文学观念的演变是在现代性的策动下进行的。现代性表现为一种反思、批判的现代意识精神。由于对现代性的不同的接受和外国文艺思潮的多种影响 ,在不同代表人物那里 ,文学观念的现代化也表现得多种多样。有批判封建王朝 ,改以“国民”为主导的政教型文学观 ;有一反政教型传统、视文学为满足人生欲望的一种解脱、提出并区分“自律”和“他律”的游戏说的纯文学观 ;有引进“审美”、在审美中描绘人生的文学观 ;有主张发挥文学的斗争精神 ,又视文学功能为“不用之用”的文学观 ;有将文学的娱乐作用发挥到极致的休闲文学观。这些文学观念 ,都谈“人生” ,实则具有不同的含义 ,显示了现代性的不同取向和不同方面 ,并给文学研究带进了一大批新的现代学术话语 ,成为我国现代文论传统的组成部分 ,直到今天仍被我们所使用。  相似文献   

14.
重评张鷟     
张鷟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有胆识,文学上有才华、有贡献的有识之士,旧史家认为他“讪短朝政”,“不持士行”;其作品被认为是“琐尾(?)裂”之下作,“猥亵淫靡”之小记。近现代一些史家对此表示认可,并进而指斥他为“无行文人”。然而,大量事实说明张■所“讪短”的正是当时朝政的弊端所在,所“不持”的也是封建统治者为士大夫所规定的言行规范。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汉代女性文学及其审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女性文学是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它以女性为描写对象,主要内容是诉悲写愁,但不同性别的作家在表现抑郁感伤的范围、感情倾泄的程度及表现方式上有明显的区别。汉代女性文学的文化视角独具特色,它对现实女性仍然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人学,它的生命在于艺术形象,以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所以,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刻画几个典型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红楼梦》在这方面确实难能可贵,不但刻画了三、四百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形象,而且精心塑造了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典型形象——贾宝玉.不朽的文学典型,具有永恒的审美功能,而且值得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它所包涵的意义和价值.《红楼梦》一诞生,贾宝玉这一典型就受到了研究者的热切关注,历来评述者,各抒已见,见仁见智.诸如一度盛行的“市民说”、“传统说”,乃至“农民说”,众说纷纭,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贾宝玉是“反封建的急先锋、勇士”、“封建礼教的叛道者”,笔者认为这是受了极左思潮的影响,从庸俗社会学的观念出发,从事文学研究工作,急于功利的结果,不免有失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文学集团的不断涌现.活跃于南朝齐梁之际的“竟陵八友”文学集团,作为齐代文学的中心,对促进齐代乃至梁代文学的繁荣,推动南朝及北朝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对它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作一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我们应该明确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内容形式上看,应将其概括为“自由的抒情文”,即散文以自然的语言、自由灵活的选材和结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9.
周作人作为现代文学理论建设领域的奠基人,他不但以文学即“人的文学”享誉理论界,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宽容是文艺发达的必要的条件”,主张还文学以自由、以宽容的眼光来对待文学的发展以及反对文学的统一等,这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很深的指导意义。同时,他在中西文化问题上所秉持的“中庸”的态度也为解决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文坛上,出现了一股要求人性的解放自由,挣脱封建思想束缚的潮流。这股潮流从西方传入中国,深受封建传统压抑的中国文坛,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迅速接受了这种进步思想。曹禺的《雷雨》等一批进步剧作,就是在这种进步思潮的推动下问世的。这些作品受易卜生《玩偶之家》及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等欧洲文学的影响,闪烁着时代进步的思想。《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和曹禺创作的《雷雨》中的女主人公繁漪正是由文学形象中“前驱”和“后继”的纽带相系而被置于世界文学同一系列中的两个典型。 本文试图对这两个典型的悲剧命运、典型特征、美学性格塑造上的不同特点以及他们个体所具有的相同的美学价值作些粗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