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深刻变革之中,社会利益结构和现实生活的变化,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来了猛烈冲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因此产生了新的变化,具有了新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变化是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反映了社会发展中的现存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体系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现实趋向增强并呈现多元取向和不稳定性,是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的显著特点。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结果,有合理的一面,但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主导价值观导向、加强基础文明和社会公德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东西方价值观念之当代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两次“西风东渐”和全球化浪潮,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和互动逐渐增多,对意识形态的态度从过去的排斥恐惧转变为理智的扬弃。观念的渗透、吸收、融合和重构使双方受益匪浅,大胆吸收一切有利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实现与世界优秀民族文化的的整合与对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确评价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价值取向、价值评价、价值选择和价值创造等方面论述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认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主流是好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并提出正确评价大学生价值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6.
本主要从价值取向、价值评价、价值选择和价值创造等方面论述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认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主流是好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并提出正确评价大学生价值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教育价值观念的冲突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借鉴解释学的方法,以价值观念的冲突为视角,着重分析了转型期教育价值观念冲突的实质、根源及其整合问题。所谓教育价值观念冲突,是指多元教育价值观念在教育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价值解释、价值市场上的分歧、两难、论争、对立。作者立足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状,回答并论证了教育价值观念冲突之整合的根据、标准及基本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肯定大学生总体思想趋向和价值观念是积极进取的同时 ,提出了值得关注的倾向。一是反传统中的极端化倾向 ,如一部分学生由对计划经济时期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责任义务和奉献意识的反感与厌恶 ,而走向个人主义膨胀、责任意识淡漠、凡事以“我”为中心 ,对正面教育所倡导的东西心存疑义 ;二是物欲对理想的冲击 ,社会上某些“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观念干扰影响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一些人“务实”的价值观走得太远、太离谱。调查显示 ,大学生认为目前社会对大学生评价很高或较高的只占 2 6 .4 % ,评价一般的占 6 2 .5 % ,评价较差或很差的占…  相似文献   

9.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个性培养的价值、对内在价值的认可不够深入牢固与偏重社会指向、被动的价值获得心态、价值评价上过分强调教师与考试等是我国当代教学价值观念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社会历史变迁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建国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历程经历了6个阶段.这些阶段的变迁历程具有稳定性与变动性交织、物质性与功利性一体、开放性与"拿来"性共在、自主性与自我性并存和多元性与主流性统一5个方面的特征,也呈现出价值观变化的基本规律.同时,大学生主体在信仰与理想、具体内容、联系与发展等方面表现出时代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特殊性,使这一时期的青年价值观念表现出明显的矛盾和冲突。认真研究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的状况及原因,并探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具有高尚的价值观念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的青年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茹 《教书育人》2002,(12):42-43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拉进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全球紧密联结成了一个整体,人们可以快速便捷地从互联网中获取各种信息。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随着高校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隐藏在互联网中的某些不利因素在悄然增长。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强大的网络宣传攻势,正不断地向别国渗透西方的价值观;网络传播的特性也决定了其不可避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信息技术革命的今天,网络这一“第四媒体”的宣扬渗透正以无法阻挡之势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和…  相似文献   

13.
14.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栋梁,但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等种种因素,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基础、价值判断标准、价值取向均发生着较大转变。因此,如何面对这种转变,以高尚的师德风范、高质量的高校德育和良好的育人环境积极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政工作的理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内容中的核心,统领全部思想教育的内容体系.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是确立集体主义思想的前提.在学员成长过程中,集体主义观念渗透始终,而整体思想教育,则要注意和保证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在全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大学前和大学过程中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坚持学生本位、追求内在精神与整体素质的提升、突出教学对个体的价值与教学的理想价值、注重课程的个性发展价值、看好引导合作与交流的价值获得方式、注重多元化评价与动态评价等是西方教学价值观念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与变革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新的变化 :价值观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偏移 ;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 ;价值信仰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并存发展 ;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 ;价值评价标准由内在精神型转向外在功利型。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趋势的基础上 ,提出构建大学生科学价值观教育体系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当前电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趋向 1.价值目标的自主性。市场经济中的自主权利、平等交换原则,决定了价值目标的自主性、平等性。但是,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思维敏捷,思路活跃,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弱,接受能力强。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必然对他们产生冲击和影响。因此,有的学生价值选择的重心开始向个人倾斜,价值观念被扭曲。一些学生过于强调自我,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组织纪律,生活散漫,纪律松驰,甚至有的学生听到或者看到社会上有的人把政治生活市场化,权力商品化,搞权钱交易的现象以后,思想消沉,主人翁责任感淡化,把无私奉献、克已奉公视为傻瓜,在个人与组织、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面前,强调自我,追求平等。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与自己有利的就参加,甚至争先恐后;对自己不利的即使对班级集体,对学校再有利,也不闻不问,不参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学校提出的“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号召,统统丢到脑后去了。在学习上,也以功利为标准,讲究个人实惠,追求个人发展,注重个人奋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闷头学习,不问政治。  相似文献   

19.
使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关键不在于政治思想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在于对大学生的行为训导。因为行为训导作为具有实践性的教育手段,能够较好地消除大学生的接受心理障碍,使之顺利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行为训导作为联系大学生与现实社会的重要纽带,是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情感认同的重要手段;行为训导作为价值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对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与自己利益一致性认识的重要途径;行为训导作为行为规范训练,可以为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奠定重要前提和基础。要建构科学的大学生行为训导体系,一方面是要坚持正确的训导原则,另一方面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训导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0.
略论价值观念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是导引人们行为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当代中国人,既受到传统社会的影响,又受到西方社会的影响,如何把中西两种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现有机地统一起来,塑造当代人的价值观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重塑当代人的价值观念:一、扬弃‘“群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倡导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二、批判“重利轻义”和“重义轻利”思想,树立“义利统一”的价值观念;三、批判“权威主义”和“绝对自由主义”思想,增强“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价值观念;四、摒弃“中庸”思想,弘扬竞争、开拓、进取的价值观念;五、摒弃“我族中心”的狭隘民族主义,树立全方位开放的价值观念。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正是在传统价值观念“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中国化”和西方价值观念“引入化”的过程,中西两种价值观念、现实与传统两种价值观念相互对比、融合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