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炜发表于1986年的首部长篇小说《古船》刚一问世,便因其历史再现的独特形式以及与《百年孤独》的"形神兼似",引起评论界的热切关注。本文试图通过两部作品在叙事形式尤其是时间塑形上的汇通式比较,分析它们在历史想象与再现方式上的异同,进而为《古船》这一80年代经典文本在"影响—接受"过程中所偶合的历史语境与意识形态话语提供阐释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新闻一束     
正"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发布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现小说反映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成果,由《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小说学会、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青岛市作家协会承办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小说论坛暨最有影响力小说发布"活动日前在青岛举行。据悉,共有40部小说作品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包括《白鹿原》《古船》《尘埃落定》《浮躁》等15部长篇小说,《棋王》《红高粱》《人到中年》等15部中篇小说,《受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起源于民间讲唱文学——说话。中国早期的长篇小说,大多是在“说话”底本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整理而写定的。就我国小说史上具有先锋意义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而言,有三部就是这样形成的。从文体角度看,这些小说与“说话”并未有根本的区别。其后的许多长篇小说,也是文人们在题材、形式以及创作方法上对早期小说的模仿。因此,《儒林外史》以前的长篇小说,虽然题材各异,有历史演义,有英雄传奇,也有世情、市井小说,结构、语言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在香港浸会大学,张炜紧密结合自身几十年的写作实践,讲述了小说创作的几个主要环节:语言、故事、人物、主题等,发表在《青年文学》上名为《小说八讲》。这是张炜第一次具体地、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的写作理念,其意义就在于作者有意识地将创作实践与创作理论结合在一起,并开始从理论的层面对小说创作进行思考,张炜也因此对当代作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张炜的小说创作理论中,人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现以《古船》为例,论述其小说人物理论与创作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5.
作家简介张炜,山东作家,生于20世纪50年代,1978年从烟台师专中文系毕业后,做过工,从过文,当过官,后调文联从事专业创作。他的创作以小说为主,兼有散文和诗歌。《古船》为其长篇小说成名作,其余代表作有《九月寓言》《柏慧》《刺猬歌》《秋天的愤怒》《蘑菇七种》等。散文《歌德之勺》《耕作的诗人》《木车的激情》入选近几  相似文献   

6.
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着力探讨了长篇小说的结构技巧。首先,小说结构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小说结构应具有形式美。我们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这对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美学,对当今的长篇小说创作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1986年,《古船》刚发表,不仅大陆,而且香港,台湾的读书界都掀起了《古船》热,大陆评论界称它是“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基石”,香港评论界称它为“十年来大陆小说中的极品”。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在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领域陆续发表了衣向东的《牟氏庄园》、杨黎光的《园青坊老宅》和徐明涛的《蟋蟀》等,这些长篇小说都可以视为是表现宅院文化的家族小说。它们的发表构成了一种新的小说创作现象:它在展示或表达中国民间主流文化的同时,也不经意间传达了宅院文化的神秘性;它是中国社会微缩的宫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宅院文化就是中国宫廷文化在民间的投射。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中长篇小说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出现的长篇“说话”,它是我国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元明之际诞生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最早的长篇小说。明代中叶以后,又相继产生了《西游记》和《金瓶梅》两部巨制。上述我国旧说部所称“四大奇书”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学史上,严格意义上的长篇小说续书的出现与兴起,是在明代中后期。此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一批艺术精品相继问世,小说的社会地位与日俱增,与明代传奇一道,取代了诗词散文传统的霸主地位,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续书也随之兴盛起来,而且品种繁多,层出不穷。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续书类型十分复杂。广而言之,续书包括对前书、以及前期有关故事的增删、加工、改写、补撰,《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三侠五义》等一大批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都具有某些续书的性质。因为这些小说实际上都是经过无数人的加工制作、续补增删而成的。狭义而言,续书专指某些成型小说的后续之作,且与前书在人物、故事情节和思想上有一定的继承、沿袭关系。本书所讨论的是狭义而言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续书。  相似文献   

11.
《古船》以宏大的场面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当代农民为命运进行抗争的生动画卷。尽管历史铸就的苦难象泰山一样背负在主人公身上。但作家仍然从普遍的人性,崇高的人道主义立场出发,讴歌颂扬了其笔下人物企图普渡众生的苦行僧的形象。本无意以一个道德家的口吻评《古船》的高低优劣,仅仅从人性,人道主义这个独特视角对作品进行解析阐释,轻期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的裕固族小说作家大多采用了汉语书面写作的方式去表达思想、传播文化,表达了作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书写族群文化史的主体性反应与时代性调适。达隆东智、铁穆尔、杜曼、苏柯静想以各自相对成熟的写作风格可以被视之为新世纪以来的"裕固族小说四家"。  相似文献   

13.
在唐宋古文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文道”关系一直是文人学者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因而唐宋文道关系的演变就显得错综复杂。由“道统”、“文统”到“文以明道”,由“文道合一”到“文以载道”,最终发展为“作文害道”。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不仅提出了“道胜文至”、“道以充文”、“重道而不轻文”的文道观,而且扩充了韩愈“道”的范畴,将道分为“圣人之道”与“诞者之道”,赋予“道”崇尚实际、重视实用的新内涵。他强调:“文与道俱”,将文品与人品紧密结合,欧阳修纠正了唐宋古文运动以来“文道关系”的错误倾向,从而摆正了“文”与“道”的关系,欧阳修的“文道观”更是受到了《周易》思想的启发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静心是当代一位值得关注的作家。身为女作家,她以女性视角进行写作,小说是女性主义的,同时又超越了单纯的女性主义。对人物心灵世界的洞察幽微与对时代症候的广角扫描,使静心的小说呈现出细致与宏阔的双重格局,在当代女性作家中占据着不被重复与不可替代的位置。笔者就静心写作的具体特质和创作流程与作家静心进行了初步的交流与探讨。就创作中的具体问题,如外国文学中心理剖析对其写作的影响,为什么对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情有独钟,对时代大环境的忧患心态,对小说隐喻性的追求,对男女共存世界的本质探寻等进行了访谈。静心用幽默睿智形象风趣的语言解答了笔者的提问,同时对女性文学写作与研究也做出了中肯的评价和前瞻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思是美国自然主义时期代表作家。但大多数文章讨论的是的克莱恩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他的《红色英勇勋章》和《海上扁舟》里的人物都表现出了英勇的一面。本文将论述两篇文章中共有的英雄主义情节。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丑闻》作为阿根廷当代名作博尔赫斯在小说创作领域的首部“练笔之作”,其形式上的先锋意识主要体现为博尔赫斯试图借这部小说集交融阅读经验和写作经验,并尝试重叠读和作双重身份,这样就使得这部小说集的叙述超越了地域,化、种族、时代的限制,具有世界性和共时性,而小说的叙述主体则显现出了不确定性和不断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论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非人格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英国伟大的现代派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现代小说“非人格化”理论及其在创作实践中的实验 ,论证了伍尔夫以全新的角度探索人的内心世界 ,探索小说形式的革新 ,对意识流理论作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8.
论文认为阿来的《空山》,是作者的精神乌托邦建构,在这个意义上,《空山》的写作是一次精神还乡。这种封闭式美学和挽歌式写作,在美化过往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劫持”了西藏;西藏成为作者的创造物。作者用“六个花瓣”来结构自己的长篇巨制,显示了作者建构宏大历史的愿望,但是由于作者固型化的思维,历史被极其简单化处理,小说在历史书写方面没有突破。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女性文学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躯体写作”和由此发展演变的个人化写作。女性写作姿态万千,林白作为女性文学代表作家在激情时代努力实践着她的个人化写作;建立在个人经验与个人记忆基础之上用语言飞翔也让语言飞翔。  相似文献   

20.
张炜的长篇小说<古船>是当代文坛上的一部力作,是作家对过去一段言犹未尽的历史的反思,作品挖掘着人们貌似熟悉其实深埋的真实--人的真实.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隋抱朴具有复杂的心理特征,外表沉默寡言而内心却偏执疯狂.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析这一形象分裂的人格结构,以对其形象做出心理透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